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从7月份开始,随着存量业务整改过渡期结束,互联网贷款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
这亦是平台金融整改的压轴大戏。7月7日,央行、金监总局与证监会同时发布对蚂蚁集团、腾讯集团的处罚公告,并指出:目前,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金融管理部门工作重点从推动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集中整改转入常态化监管。
对平台企业而言,新规对互联网贷款业务提出了多方面的约束,成本有所提升,利润空间也被压缩,好处是政策不确定性被极大消除,通过降本增效,未来仍大有可为。
另一边,对于跟平台企业合作的众多地方银行来说,代价要沉重得多。仅异地放贷禁令这一条,足以令不少银行“血流成河”。当前银行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大,且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互联网贷款这块蛋糕被削减乃至剥夺,无疑是雪上加霜。
铁打的平台,流水的银行。诚然,监管部门用心良苦——自主风控、自营渠道、信息数据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可是,如果都没什么业务了,就有些“何不食肉糜”了。
整体上,如果某银行幸运地“出生”在发达省份或者大城市,或者来自小地方却抓住窗口期在大城市有所布局,那么异地放贷禁令的冲击就会偏小;如果网点较少,并且局限在经济相对落后、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异地放贷禁令就变得残酷。
此外,地方银行在当地市场的占有率,以及自身的数字化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回旋空间。
透过近期密集披露的商业银行跟踪评级报告,可以相对直观地看到,那些地方银行都付出了多少代价。
基于公开信息,互联网贷款业务收缩明显的地方银行,包括龙江银行、乌鲁木齐银行、泉州银行、宁夏银行、天津滨海农商银行、石嘴山银行、湖州银行、重庆三峡银行等,不仅阻碍了个人贷款业务的增长,甚至成为拖累营收和盈利的主要因素。
诸如,截至2023年3月末,石嘴山银行异地互联网贷款余额1.84亿元,同比下降7.90亿元。而受到压降异地互联网贷款、下调贷款利率、减免收费等因素影响,去年该行净息差同比收窄0.90个百分点至1.51%,导致营业收入负增长。
又比如,受互联网贷款新规要求影响,重庆三峡银行在去年压降第三方平台和异地互联网贷款规模,导致线上贷款较年初减少10.64亿元至0.24亿元,基本相当于归零。
需要指出的是,也有一些银行在整改之后逐渐稳住阵脚,实现了平稳过渡,包括青岛银行、廊坊银行、济宁银行、河北银行等。
更进一步,新规引发的互联网贷款格局重塑,有可能加剧地方银行之间的分化。
这算不算是“数字鸿沟”呢?
以下摘自相关银行评级报告:
龙江银行:2022年,龙江银行加强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并大幅收缩互联网贷款业务规模,全年未新增投放互联网贷款,互联网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大幅下降,并导致个人贷款业务规模出现下降。截至2022年末,该行互联网贷款业务余额10.3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85.77%。
乌鲁木齐银行:2022年以来,随着监管对异地贷款管理趋严,乌鲁木齐银行互联网(线上)贷款规模快速下滑。截至2022年末,乌鲁木齐银行个人贷款总额215.45亿元,其中互联网贷款余额16.43亿元,同比下滑67.64%。
泉州银行:与微众银行、网商银行、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合作分别推出“微粒贷”、“网商贷”和“美团生活费”等联合贷款类产品。2022年互联网贷款新规出台后,该行着力压降联合贷款规模,当年末联合贷款余额47.04亿元,较年初下降65.53亿元。
宁夏银行:由于经济下行环境中居民消费意愿减弱,同时该行应监管要求持续压降异地互联网联合贷款,其他消费性贷款增长乏力。截至 2022年末,该行异地互联网联合贷款余额较年初下降约23亿元,年末余额较小。
天津滨海农商银行:根据监管要求,逐步压降互联网贷款规模,加大自营类贷款的营销力度,受此因素影响,当年末滨海农商银行个人贷款规模明显下降,随着互联网贷款的自然到期压降,未来业务规模拓展或仍面临一定压力。截至2022年末,该行互联网贷款余额64.1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94.68亿元。
石嘴山银行:截至2023年3月末,互联网贷款余额20.06亿元,同比减少0.98亿元,继续压降异地互联网贷款规模,异地互联网贷款余额1.84亿元,同比下降7.90亿元。
湖州银行:随着互联网贷款管理的趋严,该行已逐步压缩线上平台合作类贷款规模,自主开发管理线上消费贷款产品。截至2022年末,该行线上贷款余额19.73亿元,其中合作互联网贷款余额16.11亿元,较年初减少14.73亿元,合作平台主要为微众银行。
重庆三峡银行:2022年受互联网贷款新规要求影响,该行压降第三方平台和异地互联网贷款规模,同时由于部分居民提前偿还按揭贷款以及居民整体信贷需求减弱影响,该行个人贷款规模有所下滑,截至年末,个人贷款较年初下降11.78%至323.92亿元,其中线上贷款较年初减少10.64亿元至0.24亿元。
承德银行:受外部环境波动及监管政策趋严等因素影响,跟踪期内该行逐渐压降互联网贷款。截至2022年末,该行互联网贷款规模为197.42亿元,同比下降10.32%。
莱商银行:2022年该行加强消费场景建设,推广自营消费贷款产品,自营消费贷款规模保持增长,但由于持续压降互联网贷款规模,该行消费贷款总规模有所下降。
九江银行:受经济下行影响,居民消费需求不振,叠加监管强调信贷业务属地经营,九江银行主动退出异地互联网平台贷款,导致其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小幅下降。截至2022年末,九银行个人贷款余额956.32亿元,其中消费贷款余额183.12亿元,母行监管报表口径下用于消费类的互联网贷款余额74.57亿元。
兰州银行:2022年以来当地居民消费意愿下降,同时该行根据监管要求压降互联网贷款,导致个人消费贷款有所减少。截至年末,个人贷款余额为569.82亿元,较年初下降6.83%,在总贷款中的占比较年初下降3.14个百分点至25.15%。
哈尔滨银行:2022年,哈尔滨银行落实监管要求,异地互联网贷款业务持续压降,导致个人贷款及垫款规模有所收缩。截至2022年末,该行互联网贷款余额195.36亿元,较上年末有所下降。哈尔滨银行对互联网贷款进行自主风控,2022年末互联网贷款不良贷款率为2.94%。
烟台银行:个人贷款以个人按揭贷款为主,由于信贷需求减弱,且该行根据监管要求压降不合规互联网贷款,个人贷款增长较为乏力。
晋商银行:2022年,晋商银行进一步压降与互联网平台开展的联合贷款业务,2022年末互联网贷款余额规模不大。
青岛银行:2022年,该行互联网贷款共发放97.01万笔,累计金额131.74亿元,截至2022年末,该行互联网贷款余额104.3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4亿元。
廊坊银行:在监管环境收紧的情况下,廊坊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逐步规范,规模较上年有所增长。2022年,廊坊银行互联网贷款合作方主要为蚂蚁、微众、美团等头部平台。监管报表口径下,截至2022年末互联网贷款余额为235.19亿元,其中,联合贷规模76.95亿元,助贷规模158.24亿元。
济宁银行:互联网仍是个人贷款重要的展业渠道,截至2023年3月末,公司互联网贷款规模313.70亿元,其中,联合贷款中公司发放的贷款余额32.90亿元、助贷业务余额279.24亿元。
河北银行:持续推进与互联网渠道平台对接,接入微粒贷、京东金条、借呗、平安信保贷、网商贷等互联网渠道,加大个人贷款投放,进一步推动个人贷款业务规模的增长,2022年末河北银行主要作为资金提供方共同出资发放的贷款余额96.57亿元。
汉口银行:强化与蚂蚁集团、微众银行等头部互联网机构合作,积极投放线上消费贷款,同时加强经营性贷款客户拓展与营销,推动个人贷款规模保持较快增长。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