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7月21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了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发展重心从“广泛”转向“深入”

据《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互联网发展重心从“广泛”转向“深入”,网络应用对大众生活的改变从点到面,互联网对网民生活全方位渗透程度进一步增加。

2014年上半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5.9小时,相比2013年下半年增加了0.9小时。除了传统的消费、娱乐以外,移动金融、移动医疗等新兴移动应用多方向满足用户需求,推动网民生活进一步“网络化”。

手机成为互联网终端的“主角”

其实,互联网发展从广泛转向深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使用率(80.9%),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巩固。

对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冰。“中国网民的数据消费能力越来越强,要求运营商在数据传输的能力上越来越强。4G需要大发展,因为消费市场需要4G。但是单纯靠4G也是不够的,在一些公共的环境下还应扩大免费的网络接入,以便更好地降低中国人使用网络数据的门槛。同时,也需要有更好的运营模式出台。”

理财产品是网络金融“风向标”

会上还有一个引发热议的话题,就是互联网金融类应用第一次被纳入调查。

其实,互联网理财产品推出仅一年时间,但用户规模已经达到6383万,使用率达10.1%,成为2014年上半年表现亮眼的网络应用。尤其是余额宝、兴业宝等互联网产品的出现,极大地转变了人们的理财理念。此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理财将会出现更大的可塑性,但这也必将逼迫传统银行保险业转型,这些巨头们在互联网上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而在将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网络应用环境的持续改善,2014年的中国互联网,不仅自身产业蓬勃发展,而且将加快进入商业、零售业、IT制造业以及旅游业等行业。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