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今天这个题目看起来很有争议,我们说说拼命在努力狂卷的银行,获得大多数客户的尊重吗?

无论是对公还是对私,这个问题看起来都有点难回答,银行内部我们总能提炼出非常多动人的客户服务瞬间。但从一线经营的“体感”上来看,实际情况却可能有些出入。

贷款角度,无论公司还是普惠也好,客户在银行间拼命比价,但凡价格高一点,可能连回应都懒得回应。长期合作大企业大家拉拢拉拢关系,无非都是互相帮衬完成个业绩指标,但凡没有个业绩压力,合作也就是浅尝辄止的关系。小微企业念叨着价格不够低,审批速度不够快,担保要求太多,四处打听一圈,也可能审批都走完了人家转头把审批结果告诉其他同业,反正就是个杀价。贷款甚至在一些领域成为赔钱的业务。

个人客户亦是如此,信用卡拼额度拼权益,拼办卡送礼,信用卡逾期,也恨不得打几个投诉电话威胁扬言上升投诉,不管自己错没错要求问题马上解决。再或者是给了补偿,给了道歉,最终也落不下好印象。存款与代销产品也同样拼粗暴的价格,定价低只好补权益或其他不合规的手段补价,这种事让但凡手中有点“余量”的客户嗅到“营销奖励”的味道,马上拿着凑起来的资金,强行参与争取利益。这其中对银行来说挡也不是,不挡也不是,一言不合资产清零。而手中的金融资产但凡出现波动,也未必顾及市场行情的客观性,就觉得银行是个不顾客户资金安全的推销贩子,带来非常棘手的投诉。银行又需要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安抚。

很多时候无论银行服务最终达成与否,问题解决与否,日渐挑剔的市场之中,觉得无所谓或是觉得不满意的客户比比皆是。过去已然如此,今天尤甚。

要分析这样的结果归因,很多时候不赖客户和市场的反应,绝大多数只能归因在银行个体和行业的业绩观,营销策略,消保宽容度等方面。

注重弱价值意义的业绩观,造成市场摸透了银行想要的“非理性”结果。无论时点规模,还是交易量,很多过程性的结果让银行不得不将客户关系从“长期伙伴”变为“快餐式”的客户关系。小火慢炖变成了大火爆炒,滋味自然不同。情感讲得自然少了,利益自然讲得多了。

在这种快餐式的服务体验中,无论是银行还是客户都鲜有人会真的重视长久的服务关系,不管好赖“有X便是X”的经营观开始抬头显现。掮客的产业链也便无法阻挡,当“YOU JUMP I JUMP”成为银行业普遍跟投模式,客户服务的内涵自然就容易被掏空,而空洞的服务内涵,也会让客户群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同质化的竞争和量化的营销策略,让服务的体感温度直线下降,价格敏感度直线上升,银行自认为是为客户争取了利益,实际是自降了竞争的门槛。虽然价格总是竞争的核心要素,但过分强调价格,只会让其他的竞争差异性被淡化,例如环境,态度,设计,交互等等。营销是否只意味着“以价补量”、“疯狂砸钱”呢?过去某个阶段或许可行,但今天绝不应该。

消保的宽容度,让银行机构对“投诉”瑟瑟发抖,但投诉如何界定是“良性”还是“恶意”,什么样的消费者是值得保护,而什么样的消费者又有机制可以淘汰呢?这在绝大多数机构内没有标准依据,很多时候只能被动接受。而面对新网络环境下“群体式”的投诉和上升投诉,配合五花八门的投诉通道,似乎没有哪家机构有良好的承受力。而恶意投诉下银行的妥协,进一步推升了这种服务尊重感的崩塌。看似问题解决了,实质原则崩溃了,还落下个“欺软怕硬”的骂名。

今天的银行在规模狂奔之后,或许业绩数值都有过亮眼的成绩,但回味一下,这几年以来客户市场对银行的态度也发生巨变,银行客户关系跟随发生变化,自然也带动服务模式、流程、方法的巨变。银行终于发现,让客户对银行无感的,互联网可能是个因素,但顶多算个起点,让客户加深情感脱离的,恐怕是自己的经营策略。

上面所说看似是如何获得尊重的问题,而背后如何触达、如何交互、如何驱动服务的深度广度的发展,都变成了新问题。这些问题还应该继续在“传统业绩观”、“传统营销政策”、“传统消保容忍度”的惯性下去破解吗?传统惯性模式还可以再解高质量的课题吗?这个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或许打磨服务,用新的服务模式才是破解之道。服务模式中及时准确的金融服务供给,超预期的金融服务效率,设身处地舒适的业务处理体验,配套的企业品牌文化与客户认同,公益与社会责任的参与,长期的客户身份认同,构建员工的文化与行为认同,才是构建尊重的基础。

如果不在这些方面强力投入打磨,大家只是拼抢价格,拼抢价格以外的补贴,并将此简单粗暴的概括和定性为这才是“客户的需要”,“客户的痛点”,“优质的体验”,那不仅仅是客户对银行的尊重感会在这样的比拼中逐渐消失。

就连员工作为从业者的尊严也会在粗暴的利益交换中逐渐丢失。

好的商业需要追求利益本没错,激烈竞争之下压力的体现也是客观存在的,但用粗暴的竞争模型,卷压力传导,卷没有竞争门槛的补贴,丢失了市场的起码尊重,丢失了员工的职业尊严,可能更得不偿失。

即便有大量客户无关尊重,变得无感与冷漠,似乎更加悲凉。

这都是我们应该去避免的,不是吗?

未必正确欢迎探讨。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