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文/周道许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十五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按语

编制金融“十五五”规划对于深化金融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维护金融稳定以及增强我国金融国际竞争力,引领未来五年金融领域的发展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在当前全球金融格局复杂多变、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以及新兴科技对金融领域冲击显著的背景下,深入探讨编制金融“十五五”规划,有助于凝聚社会各界共识,为金融从业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广大民众提供清晰思路和方向,共同推动我国金融事业迈向新征程。

基于此,我们推出金融“十五五”规划系列文章,全方位、多角度剖析规划的重要意义、目标内涵、实施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系列文章共分十篇,聚焦核心议题,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勾勒出规划完整蓝图。

首篇着重阐述规划重大意义,剖析其对提升金融体系稳定性、增强国际竞争力、服务实体经济以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第二篇聚焦发展目标与原则,解读具体目标及发展原则背后的逻辑与内涵。后续文章围绕重点任务深入探讨,包括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关键领域、金融市场改革、金融风险防控、金融高水平开放等。最后,文章探讨了规划保障措施、科学性与系统性、民主化与规范化,以及从统筹发展与安全角度剖析规划实施要点。

这十篇文章内在逻辑紧密相连,从宏观意义到具体目标,从重点任务到保障措施,从科学编制到实际执行,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全方位展现金融“十五五”规划的丰富内涵与深远影响。我们诚挚希望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讨论,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为编制我国金融“十五五”规划的贡献智慧与力量,助力我国金融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向着金融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行。本篇为金融“十五五”规划系列文章第二篇。

正文

一、形势:全球变局中的金融新格局

当前,全球经济金融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长期处于低增长状态,如今更是从“三低一高”的长期性停滞格局向“三高一低”的滞胀格局转变,高利率与高债务可能形成恶性循环,给全球经济与金融带来新风险。同时,全球化退潮不断深化,新冠疫情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区域化、本地化、碎片化趋势加剧。国际经贸冲突易发频发,中美博弈长期化持续化,美国国内政局更迭难以改变这一大局。这些变化使得全球金融格局面临重塑,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金融风险的传导路径更加复杂。

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变化的具体表现:

1. 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全球经济从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长期性停滞格局向高利率、高债务、高通胀的滞胀格局转变,这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风险。

2. 产业链供应链重构

新冠疫情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区域化、本地化、碎片化趋势加剧。企业为了提高生产响应能力和满足定制化需求,倾向于将生产环节靠近目标市场,降低了生产碎片化的吸引力。

3. 国际经贸冲突加剧

中美经贸关系的调整需要在更加平等、宽阔的平台上进行,现有的单边的“301调查”需要尽快终止。未来中美经贸关系应该更加开放、深入,通过双边FTA谈判以及投资协定谈判,共同推进WTO改革,重塑多边贸易体制。

4. 国际金融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在百年变局下,国际金融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和不公现象愈发突出,中美在该领域的竞争态势也日益明显。

二、挑战:金融发展中的多重考验

1.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欧美市场日渐饱和,无法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生产能力,中国与欧美国家的贸易冲突带来不确定性。美元、欧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缺乏自律,发达国家将金融手段作为政治工具的趋势愈发明显,如金融制裁、货币战等,这对全球金融稳定和中国金融发展造成冲击。

2.内部发展面临瓶颈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政府主导的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减弱。企业债务水平较高,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与不足同时存在。同时,中国现代金融理论落后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实践,需要加快理论创新和应用。

三、机遇:金融创新与发展的新契机

1. 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国内市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专业化,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金融机构可以围绕实体经济的需求,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 海外资产布局优化

做好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减轻对美元资产的依赖,构建防控机制和预警平台,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背景下,优化海外资产布局,降低风险,提升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是中国金融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3. 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助力

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构建自主可控的安全体系,打造开放包容有弹性的金融体系,加强必要的金融监管协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数字货币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金融机构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提升服务效率、优化风险管理、创新业务模式,推动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4. 绿色金融引领全球升级

引领金融业态的全球绿色升级方向,把握全球气候治理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团结“全球南方”国家争取全球气候治理的主动权。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各类污染物排放逐年减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绿色金融,不仅可以促进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提升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话语权,推动全球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

5. 国际金融供给产品拓展

加强国际金融供给产品的供给,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力。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具备了在国际金融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的条件。通过提供更多的国际金融公共产品,如跨境支付结算、国际投资合作等,不仅可以满足其他国家的需求,还可以增强中国在国际金融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

“十五五”时期,中国金融发展既面临诸多挑战,也拥有新的战略机遇。只有准确把握全球变局中的金融新格局,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才能推动中国金融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