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2024年12月21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4年会在北京召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讲席教授张晓燕受邀参会,并就我国养老金融领域的发展状况发表了深度见解。随着我国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阶段,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且老龄化速度加快,未来较长时期内这一态势将持续稳定,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经济与社会课题。
张晓燕表示,当前,全社会已逐步对老龄化问题形成深刻认知,政策层面更是积极行动。近期诸如《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显著拓宽了养老金融产品的种类与投保人范围,为缓解老龄化压力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与此同时,居民的养老意识也显著提升。相关报告数据显示,养老储备金额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并且有六成居民已清晰意识到仅依靠退休金难以满足养老需求,主动进行养老规划已成为社会广泛共识。
然而,养老金融领域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养老产品供给方面,尽管创新举措不断推进,但仍有高达50%的受访者反馈现有产品存在收益偏低或风险偏高的状况,无法有效满足实际需求,同时,39%的受访者表示缺乏专业养老顾问的专业指导,致使养老规划难以有效开展。在资产配置结构上,我国居民资产多集中于房产领域,金融资产占比相对较低且流动性不足,相比之下,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资产配置中更侧重于固收类产品。此外,居民金融素养也有待提升,调查结果表明,五成养老投资者倾向于选择短期投资产品,且难以承受较大的投资波动,这与养老投资所要求的长期性、稳定性目标存在明显背离。
针对这些挑战,张晓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三项建议。首先,全面提升全民养老规划意识至关重要。养老不仅仅是个体家庭事务,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担当。个人应在职业生涯初期就着手开展养老规划,通过合理的规划分散个人与社会层面的风险,有效降低长寿、通胀等不确定性因素对经济生活的冲击影响。其次,鼓励金融机构研发长期养老金融产品。积极借鉴国际上如目标日期基金等成功范例,依据退休年龄的动态变化灵活调整资产配置策略,在保障资金稳健性的同时兼顾一定的成长性,从而精准满足长期养老的多元需求。最后,充分借助科技力量赋能养老金融服务。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和数字财富管理等前沿技术,为那些缺乏专业养老顾问支持的广大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投资建议与贴心陪伴服务,在有效降低服务成本的同时大幅提升服务覆盖面与质量。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养老需求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整体形势较为严峻,但不可忽视的是,政策利好与科技进步也为养老金融发展创造了难得的重要机遇。从每一位公民个体到整个社会各界,各方力量应携手共进,形成强大合力,进一步强化养老规划意识,共同积极应对老龄化带来的重重挑战,为推动我国社会的长期稳定与繁荣发展贡献坚实力量。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