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文/周道许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十五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按语

编制“十五五”金融规划对于深化金融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维护金融稳定以及增强我国金融国际竞争力,引领未来五年金融领域的发展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在当前全球金融格局复杂多变、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以及新兴科技对金融领域冲击显著的背景下,深入探讨编制“十五五”金融规划,有助于凝聚社会各界共识,为金融从业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广大民众提供清晰思路和方向,共同推动我国金融事业迈向新征程。

基于此,我们推出“十五五”金融规划系列文章,全方位、多角度剖析规划的重要意义、目标内涵、实施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系列文章共分十篇,聚焦核心议题,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勾勒出规划完整蓝图。本篇为“十五五”金融规划系列文章第八篇,聚焦如何打造契合时代脉搏、行业实情与地方特色的 “十五五”金融规划。

这十篇文章内在逻辑紧密相连,从宏观意义到具体目标,从重点任务到保障措施,从科学编制到实际执行,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全方位展现“十五五”金融规划的丰富内涵与深远影响。我们诚挚希望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讨论,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为编制我国“十五五”金融规划的贡献智慧与力量,助力我国金融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向着金融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行。

正文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编制“十五五”金融规划犹如绘制一幅引领金融前行的宏伟蓝图,对于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迈向金融强国之路意义非凡。规划的编制需精准把握国内外形势的脉搏,科学勾勒目标与任务的框架,并确保规划能扎实落地生根,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金融动力。

一、精准洞察“十五五”金融规划的形势与要求

1. 国际风云变幻下的金融格局

当下,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经济增长的乏力、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以及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浪潮,让我国金融发展既面临重重挑战,又蕴含着无限机遇。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同惊涛骇浪,我国金融市场难以独善其身,风险防范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国际金融规则的重塑,为我国在国际金融舞台上提升话语权、争取更大影响力提供了绝佳契机。同时,在数字货币等新兴金融领域,国际竞争已白热化,我国必须加快布局,全力抢占这一金融科技制高点,方能在未来的金融博弈中占据主动。

2. 国内经济社会转型对金融的新期盼

我国经济已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金融作为经济的血脉,肩负着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重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呼唤科技金融挺身而出,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亟待绿色金融保驾护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此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对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等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水涨船高,金融行业必须在满足这些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3. 金融行业自身变革的机遇与挑战

金融科技的浪潮汹涌澎湃,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正深刻改变着金融服务的面貌,为金融创新开辟了广阔天地。然而,技术的双刃剑效应也使得金融风险的形态更加复杂多变,监管难度大幅攀升。金融市场改革持续深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重的提升势在必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但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金融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系统性风险的阴云时刻笼罩,这要求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更加高效,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也要不断提升,方能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二、精心谋划“十五五”金融规划的主要目标与任务

1. 锚定总体目标

“十五五”金融规划应紧扣建设金融强国这一战略目标,全力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显著提升我国金融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同时筑牢金融稳定与安全的防线。具体而言,规划需围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与效果、推动金融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增强金融普惠与包容性等关键指标,设定清晰、可量化、可考核的阶段性目标,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描绘出一幅清晰的路线图。

2. 聚焦重点任务

服务实体经济: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科技创新、制造业等关键领域,打破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隔阂,促进二者良性互动、共生共荣,切实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与精准度,让实体经济在金融的支持下茁壮成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金融改革与创新: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全力推动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的深度融合,激发金融创新的活力,不断推出契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为金融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金融在创新中突破瓶颈、跨越障碍,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金融风险防控: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与处置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同时督促金融机构切实提升自身风险管理能力,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体系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

金融开放与国际合作: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国际金融合作,深度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提升我国在国际金融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为我国金融发展拓展国际空间,让我国金融在开放的浪潮中扬帆远航,展现大国金融的担当与风采。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支付清算、征信等金融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与安全性,加强金融数据的标准化建设与共享机制,完善金融统计与监测体系,为金融高效运行提供坚实的底层支撑,让金融基础设施成为金融发展的稳固基石,保障金融体系的顺畅运转。

三、精细落实“十五五”金融规划的保障措施

1. 强化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

组建权威、高效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各地区在规划实施中的职责分工,打破部门壁垒、地域界限,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沟通协调与协同配合,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强大合力,推动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确保规划各项任务落地有声、落实有效。

2. 完善政策支持与配套措施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配合,优化货币政策工具箱,精准调控市场流动性,为金融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同时,针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重点领域,制定出台更具针对性、含金量更高的专项政策,给予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实实在在的支持与引导,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重点领域的金融创新与发展。

3. 夯实人才根基与智力支撑

完善金融教育体系,优化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大金融人才培养力度,为金融行业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金融人才回国创业创新,汇聚全球金融智慧。充分发挥智库、专家咨询委员会等外脑作用,为规划实施提供前瞻性、专业性的智力支持,为金融决策把脉问诊、出谋划策,确保规划实施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

4. 建立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

构建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规划实施监测指标体系,精准设定各项指标的监测时点与评估标准,定期收集、整理、分析相关数据,实时掌握规划实施的动态进程。在规划实施的关键节点,组织开展中期评估与总结评估,及时发现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偏差与不足,深入剖析原因,据此对规划内容进行动态调整与优化完善,确保规划始终契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金融行业实际、适应地方工作特色,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强大的引领力。

编制“十五五”金融规划是一项关乎我国金融未来发展的系统性、战略性工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精准洞察形势、精心谋划目标、精细落实保障,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专业精神,打造出一份契合时代脉搏、贴合行业实情、彰显地方特色的金融规划精品。通过这一规划的落地实施,我国金融行业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破浪前行,为建设金融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磅礴的金融力量。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