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2025年1月10日早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情况择机恢复。

2024年以来,中国中长期债券收益率下行较为明显,近期更是屡创新低。

“愉见财经”查阅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发现,2024年12月2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于1.98%,首次下破“2”关口,进入“1时代”。

同时,3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2月2日跌破2.20%,收于2.17%,逼近2024年9月份的低点。此后,10年期等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

央行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的消息落地后,曲线整体平坦化上行,10年期国债活跃券最高触及1.67%(消息公布后上行3bp左右),随着市场情绪缓和,收益率逐步回落。1月10日收盘,国债ETF普遍飘绿,10年国债ETF跌0.18%,30年期国债ETF下跌0.10%。

2025年开局,为何央行作出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的决定?

多机构称,央行阶段性暂停买债,和去年以来央行思路是一脉相承的,主要在向市场传递抑制利率过快下行的意图。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央行宣布暂停国债买入,有助于缓解资产荒,平衡国债市场供求关系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钟辉勇认为,此次央行决定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一方面可能与前段时间10年期国债利率创历史新低有关,另一方面是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国债买入是央行投放流动性的重要方式,但暂停国债买入不意味着市场流动性收紧。预计下一步,央行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向市场注入短期和长期资金,继续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而从具体的措辞来看,“阶段性暂停”相对缓和,供求平衡后央行或恢复购买。

另据《经济观察报》采访,一位城商行利率债交易员表示,当前,人民币汇率面临较大压力,同时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为了缓解市场机构投资者的过度行为,央行决定“踩刹车”,自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

东方金诚研发部执行总监冯琳认为,从直接影响看,央行暂停买入国债将减少对国债的需求,同时不排除央行在暂停买入阶段仍卖出长债的可能性,以此来调节债市供求关系。这意味着在前期多次提示风险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后,央行对债市的调控力度加码,旨在遏制近期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的“抢跑”势头,稳定市场预期,同时也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后续若政府债券供给放量,长债收益率回升至合理水平,市场供求关系能够自发的趋于平衡,央行就有可能恢复买入国债,继续发挥通过国债净买入操作向市场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作用。

冯琳判断,受央行暂停买入国债影响,短期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但在2025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债牛的大方向难现根本性逆转。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暂停买入国债,或意味着2025年一季度降准概率上升。

永赢基金分析称,“阶段性暂停”、“择机恢复”,这说明在短期为央行操作预留了更多灵活空间,同时,大概率不会是长期暂停。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维持流动性充裕的诉求依然明确,流动性投放方式由MLF切换至买断式逆回购和国债买入,这一趋势也不会变。后续待若政府债券供给放量,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平衡,央行即有可能恢复国债购买。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