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文/中信银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 何遥、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国际业务部高级业务经理 吴著煜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进一步明确指出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有机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我国对发展数字化经济的政策不断向纵深发展,在政策规划中均对金融提出创新应用、服务实体数字经济的要求。为此,各政府机构、商业银行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和探索。在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跨境金融业务作为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场景创新和建立敏捷、以需求为核心的企业架构,凸显重要作用。

数字孪生下的跨境金融

回顾过往五年,中国的跨境领域发生巨大的变化。跨境电商新业态涌现,五年内增长近十倍,并继续呈快速增长态势,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国内企业走出去投资加快,五年内新增投资额超8000亿美元,十年累计超1.2万亿美元;中国物流巨头逐步出海,布局海外仓储、配送网络,助力建设国际物流基础设施;自贸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自由贸易港加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监管政策不断迭代,优化营商环境,离在岸市场探索渐进式融合;外汇改革加速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政策不断出新,取消多项规范文件,监管方式逐步从前置行政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数据监测、银行代位监管方向转变;生态平台加速建设,经过多次迭代,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牵头推出跨境金融服务平台,通过链接税务、海关、跨境收支、物流、保险等数据,结合隐私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解决跨境金融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出9个应用场景,满足跨境便利化支付及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逐步推进,贸易、投资市场逐步变化;数字人民币国际化、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合作,逐步推进数字货币的跨境流动。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物理世界映射到数字世界,市场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呈现出新需求:便捷、快速的线上授信及融资,一站式、线上化、可视化管理离在岸金融业务,盘活数据资产、快速实现动态存货增信,便捷式的跨境线上化结算,辅助式的金融线上咨询,数字化金融咨询顾问等。中小微企业不局限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存在融资便捷的需求;大中企业涌现出跨境、离岸供应链金融、全球资金管理的业务需求。跨境金融需求在发生快速的迭代变化,对商业银行精准描绘市场主体画像,数字化转型敏捷响应提出了新的挑战。

数字化转型设计与方向

数字化转型是商业银行发展与竞争的新赛道,这是一个未有先驱且充满创造性的领域,谁能率先实现数据挖掘,精准勾画市场需求画像,实现敏捷能力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获得良好体验,谁就能制胜出击。转型是个系统工程,跨境金融自赋特色与挑战,难度和复杂度甚于国内金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被后置。然而在数字时代不存在先后关系,而是整体与局部实现关系,在战略制定、数字框架设计上需要率先得到顶层的支持,融入到数字化的底层设计逻辑之中。

现阶段,很多机构将数字化等同于线上化,但数字化不是简单把业务搬到线上,而是要对组织、流程进行信息化重塑。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数字孪生,将业务映射到数据模型,充分进行数据治理,制定标准并最终实现敏捷能力。如何实现数字孪生,IBM及麦肯锡等专业机构提出五级建模、高阶分析等方法论,将物理世界的业务形态、任务、步骤、价值流等进行解耦及重构,细化为小组件,通过组件重新组装,类似乐高模型,快速满足市场需求,帮助银行无限接近客户,为客户创造全新价值和体验。那么跨境金融的数字孪生能否简单通过国内金融加外汇政策组件化实现呢?笔者认为并非如此轻松。中国的外汇改革是渐进式的。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跨境规则中规划太超前,会面临着监管风险和市场需求不足的窘境;规划太粗糙,一旦政策及市场环境变化,可能面临数据底层重构的工作,耗时且容易错失发展机会。此外,跨境金融链条链接境内、跨境、境外三大节点,跨境金融生态跨国界、跨制度、多币种。金融需求除跨境交易,还有离岸融资、全球多银行资金管理等,如何通过组织协同来实现信息共享和整合,如何前瞻性地预嵌在数字化转型的底层设计中?这就需要业技融合对业务进行充分解耦。在解耦实践中,由于实施主体间的利益、想象程度不同,容易出现大量的磨合,坚持以客户价值实现的价值理念贯穿始终就显得尤为重要,应作为数字化转型工作中的主要评判标准之一。

数字生态圈的构建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单纯依靠自身是无力的,需要更多的主体参与协同,逐步构建生态圈,才能实现数据共享、数据流动、数据挖掘及价值创造。

2019年,外汇局牵头推出的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下称“平台”)开始试点,依托于区块链技术、隐私计算技术,与保险公司、电子口岸、外汇局、税务机构等共享数据,实现企业跨境交易背景交互查验,填补了国内跨境领域平台服务的不足;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场景探索,2023年2月,平台正式上线“银企融资对接”,实现多平台的共建共享生态。作为首个国家级的共享数据平台,对商业银行开启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平台在全国范围试点9大应用场景,包括6大融资场景、3大结算便利场景(见附表)。

可以看出,跨境金融数字生态建设已有突破,但在实现数字孪生上依然存在巨大的发挥空间。如商业银行可通过评分卡风险模型与平台信用、物流、收支、保单查验功能的整合,实现线上授信的快速核定;银行通过平台直连,通过数据校验贸易融资背景核验和自动化放款等。

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下属机构与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下属贸易融资平台共同签署《关于两地贸易金融平台合作备忘录》。翌年,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与香港贸易联动平台实现第一次对接并试点交易。可以预见,随着生态构建边沿的不断扩展,国内银行的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将更加丰富,外部生态的构建需要银行发挥场景创新和深度参与其中。

业技融合的实现

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对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巨大。如何打造复合型人才,成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战略实施之一。各商业银行通过打通业务与技术的部门墙,实现骨干人员的跨部门轮岗流动,对技术人员进行业务知识通关考试,旨在培养人才。然而,岗位轮动轮动面小点散,未能形成数字化人才根本性体系搭建机制,通过岗位轮动达到业技融合似乎是伪命题。特别是对于公司业务领域,复杂程度高,培养一个公司业务骨干的生命周期约2—3年,达到能设计业务系统的程度则需要更长时间,而跨境金融的培养周期可能更长,融合效果不符预期。

业务人员的思维是专注用户体验、感性、商业价值,技术人员专注技术实现、理性、去范式。实践中业务人员认为足够详细的技术需求在技术人员看来依然问题很多,这是数字化转型中业技融合的堵点之一。如何有效业技融合,发挥各自的业务领域专长,实践来看是建立有效的业务模型。组织业务、技术骨干对业务进行分析,业务与技术人员建立统一的执行标准和达成工作共识,按照去范式化的需求,建立业务分析框架。以各业务领域骨干主导,按照数据标准、需求及逻辑,将业务进行解耦,转化为技术实施熟悉的信息。同时,将各产品、业务流程、规则拆解成一个个最小颗粒度的组件,最终映射实现到线上系统。在系统实现过程中,囿于技术实施人员的理解,落地实现或许会有偏差,这就要求业务人员需要深度参与到系统实现的全流程,将业务前瞻埋点、需求敏感性渗透其中,从而保证数字系统的活力。

数据安全及风险保障

商业银行实现业务数字化,面临着有别于物理世界的风险。数字化,使得业务速度发展加速,相应风险的传染裂变速度更快,单一风险可能会被迅速放大。数据安全面临着不可见的威胁,如黑客攻击、数据丢失、信息泄露、未经授权使用等。随着数据的跨境流动,数据出境将进一步面临境内外合规问题,如反洗钱、跨境税务等。现阶段商业银行在跨境信用贷款全流程线上化场景开发上仅停留于普惠小微领域的尝试。究其原因,主要是数据安全保障及风险体系的薄弱,商业银行缺乏开展全线上化风险业务的风险保障,加之内部追责考核,数字化推动流于简单业务。而普惠业务受到国家重视,各行制定尽职免责机制,提升风险容忍度及推动政策推动普惠线上业务发展。在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框架设计和推进工作中,需要同步建立数据安全机制,包括分布式存储、灾难备份,加密算法,应用区块链技术规避篡改,实现事后追溯检查;建立数据风险识别模型,组织风险、跨境等内外部专家,将风险经验模型化,同时结合数据特征,对数据场景分系统、数据、供应链、反洗钱等层次进行可能及影响度分析。由于风险的偶发性及模型设计可能前瞻不足,在风险控制组件化的同时需要建立模型风险识别的手段以及应急机制,在出现风险预警时,能快速识别到模型中的问题参数进行及时修正;将数据安全、数据合规、数据风险识别等制度机制的建立工作纳入银行机构数字化能力实现程度的量化评估体系,建立数字化风险责任制度,通过安全委员会评估机制和快速修正机制来控制风险,以风险尽职免责来识别责任,避免出现风险时一刀切的情况。(刊于《中国外汇》2023年第16期)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