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摘要: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日益接纳数字化转型,为金融科技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从2015年开始,中国部分银行开启了金融科技子公司创立之路。截至2023年年底,已有23家银行和3家保险机构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在发展战略方面总体围绕数字化展开,以技术研发与服务母行为基本任务,但各子公司在发展的具体方向和角度方面有一定差异,产品体系设计上也各有侧重。
在产品研发之外,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广泛追求产品的多样化落地,除服务母行以及同类型的中小银行以外,还与各行业进行广泛合作,开拓市场空间,各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在金融、政务、交通、教育、文旅等行业均有所涉猎。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2024年,2月,央行召开座谈会,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当前,在政策引领和市场需求下,金融机构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不少机构通过建设和发展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科技支行和科技专营机构等,为推动数字技术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其中,科技子公司作为金融机构科技能力展示的平台,担负着为母公司提供支持并科技输出的双重任务。
根据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开始,中国部分银行开启了金融科技子公司创立之路,至今已有23家银行正式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同时,保险机构发力金融科技,2022年1月21日保险金融科技子公司人保科技成立,3月15日太保科技成立,2023年10月10日中再数科成立。
依托于母公司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受益于母公司提供的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技术、人力资源、市场渠道等方面的支持,确保其在初创阶段成功创立并运营。但与此同时,其又面临着管理制度不灵活、金融同业竞争隐忧等母系局限。
在面对母系优势与局限的情况下,金融科技子公司正在积极尝试各种突围策略。一方面,一些子公司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拓展合作伙伴关系等方式,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减少对母公司资源的依赖。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子公司选择与母公司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探索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也为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规范,促进了其在合规运营和风险控制方面的进步。
随着金融科技领域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金融科技子公司将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零壹智库在《19家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战略发展报告(2022)》的基础上,梳理了26家金融科技子公司相关情况,从战略、业务、产品、研发等角度进行剖析。
01 盈亏不一,技术参差
第一家金融科技子公司兴业数金由兴业银行于2015年成立,此后我国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陆续成立,并逐渐由国有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开始向城商行、农商行扩展。2020年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成立数量最多,共增加8家,但随后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新增数量渐缓。
从金融科技子公司母公司类型来看,6家大型国有银行中除邮储银行外的5家均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注册资本均在6亿元以上,建信金科以16亿元的注册资本占首位。
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有8家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仅有6家和4家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
保险业金融机构方面,2022年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先后设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人保科技、太保科技,2023年中再保险设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中再数科。
从注册地来看,上海、北京和深圳位列前三。城商行和农商行注册地则多数位于总行所在地或其主要辐射范围内的经济中心城市。
据不完全统计,已披露经营业绩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中,金融壹账通、建信金科长期盈利承压,仅中银金科2020年披露净利润为正,但此后再未披露过经营业绩。
金融壹账通2019年至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28亿元、33.12亿元、41.32亿元、44.64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6.61亿元、13.54亿元、12.82亿元、8.72亿元,2023年前3季度金融壹账通净亏损2.89亿元,较之前年度亏损逐步收窄。
从主营构成来看,作为唯一上市的金融科技子公司,金融壹账通的母公司平安集团为其最大客户,2022年为金融壹账通产生的收入占总收入56.6%,2021年度为56.1%,可见金融壹账通的营收对母公司的依赖程度较大。
中国银行仅在2020年年报中披露中银金科经营业绩,2020年中银金科实现净利润0.14亿元。
建信金科的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66亿元、32.31亿元、12.66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65亿元、4.72亿元、1.75亿元,建信金科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82.4亿元,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0.31亿元,但2023年上半年建信金科净亏损9.3亿元。
与2022年相比,2023年部分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变化。前海金信由深圳市誉银惠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00%变更为神州数码融信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持股51%。
易企银由天枢数链(浙江)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00%变更为金控天勤(杭州)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99%。
集友科技由集友银行持股100%变更为厦门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00%。
表1:26家金融科技子公司基本情况(2024年2月统计)
数据来源:企查查、零壹智库
技术的投入和成效,专利是一个观察指标。
从专利总数来看,截至2023年12月31日,26家金融科技子公司中16家拥有公开的专利数据,建信金科以4637项专利居于首位,其次是金融壹账通3940项。
在2023年新增专利数量方面,大多数金融科技公司专利数量均有增长,其中建信金科以新增2981项专利位列第一,遥遥领先其他金融科技子公司。
在大模型专利方面,金融科技子公司也在加速布局。例如,建信金科具有“期权风险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大模型专利,北银金科具有“一种银行业大语言模型训练方法”等大模型专利,太保科技具有“一种基于代码大模型实现数据自动分析的方法及相关产品”专利。
图1:部分金融科技子公司专利数量排行榜(统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
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
注:1、上图剔除外观设计专利、失效专利;2、金融壹账通专利数据统计包括金融壹账通和深圳壹账通。
02 依靠母系,探索多元
金融科技子公司基本以技术研发和为母公司提供服务为基本任务,同时输出多样化科技解决方案,为地方政企、金融同业等机构提供科技服务。
在服务母公司及集团其他子公司过程中,金融科技子公司通过建设基础设施、搭建应用系统、孵化技术等方式提升了集团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了金融服务场景化、平台生态化和风险管理智能化,助力集团数字化转型。
随着技术经验的不断创新和积累,金融科技子公司借助母公司业务、资源和经验优势,以市场化运营为基础,向金融同业、地方政企提供技术外包服务,包括软件输出、开放平台输出和咨询服务输出等。
由于各子公司在发展的具体方向和角度上存在差异,通过不断创新和调整,产品体系设计也各有侧重。这差异主要取决于技术重点、产品定位、合作方式和市场需求等。
建信金科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建行云”及配套服务、金融科技规划和建设咨询服务、软件产品及配套实施服务等,持续打造以企业级和自主可控为特色的“新金融操作系统”。
在业务方面,根据2023年半年报,建信金科以私有化部署和公有云服务两种方式,服务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和金融监管及政府机构等三类客户。
2023年工银科技全力打造自主可控的科技创新平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贡献金融智慧和科技力量。聚焦政务、企业、民生等场景的数字化,在政务、医疗、社保等领域提供平台建设服务,落地实施了多个智慧政务、智慧社保等项目,持续深化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以科技实践助力构筑金融服务新生态。
中银金科2023年先后推出了智能风控、智能反洗钱和数据中台等诸多产品。在职能定位上,中银金科开展集团内金融科技服务、外部金融科技服务、基础技术研究、金融云服务、其他行业云服务及金融科技资源整合等六大主营业务。
2023年上半年,中银金科高质量服务集团数字化转型,深度参与“绿洲工程”、数据治理等重点工程,推进新一代自主可控的集团一体化反洗钱、风险、审计等系统建设,持续优化信贷、数据等产品。
金融壹账通依托平安集团30多年金融行业的丰富经验及自主科研能力,向客户提供“横向一体化、纵向全覆盖”的整合产品——包括数字化银行、数字化保险和提供金融科技数字基础设施的加马平台,以“技术+业务”为独特竞争力,帮助客户提升效率、提升服务、降低成本、降低风险,实现数字化转型。
总体而言,金融科技子公司发展战略与其母公司当下阶段的发展战略一脉相承,以确保共同推动公司整体目标,同时也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在技术支持和协同创新方面,金融科技子公司在技术和创新方面的能力应该与母公司的需求相匹配,通过金融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发展与研发创新为母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以帮助母公司在数字化时代保持竞争优势。
表2:金融科技子公司发展战略(2024年2月不完全统计)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零壹智库
03 抓住金融,辐射生态
金融科技子公司的生态战略旨在构建一个多元化、合作伙伴关系密切、数据驱动、客户导向的生态系统,深入医疗、农业、政务、交通等多个领域,通过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合规性管理、开放性平台、创新投资以及可持续性考虑,不断提高客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实现长期增长与价值创造。
各金融科技子公司生态建设的落脚点各有千秋。
例如,工银科技立足于注册地雄安新区,加大智慧城市和政务服务的布局;中银金科同母行中行战略一致,专注跨境、教育、运动、银发四大领域;建信金科将业务拓展至乡村振兴领域,专注于可在全国推广的特色农业细分领域。
工银科技加速推动数字政府、数字产业等发展,创新推出多种科技解决方案。作为“数字雄安”新区建设的参与者,工银科技始终以服务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已先后承接雄安新区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雄安智慧社保、雄安新区容城县智慧医疗数据平台等20余个新区信息化重点项目,涉及政务、交通、文旅、医保等众多领域和场景,为打造“数字雄安”新名片注入了科技创新力量。
2023年工银科技与医疗行业进一步携手并进,上线“商医云”产品,贯穿医疗器械的制造生产、销售采购、医院入库管理、科室分配、医生使用、患者缴费、医院结算等各个环节,保证医疗器械的全生命周期可追踪、可管理。
交银金科积极扩展行业生态,与各行业广泛合作,旨在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不同场景中,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目前,交银金科已探索出数智银行、数智医养、数智农业、数智政务、数智交通、数智慈善、数智教育等七个领域。
2023年7月,交银金科会同长三角总部、金科部、软件开发中心为上海市政府提供了政务工具箱解决方案,支持上海市政府各级委办机构及长三角41个省市就“政务跨省一网通办”场景申请调用,标志着交通银行在服务上海及长三角人民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金融科技人民性和普惠性,取得面向政府侧提供“科技能力输出和智库咨询服务”里程碑式的突破。
2023年3月,金融壹账通与耆卫保险公司(Old Mutual plc)正式宣布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融合技术专长和本土化金融市场经验,加速推动寿险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合作探索。
金融壹账通是全球首家在美国纽约及中国香港实现双重主要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聚焦在寿险业务上,金融壹账通致力于向保险机构提供全险种、多场景、新技术、强融合的数字化寿险解决方案。
表3:金融科技子公司生态战略(2024年2月不完全统计)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零壹智库
04 典型案例,窥豹一斑
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客户类型丰富,涵盖金融生态系统,包括母公司及集团内其他子公司、中小金融机构、企业客户等。金融科技子公司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通常面向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帮助其实现数字化转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客户体验。
此外,金融科技子公司也为各类行业、企业提供科技解决方案,以支持其支付、结算和金融管理需求。本节选取了金融科技子公司部分较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
2023年3月30日,建信金科与建行青海省分行、青海省藏医院通力合作,成功打造并上线了首家藏区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藏医院”,为藏区乡村的医疗建设贡献了金融科技力量。
例如,针对医生开方、药师审方关联异步的情况,项目组修改优化了数据交互流程,显著增强了互联网医院与实体医院HIS(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之间数据交互的及时性,患者就医体验进一步改善。
工银科技服务客户广泛,包括银行机构、金融机构、政府机关、医院、各类企业等,涵盖金融、政务、医疗、农业等多个行业。2023年5月,由工银科技承建的某银行智能反洗钱系统成功上线,系统采用工银BRAINS平台产品,是工商银行反洗钱输出产品中首个支持软硬件平台全栈国产化建设要求的实施案例。
该系统遵从“风险为本”的原则设计,可满足反洗钱最新监管要求,覆盖反洗钱全流程工作,可支持多个主流的基础设施平台,并已完成近10种国产数据库平台的适配。
2023年2月,交银金科与交通银行重庆市分行携手上线企业级金融服务中台,在重庆交运集团旗下双福国际市场正式投产。该企业级金融服务中台面向线上线下交易市场等交易,撮合管理类客户提供企业端视角的聚合支付、代收代付、订单账单、佣金管理等资金服务闭环。
平台能够高效桥接企业内各类业务交易系统与银行端金融服务,满足集团企业集中统一的订单、收款、开票、对账等全流程业务控制。
金融壹帐通的客户涵盖了银行、保险公司、政府、企业、海外机构等,为各类客户提供了广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2023年10月,金融壹帐通携手徽商银行,共建财富产品智能推荐系统,旨在实现客户信息挖掘、产品信息整合,满足财富产品业务发展的需要,通过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加强风险控制,并结合客户投资需求,实现对客户财富产品的精准营销。
截至2023年末,招银云创业财融合分析MAP在国资监管场景、资金分析及决策场景、融资管理场景等领域重点发力,累计服务客户破千,其中国企、大型集团、上市公司等客户占比过半,覆盖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外贸、金融、新动能、制造业等多个行业,成为企业资金数据价值挖掘的有力工具。
表4:金融科技子公司典型案例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零壹智库
05 机遇广阔,挑战日增
(一)机遇广阔
1. 金融机构数字化需求增长
随着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科技和金融相互支撑相互促进,金融机构加速深入数字化转型。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大力发展科技金融,能够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高质量发展创造相互促进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
同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要提升普惠金融科技水平,强化科技赋能普惠金融,支持金融机构深化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优化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提升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涉农主体等金融服务可得性和质量。
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加大对金融科技的规划布局力度、调整金融科技相关组织架构,金融科技发展更加深入全面,数字化需求显著增长,金融科技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2. 数字生态需求增长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量质齐增,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同比增长率连续11年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
零壹智库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3)》(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和下载报告PDF版本)指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2008-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从100上升至572.26,年复合增长率达13.27%,远高于同期9.48%的经济发展增速和3.58%的金融发展增速。
未来几年,预计数字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劲增势,中国数字经济将取得长足发展。
数字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推动与金融相连接的数字生态发展越来越快,推动金融科技子公司能力和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拓宽。金融科技子公司不仅服务于传统金融行业,还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
从支付和清算到风险管理和金融咨询,金融科技子公司应用场景也愈加丰富多样。
同时,以金融为纽带,金融科技子公司可以拓展到其他实体经济产业中提供数字化科技服务。
3. 金融科技子公司与母公司相辅相成
一方面,母公司可以为子公司提供资金、人才、资源等方面的支撑。金融科技子公司在初创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确保其业务能够成功启动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蓬勃发展。
金融科技子公司孵化新技术、新产品需要较高的创新成本,而母公司具备丰富的资源和经验,能够提供孵化创新所需的技术平台、市场渠道以及运营支持,从而加速子公司的创新过程。
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子公司与母公司的业务具有紧密联系,熟知母公司在技术方面的需求,能更好地帮助母公司实现金融与科技的紧密结合。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母公司能够提供科技应用场景的丰富实践经验,为子公司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促进科技创新的快速落地和应用。
此外,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紧密关联也意味着更高的适应性,子公司可以更快地调整业务方向和战略,以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挑战。
(二)挑战日增
1. 金融科技竞争加剧
随着金融数字化发展越来越乘数,金融科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互联网平台以及专业第三方金融科技服务公司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良好的品牌认知力和技术实力,在金融科技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给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发展带来挑战。
随着平台金融整改结束,平台金融科技公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大力拓展市场,金融科技子公司需要提供差异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在金融科技领域竞争中脱颖而出。
2. 母系优势的局限
金融科技子公司在受益于母行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金融业同业竞争的隐忧。同行业公司可能会因为竞争关系而避免采用其他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子公司的业务拓展。
许多传统金融机构在积极布局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但出于对同业竞争、商业机密、数据安全等考虑,较为忌惮同行金融科技子公司,而选择其他类型的金融科技公司。在此情况下,金融科技子公司面临着市场份额的争夺和客户获取的挑战。
3. 新技术竞赛挑战
数字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且迭代速度越来越快。以人工智能为例,近年来大模型的出现和发展,使技术竞争进入新阶段。新的竞争中,对技术人才、资金投入、硬件要求、应用场景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国内金融机构的科技子公司,在人才体系、技术积累、硬件资源、数据资源等方面,都面临较大的限制和挑战。相对于平台类金融科技公司和头部数字科技公司,金融科技子公司在新一轮技术竞争中没有明显优势。
4. 新型风险日益增长
金融科技的发展仍处于上升期,针对金融科技方面的监管尚未完善,金融科技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合规风险、数据风险、技术风险等挑战。
例如,金融科技子公司必须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遵守金融科技相关的法规和监管要求,以确保客户的权益和资金安全;金融科技子公司在处理大量敏感金融数据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以防止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依赖技术创新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可能面临技术故障、系统崩溃或网络攻击的风险等。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