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金融科技初创企业的风险投资已连续三年下滑,但近期涌现的一批后期交易和退出案例可能预示着行业即将复苏。
2024年所有风险投资支持的金融科技公司投前估值中位数同比飙升94.4%,各融资阶段的估值均实现增长。以Stripe、Ramp为代表的企业级金融科技公司已完成数十亿美元估值的股权收购要约,而Klarna、Chime及GCash(Mynt子公司)等头部消费级企业也正在筹备首次公开募股。
尽管大额金融科技交易重现投资热情,但投资者仍在观望这些案例是否属于特殊现象,同时密切关注美联储未来政策调整对该行业的影响。
金融科技退出前景分析
据PitchBook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风投支持的金融科技退出案例数量同比微增5.3%,达到219起,但累计退出价值较2023年飙升140.7%。尽管呈现增长态势,Stripe、Ramp等成熟金融科技巨头近期仍通过股权收购要约完成退出,暂未显露出IPO迹象。
具备退出条件的金融科技初创企业估值飙升
曾投资Plaid、Klarna等明星项目的Headline风投合伙人Kamran Ansari指出,Ramp等高估值股权收购案例可能属于“特殊现象”。他预计即将上市的Chime估值或将低于其最后一轮私募融资水平。
PitchBook金融科技分析师Rudy Yang强调:“这取决于企业上市后的实际表现。行业将密切关注市场对估值倍数的认可度。”
当前风险资本持续涌入后期项目,理论上应为金融科技行业储备充足IPO候选企业。但现实情况是,多数公司对公开募股仍持观望态度。
金融科技后期交易主导风投资金流向
PitchBook分析师Rudy Yang表示:“许多金融科技公司几年前已具备IPO条件。但企业仍在谨慎观察市场需求,等待最佳上市窗口。从本周开始,市场波动性有所加剧。”
2025年金融科技发展面临的障碍
公民私人银行(Citizens Private Bank)新兴风投与创新金融业务主管Sam Heshmati指出:“2024年为金融科技行业奠定了交易活跃的基础......而2025年的发展态势已符合预期。”但潜在挑战正在显现,包括市场波动加剧及特朗普政府可能推行的监管政策转向。
Heshmati补充道:“金融科技的特殊性在于其强监管属性。从业者必须应对复杂的合规要求,以及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体系的依赖性。”当前持续高企的利率环境正加剧借贷类初创企业的压力,这类企业违约率显著攀升
曾任职软银风投、现Flowbo创始人Daniel Kang指出,在零利率政策(ZIRP)时代,“当资金成本趋近于零时,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风险定价能力”。但如今利率高企环境下,“更高的违约率将严重侵蚀利润率”。
风险投资活动呈现多元化趋势
初创企业银行服务平台Mercury首席执行官Immad Akhund指出,经历2022-2023年低谷后,风投支持的金融科技企业正逐步复苏。该公司近期完成红杉资本领投的3亿美元一级/二级市场融资,估值翻倍至35亿美元。
Akhund表示,2024年增长型股权交易主要集中在AI领域,而2025年投资版图正加速向其他金融科技细分领域扩展。
即便专注金融科技赛道的风投机构也变得更加审慎。Headline合伙人Kamran Ansari透露,投资决策标准显著提高。据PitchBook数据显示,Chime、MoneyLion、Revolut等数字银行用户规模保持稳健增长,其业务中嵌入的AI应用成为关键驱动力。2024年数字银行领域风险投资额同比激增近两倍,从2023年的10.7亿美元攀升至29.2亿美元。
除后期大额交易外,金融科技领域种子轮融资也呈现温和复苏。PitchBook数据显示,2024年种子及预种子轮投前估值中位数从上年度的220万美元提升至240万美元。
Ansari补充道:“即便在市场最冷清时期,种子轮融资仍保持活跃”。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