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从曾经的过度催收,到如今的“反催收”“债闹”,都是金融领域黑灰活动的一部分。
通过批量制造“坏人”,黑灰产业不仅撼动了消费金融行业的生存根基,也腐蚀着支撑金融体系长治久安的信用土壤。
在高举金融为民大旗的同时,如何维护好金融市场的规范与秩序,是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新难题。
天下苦黑灰久矣。而丧钟已经越来越响亮。
01 黑灰崛起
爆发于2020年初的大流行,无意间催化了金融黑灰产业的崛起。
以当年1月26日出台的《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服务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为起点,一系列金融纾困措施持续加码,其中有一点被反复强调: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
在“受疫情影响”的名义下,金融为民的善举,招致了意想不到的“恶之花”。客观上,疫情令相当一部分居民的还款能力与收入预期出现下降,并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还款意愿弱化。
天时地利人和,金融黑灰产业就此崛起。一组数据显示,以“债务咨询”“法务咨询”“停息挂账”“个人债务重组”“征信修复”为名头的公司,仅2021年的成立数量就是过去10年总和的5倍以上。
2022年春天形势反复,监管部门再次发文重申:对受疫情影响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金融机构对其存续的个人住房、消费等贷款,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等方式调整还款计划。
与此同时,从2022年开始,金融监管进一步转向:要深刻领会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增强金融报国情怀和事业心责任感,努力把维护最广大群众根本利益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一切被不法分子所利用。他们通过伪造病例、渲染悲情处境等方式,拖延逃避还款,甚至以此牟利……一个庞大、专业化、有组织的黑灰色产业链蔓延开来。
潘多拉的盒子被彻底打开了。
02 釜底抽薪
金融的本质是经营风险,很大程度上比拼的是识别差客户、防范坏客户的能力。
具体到消费金融业务,就是要有足够多的好客户,确保收回来的本息,不仅能覆盖业务成本,还能覆盖差客户和坏客户所带来的损失。说到底,要靠好人买单。
黑灰产业的致命之处在于,借助短视频等数字化工具,利用人性的弱点,动摇还款意愿,批量制造坏客户,不仅将还款能力较低但还款意愿较高的差客户变成坏客户,也将一部分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均较高的好客户拉下了水。
这种“诱良为娼”之举,无异于釜底抽薪。
对消金平台而言,黑灰产打着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旗号,投诉举报化,举报流程化、同质化、规模化,挤占了大量消保和服务资源。在金融为民的合规要求之下,从业者担心坏账,更担心消保方面犯错——这是政治问题。
最终,消金平台无奈妥协,黑灰产愈发猖獗,更多人尝到甜头,更多人加入进来……金融市场秩序与社会信用环境出现日益恶化的苗头。
发表于去年10月的《“反催收”黑灰产业现状危害及其治理研究报告》指出,国内“反催收”黑灰产业已从上世纪90年代的萌芽个体阶段,发展成当前由非债务主体第三方主导的、有组织产业化阶段。
上述报告提到:以某小贷平台为例,通过自建语义分析算法能力等方式,识别出向金融监管部门投诉催收问题的逾期人员中,疑似被反催收黑产渗透的占比已近30%。
长此以往,好人不够用了。
03 逆向淘汰
大力打击金融黑灰产业迫不容缓。
在当前形势下,猖獗的黑灰产业,令生存空间原本就收窄的消金平台雪上加霜。
过去数年里,市场资金供给充裕,消金平台资金成本大幅下降,享受到了一波红利,一定程度上对冲了获客压力与坏账压力。但资金红利正在逐渐消逝,目前,持牌消费金融机构ABS成本已经到了3%以下,头部金融科技公司资金成本逼近5%,下行空间所剩无几。
资金红利对应的是资产荒。外部环境变化,居民预期转变,消费需求与信贷需求难以反弹,贷款不容易放出去了,导致获客转化率走低,进一步抬升获客成本。
一边是被严格限制的贷款利率,另一边是很难再降的资金成本,持续走高的获客成本,以及黑灰产冲击下越来越高的坏账压力。消金平台怎么办?
更重要的是,逆向淘汰之下,好客户会变坏,好平台也可能变坏。
为了生存,部分平台以同样“黑灰”的方式,经营超出利率红线的业务,以表外的超额利润,填补红线之内的窟窿。毕竟,踩红线是合规风险,不踩红线可能是生存问题。
不仅如此,超出利率红线的业务本身存在合规瑕疵,且在道义上更受争议,也就更容易遭受黑灰产的攻击——人们往往对逃废“高利贷”感到心安理得。因此,红线外的业务规模越大,消金领域的黑灰产也就越猖獗,反过来恶化红线内合规业务的资产质量。
这场“互相伤害”的游戏,最大受害者依然是重信守诺的好人,以及更有能力和意愿在行业里深耕的优秀平台。
这真的是监管希望看到的吗?
04 丧钟敲响
虽迟但到,监管方面正在加快“清算”步伐。
为斩断“代理维权”黑灰产利益来源,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期制定了《中国银行业应对“代理维权”灰产识别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国银行业应对“代理维权”灰产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要求会员单位坚决抵制金融灰产牟取不当利益的无理诉求。
国家金监总局浙江监管局在年初下发的《关于印发规范浙江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互联网贷款催收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提到,各机构应有效防范利用过度投诉或“反催收”等手段逃废债务的风险,加强对“不法代理维权”等黑产的打击力度,其中涉嫌犯罪的,应及时向执法机关提供线索并积极配合调查取证。
令人欣慰的是,在监管部门、司法机关与消金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打击金融黑灰产业捷报频传。
近日,河南郑州警方联动多地公安同时行动,成功打掉了一个以“郑州市BN法律咨询公司”为核心,关联上游专业伪造国家公文印章团伙,盘踞多地,以“反催收、代理维权、债务优化”名目对众多网络小额贷款借款人实施诈骗的犯罪团队,其骨干成员及参与人员40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重庆市南岸警方也于近日通报称,成功打掉4个“反催收”团伙,一举捣毁6个犯罪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83人。经审讯,犯罪团伙均以虚构事实、制作假章、投诉施压等方式实施犯罪牟利,涉嫌诈骗、寻衅滋事、非法利用信息网络、伪造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印章等犯罪。
平安银行此前曾披露,自2023年以来,平安银行信用卡成功推动公安刑事立案7起、行政立案12起、警方训诫241起,并取得了行业内首例对黑产中介以敲诈勒索名义进行司法判决的案例。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