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5月20日至21日,2023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京成功举办。论坛全体大会八以“推进全球零碳金融治理,促进金融高水平开放”为主题举办。分论坛由中国金融前沿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图为张晓燕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张晓燕担任会议主持。
图为朱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朱民从碳中和背景下金融业进入零碳金融时代的剧变、全球零碳金融的合作与竞争、零碳金融全球治理机制建设与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开放三个方面,对零碳金融进行了全面阐述。朱民指出,第一,零碳金融是与碳中和转型相对应的金融概念。零碳金融具有丰富的内涵、广度和深度,其横向覆盖环保金融、气变金融、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纵向直接为实体经济转向碳中和服务,对应明确的资产,因而可测量可明确。零碳金融首要的任务有金融业为碳中和融资、为存量金融资产重新估值服务、以及实现金融业自身的零碳转型等。
第二,金融的全球性决定了零碳金融全球合作与竞争的迅速展开。首先是要形成全球统一的可持续性金融披露,推动各地区各国家的标准协同。其次是如何建立零碳金融市场,填补资金缺口。此外碳中和的核心推动力来自于科技创新,未来科技市场规模巨大并将成为发展的制高点。
第三,中国要继续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机制的建设,这也是零碳金融全球竞争合作要面临的核心问题。全球零碳金融治理机制目前来看具有自上而下和共同协商的双重性质,需要全球趋同和相互协调。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在参与零碳金融国际治理的过程中,要把新的经验带到“一带一路”和发展中国家中去,帮助发展中国家进入零碳金融,实现中国的历史责任和国际使命,也推动中国走向一个新的改革开放的金融时代。
图为王信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认为,“零碳金融”是最符合“双碳”目标的概念。他以G20可持续金融工作小组(SFWG)的经验提出了四个观点:首先,中国可持续金融的发展与相关国际合作相辅相成,形成了良性循环。其次,中央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绿色金融,推进我国全面参与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的协调合作。第三,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开发绿色金融产品,以及防范相关风险,可以促进金融机构和企业参与国际绿色金融合作。第四,自2017年起设立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绿色信息披露、绿色产品开发以及相关标准制定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具有积极的试点作用。
王信指出,中美在可持续金融领域加强合作,有利于促进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环境等诸多挑战。2023年,SFWG的工作重点包括及时充足的气候融资、金融支持非气候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技术援助和能力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在可持续金融领域的相关工作包括加强可持续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气候环境信息披露、扩大可持续金融工具的使用,以及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和相关能力建设。
图为白乐夫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首席经济学家白乐夫(Erik Berglof)强调了国际协调合作在实现净零中的重要性,并从碳价、金融治理、国家平台、全球价值链等方面阐述了全球气候治理的框架。国际协作方面,白乐夫认为若缺乏国际协调合作,各经济体将面临严重的转型扰动。在碳价方面,白乐夫认为需要建立碳市场,同时开征碳税,用碳价工具对消费侧产生影响,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动力。他表示,碳市场建设会使中国成为主要受益方之一,配额进口也能使中国经历一条更加平缓的转型曲线。在国家级平台方面,白乐夫介绍了埃及的国家级平台(Nexus of Water,Food and Energy Program, NWFE),其将可再生能源、淘汰化石能源的长期计划纳入其中,有利于各国、多边国际组织的投融资协作。他也提出国家级平台保持透明度对吸引海外企业的投资非常重要。在金融治理方面,白乐夫认为需要一套治理机制来实现公平、公正、有效的转型,既需要加强国家间金融标准的协调,也需要以投资的方式促进标准的形成与落地。他同时建议,以自愿为基础的金融治理机制应转向以强制为基础。在全球价值链脱碳方面,白乐夫提议沿着价值链设立各种标准,同时保持充分的透明度、构建碳价机制,在头部企业的引领下,激励上下游开展去碳的投资与行动。他建议各国应吸引头部企业投资和布局,支持当地的零碳转型。
图为陈卫东
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深入分析了能源绿色转型对于全球金融格局产生的影响。首先,产生影响的因素可以归结为六个方面:第一,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传统能源的作用会下降。第二,全球能源转型进程提速,消费重心向亚太转移。第三,国际油气供需结构变化,重塑全球能源地缘政治版图。第四,亚太地区可再生能源表现亮眼,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第五,能源价格高企和经济缓慢复苏延缓全球能源转型进程。第六,能源转型影响到全球能源相关产品的定价权。基于以上分析,能源绿色转型将会在以下八个方面对全球金融市场格局产生影响:第一,相较于传统能源,新能源主要力量更多转向需求方。第二,新能源原动力更具有均衡性,技术成为其开发利用的关键因素。第三,地缘政治下全球能源转型加速,进一步削弱美元。第四,能源转型迫使中东确立新的发展模式,从资金流出方转为流入方。传统能源模式下,目前中东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只占全球0.49%。第五,新能源开发对技术的依赖成为全球私募资本发展的源动力。第六,碳市场成为金融市场活跃力量,是全球金融治理规则的重要因素。第七,能源市场供需失衡与价格波动将增加全球金融市场风险。第八,2050年前后将是决定全球国际货币体系变局的重要节点。最后,他强调能源绿色转型在未来30年将作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和全球金融格局的一个重要力量,充分研究其变化和影响是值得关注和重视的。
图为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张礼卿以“扩大我国金融开放的意义和挑战”为主题发表了观点。张礼卿提出扩大金融开放的五点重要意义:第一,可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繁荣与发展。可以鼓励金融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鼓励国内企业在国际和国内竞争中提升创新和发展能力。第二,扩大金融开放将有助加快我国与国际经贸和金融服务规则的接轨,改善营商投资环境,增强投资者信心。第三,需通过扩大金融开放来鼓励更多外资进入,以便弥补经常项目逆差,促进我国外部经济的长期均衡。第四,金融开放可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能否成为“载体货币”将取决于中国能否提供一个发达和开放的人民币资产市场。第五,有助于企业和个人在国际市场进行投资多元化和风险化选择,以便更好的控制风险。最后,他分析了目前扩大金融开放面临的两个较大的挑战:一是我国经济有可能会遭遇相对更多的外部冲击,二是地缘政治冲突、中美关系趋紧所产生的影响。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