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近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田轩、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韩鹏飞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讲师刘春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2016级博士校友)共同撰写的论文“Does Trading Spur Specialization? Evidence from Patenting”(《技术交易能促成创新活动的专业化分工吗?来自专利市场的证据》)被管理学国际顶级期刊Management Science(《管理科学》)接收,文章待刊发表。
这篇论文巧妙利用中国知识产权交易所这一制度安排,深入探讨了技术市场如何影响创新体系中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决策,以及企业的创新成果转化。研究发现,技术市场的出现促使企业在专利买方和卖方、专利许可方和被许可方以及基于企业研发效率等多个维度上产生专业化分工,其根本驱动因素为企业自身的比较优势。同时,技术市场上的交易摩擦与企业面临的融资摩擦相互交织,技术市场的出现通过降低知识产权交易摩擦,缓解了企业因融资摩擦而面临创新分工选择的限制,从而促进了企业的专业化分工。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专业化分工不仅推动了企业的创新成果转化,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绩效,还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以及经济学成为一门学科以来,贸易对专业化分工的影响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大经典主题。然而,在技术创新这一领域,现有文献对于技术市场如何影响创新体系中市场主体的专业化分工决策,以及技术市场上的交易摩擦和企业面临的融资摩擦如何相互影响等问题仍鲜有研究。与此同时,我国在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型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交易作为创新成果的流动载体,对于推动科研成果的市场化、商业化应用,促进创新体系中市场主体的专业化分工,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引导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田轩等构建了关于中国知识产权交易所以及企业创新活动和财务信息的数据集,以此来探究相关问题。
该研究还构建了不同技术领域之间“技术距离”的测度,并以此考察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业务范围与核心竞争力。研究表明,技术市场的出现促使企业精简其研发管线,从而愈发聚焦于其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技术领域。从国际视角来看,该论文的研究揭示了如何设计公共政策来促进企业创新和专业化分工,特别是对于专利制度尚不成熟的发展中经济体而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Management Science(《管理科学》)是UT Dallas管理领域核心期刊之一,也是全球管理学领域最权威的顶级学术期刊。该期刊发表覆盖广泛的原创研究,涵盖运营管理、金融、会计、战略管理、组织行为、信息系统、决策科学等多个跨学科领域,收录于SSCI与JCR。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