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2024年2月2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揭示出银行理财市场2023年以来的新变化。具体如下,
一、理财市场在2022-2023年总体处于发展瓶颈期
数据上看,经历了2021年的高增长后,理财市场在2022-2023年期间陷入发展瓶颈。
(一)2023年理财存续余额微幅回落至26.80万亿:上半年大幅回落、下半年好转
1、受2022年四季度债市调整、理财产品赎回等因素影响,2023年上半年银理财余额未能没有延续2021年的高增长态势,总体出现了萎缩。不过,随着预期重新转弱,市场利率趋于下行,2023年二季度以来理财市场开始有所修复。
具体看,2023年3月为2023年的全年低点(25万亿以上)。2023年上半年理财市场萎缩2.31万亿至25.34万亿,下半年回升1.46万亿至26.80万亿,全年合计回落0.85万亿。
2、如果以2022年6月底的数据(理财存续余额为29.14万亿)为基准来看,则会发现2022年下半年以来,理财存续余额累计回落2.34万亿。
上一轮债市调整主要出现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期间,2023年以来随着债市调整的结束以及经济基本面重新转向下行,市场利率亦开始回落,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理财市场的回落太热,自2023年4月开始起稳回升。
3、在大资管行业中,银行理财、信托、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一直为四大龙头。数据上看,目前26.80万亿的银行理财体量已经退居至大资管各细分行业第2,落后于体量达到27.50万亿的公募基金。虽然,过去几年在资管新规等政策的约束下,部分不合规(主要为通道类)的资产管理产品规模大幅压缩(如基金专户、定向资管计划和单一资金信托计划等),不过信托、券商资管以及专户业务的体量合计仍然接近34万亿。
(二)募集难问题加剧:全年募集金额57万亿,创十年来新低
1、2021-2023年的,理财募集金额分别为122.19万亿、89.62万亿和57.08万亿元,呈现逐渐持续大幅下降态势,且下滑幅度远超过存续理财余额的下滑幅度。这表明,过去几年募集难的问题持续凸显,“稳存量、扩增量”的难度不断加大。
2、特别是从历年全年募集数据来看,同样如此。2023年全年,理财市场募集金额为57.08万亿,创下自2013年以来的十年新低。根据统计,2014-2021年的8年时间里,银行理财募集金额均在110万亿以上,2020-2021年期间均超过120万亿.
显然,目前募集难的问题不仅仅体现在基金、权益等领域,理财市场同样如此,这对整个大资管行业无疑构成较大挑战,且短期来看这种挑战具有持续性。
(三)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虽略有回升,但仍低于3%、居历史同期最低位
1、2023年全年银行理财为投资者创造了6981亿元的收益,同比下降20.67%,对应的全年理财产品收益率为2.94%,虽然较2023年上半年的2.09%略有回升,但仍处历史同期最低位。如果不是2023年下半年的市场给力,理财市场全年贡献的收益率很有可能会低于2%。
2、和历史收益率相比,2.94%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居历史同期低位,没有改变2019年以来理财收益率总体下滑的局面。特别是,若和其它资管产品相比的话,则会发现不到3%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并无优势,因此后续如何通过资产配置来使理财产品收益率回至历史常态水平(4%左右)将显得非常关键。不过就目前的市场而言,这显然很难。
(四)三类产品成为增量贡献的来源: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持续走低、求稳心态明显
1、风险等级为一级(低)的比例大幅提升
2023年12月底存续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为一级(低)的比例由2022年底的28.34%继续大幅升至33.43%,这是自2021年以来的连续三年上升。相较而言,风险 等级为二级、三级、四级的比例则总体呈下降太热,这表明目前理财市场的投资者风险偏好呈持续走低太热,求稳的心态较为明显。
2、现金管理类产品与固收类产品成为增量来源
(1)随着比较容易上量的保本理财、短期限理财与同业理财清零,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受到显著青睐,也是2023年理财市场的增量来源。
虽然2022年以来和2023年上半年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分别压缩2.08万亿和1.55万亿,但2023年下半年现金管理类产品却净增1.33万亿,这意味着短期限、流动性好、收益更有保障的现金管理类产品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欢迎。
(2)除现金管理类产品外,2023年下半年固收类产品余额净增1.71万亿,是四大产品类型(固收类、权益类、混合类及商品类)的唯一增量贡献来源。
显然,无论是风险等级为一级的理财产品,还是现金管理类产品,魅惑是固收类理财产品,均是理财产品风险偏好较低的代名词,这意味着整个理财市场的风险偏好在走低。
(五)理财产品特征变化:净值型产品占比持续上升,私募与封闭式产品转升
整体来看,在监管政策的导向下,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比例总体趋于提升。不过为避免承受过高的市场波动,2022年下半年以来私募与封闭式理财产品占比有所上升。
1、主要面向零售端的公募理财产品占比始终在95%左右,如2020-2023年公募理财产品余额占比分别为95.71%、95.99%、95.41%和94.93%,虽然2023年底这一比例降至95%以下,但不可否认的是公募理财产品仍是银行理财的主体构成部分。
2、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要求资管产品按照公募基金的运作模式,实行净值化管理、以推动银行理财打破刚兑、回归资管本源。目前,除零售理财外,净值型理财(按收益体现和估值形式)在银行理财中的地位亦在逐步提升。具体看,截至2023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比例升至96.90%,呈持续上升态势.
3、除总体理财余额大幅下降外,2023年理财市场还呈现出另一特征,如私募理财与封闭式理财余额占比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有所上升,如封闭式理财余额占比已由2022年6月底的16.67%上升至20.97%,而私募理财产品余额占比亦由2022年6月底的4.05%上升至5.07%。我们推测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发行主体希望通过封闭式理财来规避短期内市场调整带来的冲击,并尝试向高净值客户转型,不过目前看这种转型尚未看到明显成效。
(六)打破刚兑:“破净”问题频现,净值波动幅度加大料将是常态
受净值化、特别是2020年5-6月、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债券收益率大幅上行等因素影响,部分银行和理财公司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出现净值波动幅度较大、甚至跌破初始净值的现象,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随着采用公允价值定价的净值化产品占比越来越高,投资端底层资产的波动一定会对应传导至产品端,因此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势必会造成理财产品净值的波动幅度加大。这意味着,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幅度加大将会是常态,市场需要习惯,并降低期待。
(七)理财市场在下沉:投资者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抢夺存款客群
虽然理财市场余额并未出现明显增长,但理财市场的投资者数量却一直在保持着持续增长,这意味着人均购买理财产品规模在趋于下降,即理财市场在下沉,抢夺存款客群。
1、仅就客群方面,理财市场与基金市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例如,理财市场的投资者群体主要来源于银行体系的存款客群,理财意识不强、风险偏好较低,其对市场波动的承受能力偏差;而基金市场的客群很大程度上是从理财市场客群中挖掘而来,具有一定理财意识,风险偏好尚可,对市场波动有一定承受能力但不高。
这意味着,需要注意存款客群、理财客群与基金客群在风险偏好上总体呈递进关系,对市场波动的承受能力也逐渐增强。
2、受理财新规后理财产品销售金额大幅降低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持续大幅增长,特别是机构投资者,这表明机构客户的风险偏好趋于下降,现金管理需求有所上升。截至2023年底,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到11396万人,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数量分别为11262万人和135万人(占比分别为98.82%和1.18%)。
这表明,理财市场的客群基础仍很深厚,具有其它资管细分行业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二、理财市场资产端与债市深度绑定,且风险偏好亦呈现下降的特征
(一)理财市场的特征取决于其资产端的配置,总体看银行理财市场与债市是深度绑定、高度相关的,固收属性非常明显。这意味着,债市如果不好,理财市场也好不到哪里去,当然反则反之。例如,2023年二季度以来,持续走牛的债券市场为理财市场修复奠定了基础。
(二)从理财资金的资产投向来看,债券类资产在理财资金中的配置比例总体趋于下降,而现金及银行存款在理财资金中的配置比例大幅上升。
1、债券(不含同业存单)的配置比例已由2022年底的50.40%降至2023年底的45.30%,落至45%附近,依然处于最高位。特别是,42%左右的理财资金投向了信用债市场。
这意味着,理财市场不仅要承担市场风险,还要承担信用风险。考虑到理财市场配置的信用债发行主体所属区域主要集中于京津冀、东南沿海等地区(层级比较高、资质也比较优),说明理财资金面临的信用风险总体可控,但其与信用债市场的关联性仍然很高。
2、除债券外,现金及银行存款、同业存单是理财市场的第二和第三大配置品种,合计占比已超过30%,由2021年底的25.30%升至2023年底的38%,其中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上升幅度最大。这表明,理财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的问题已经从产品端转移至资产端。
三、理财公司成为理财市场最大主体
(一)理财公司稳居至最大理财机构:在理财市场中的份额升至84%左右
1、截至2023年底,理财公司存续规模达到22.47万亿,较2022年底上升0.23万亿,其在理财市场中的份额升至83.83%,高于2022年底的80.44%。
2、截至2023年底,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以及农村金融机构的理财存续规模分别为0.62万亿、0.45万亿、2.18万亿和0.99万亿,整体持续下滑态势。可以看出,目前地方性银行的存量理财规模还比较低,而全国性银行的理财规模多已转至理财公司体内。
也即目前银行体系内的理财规模尚有4.31万亿(地方性银行合计达3.25万亿)。
3、同时考虑到2020-2023年有存续理财规模的机构数量分别为350家、301家、278家和258家,呈逐年下降态势,意味着后续将会有更多银行退出理财市场。
(二)已有32家理财公司获批(全国性银行18家、城商行8家、合资5家)
目前共有32家理财公司已获批筹建,具体包括国有6大行、12家股份行、8家城商行、1家农商行以及5家合资理财公司。
1、从理财公司获批筹建的时间分布来看,2018年获批筹建2家、2019年理财公司获批筹建15家、2020年获批筹建7家、2021年获批筹建5家、2022年获批筹建2家以及2023年获批筹建1家。浙商银行获批筹建理财公司后,意味着全国性银行均已完成理财公司的设立,也表明后续理财公司的新设将变得十分困难,即理财市场的主体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2、目前有9家地方性银行的理财公司已获批,其中城商行8家、农商行1家(即重庆农商行)。这8家城商行按获批筹建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为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徽商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青岛银行、上海银行和北京银行。
其中,除青岛银行外,其余获批筹建理财公司的7家城商行按总资产规模分别位列城商行第1-7位,且除北京银行外,均位于长三角地区、区域分布上较为集中。
3、目前已有汇华理财(中银理财与东方汇理合资)、贝莱德建信理财(建信理财与贝莱德金融合资)、施罗德交银理财(交银理财与施罗德投资管理合资)、高盛工银理财(工银理财与高盛资管合资)以及法巴农银理财(农银理财与法国巴黎银行)等5家合资理财公司获批筹建,且均已实现开业。
4、从注册地的分布情况来看:(1)国有6大行中有4家位于北京、1家位于深圳(建信理财)、1家位于上海(交银理财);(2)5家合资理财公司均位于上海;(3)股份行中2家位于北京(华夏理财与民生理财)、3家位于上海(浦银理财与信银理财以及广银理财)、2家位于深圳(招银理财与平安理财)、1家位于福州(兴银理财)、2家位于青岛(光大理财)、1家位于天津(渤银理财)以及1家位于杭州(浙银理财)。
四、结语
(一)随着全国性银行均已经获批筹建理财公司以及头部地方性银行也基本已完成理财公司的设立,意味着当前理财公司数量已经相对饱和,后续理财公司的新设可能会非常困难,预计仅能借助于政府力量、国家区域战略或联合设立等方式争取机会。
对于那些没有获批筹建理财公司的银行而言,不得不转型大力开展代销业务(仅和零售部门有关)。例如,2021年理财年报亦指出部分中小银行不再发行理财产品,而是通过产品代销继续参与理财业务。不过,转型为代销业务的中小银行,往往需要在客户资源、销售渠道方面有一定优势。遗憾的是,这一优势并非所有中小银行都具备。
(二)2021年理财年报中明确要积极探索中小银行设立理财公司的模式路径,并提出要落实扩大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政策,建设各展所长、有机合作、同生共存的生态体系。这虽然为地方性银行设立理财公司开了一个口子(即通过区域内银行联合、与外资机构联合发起设立理财公司),不过2022年理财年报和2023年理财半年报均未再提及上述事宜。
(三)对于理财市场的理解,鉴于其资产端配置仍以固收类为主,且信用债占比较高,这意味着理财市场与债市、货币市场之间的关联性非常高,受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影响较大。与此同时,理财市场的投资者群体庞大,且风险偏好相对较低,在经济走弱或市场情绪低落阶段(比如目前),理财市场通常会有比较好的发展环境;反则反之。
(四)就整个市场而言,理财市场虽然表现不是最理想的,但却非整个大资管行业中表现最差的。目前的情况下,理财市场的产品端、资产端均呈现风险偏好下降的特征,并带动理财市场收益率下移,这是整个大环境所致。
(五)目前看,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理财公司并没有超预期的表现,反而在债市调整中多次承压,无疑给理财市场带来了信心危机和转型压力。不过需要认识到,理财公司从银行体系中独立出来,与公募基金等机构在同一平台上竞争是大势所趋。
可以预期的是,在这个竞争过程中,理财市场的集中度可能会趋于上升,“强者更强”的格局不仅不会发生改变,还会不断被强化。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