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据《财经》报道,4月7日,中国香港特区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下称"香港证监会")针对虚拟资产质押的两项相关指引公布。

指引中明确允许虚拟资产现货ETF在审慎监管框架下参与链上质押活动。同时,亦同步放宽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相关限制,允许持牌交易平台向客户提供质押服务。

在"香港Web3嘉年华"举办之际,相关话题迅速升温,引发行业广泛讨论。Web3行业知名的链上数据与技术服务提供商OKG随即接受了媒体采访,OKG Research负责人分析:"随着香港证监会正式允许虚拟资产现货ETF参与链上质押,并同步放宽交易平台提供质押服务的监管限制,链上质押机制首次被纳入传统金融的合规框架。这不仅标志着香港虚拟资产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开放,也对链上数据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质押合规加速,链上数据成设计与监管关键

据了解,这是继2024年批准虚拟资产ETF上市交易后,香港在合规Web3金融体系探索中再次迈出实质性关键步伐,不仅有助于提升香港虚拟资产生态的吸引力,更是首次将传统金融产品与链上经济的原生机制相结合,为全球虚拟资产监管与金融创新提供了极具示范意义的范本。

质押机制已经成为虚拟资产生态最重要的链上经济活动之一,尤其对于采用权益证明(PoS)共识机制的公链而言,其不仅维系网络安全与正常运作,更成为机构和用户获取链上收益的主要渠道。据OKG Research不完全统计,截止2025年4月初,以太坊网络中已有超过3400万枚ETH被质押,占其总供应量的28.03%;Cardano和Solana等项目的质押率也长期维持在70%以上,由此可见质押作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链上收益机制,已具备强大的市场共识基础。

同时,质押收益的分成机制将拓宽基金管理人与托管机构的收益结构,激励更多多市场参与方在合规框架下设计创新产品结构,进一步增强香港虚拟资产相关产品的差异化和竞争力。此外,由于质押操作对资产安全与技术稳定性要求较高,潜在的合规质押需求将倒逼香港加快虚拟资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更成熟和完备的Web3生态体系。

"以链上数据业务为例,在未来将在香港合规质押需求中充当重要角色,为香港虚拟资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持",OKG Research认为,香港此次放开质押政策不仅拓展了ETF产品收益模式,更进一步确立了"链上行为决定金融产品质量,链上数据支撑金融监管透明"的逻辑闭环。未来,随着更多传统金融机构涉足链上金融活动,链上数据将不仅是Web3的基础设施,更是连接监管、产品设计与市场分析的关键桥梁。

链上数据支撑RWA,助力资产数字化转型

事实上,链上数据除了能观测到链上质押的情况,在本次Web3嘉年华中,热议的RWA也和链上数据相关:随着RWA赛道的不断成熟,连接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保证透明化与安全性成为关键课题。谈及此,OKG Research认为:除了资产,数据也是RWA代币化过程中的关键要素。OKG所提供的链上数据技术与服务,未来也有望成为RWA世界的数据管理手段。

"现阶段很多RWA项目都在利用链上数据可信安全且透明可溯特性,对现实资产收益进行数字化改造,而未触及资产本身的所有权。无论代币化还是其他链上应用,从创造、交易、定价到再生产都离不开链上数据:资产是核心对象,链上数据则是关键生产资料。"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