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文/李东耳

“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

阿里巴巴最新财报发布,相对于财报数据,阿里巴巴的变革更引人注目:

阿里巴巴在2023财年实现营收8686.87亿元,实现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为725.09亿元,同比增长17%。

阿里巴巴还公布了组织变革的新进展,其中包括:六大业务集团董事会建立完成,并对外公布了各董事会的名单。同时宣布菜鸟集团、盒马将启动上市计划。阿里云智能将分拆上市。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启动外部融资。

阿里巴巴试图通过组织变革,激发各个业务板块的潜力和活力,更好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阿里巴巴公布各大业务线董事会名单,图表来源:阿里巴巴2023财年财报

阿里的二次创业路线图

董事会名单透露了此次变革的思路:六大业务集团独立,但彼此之间并不孤立,未来仍将进行有效协同,如戴珊在担任淘天集团董事兼首席执行官的同时,还担任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董事;蒋凡不仅是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还是淘天集团、菜鸟集团董事。

不少阿里巴巴资深合伙人也出现在六大业务集团的董事会名单中。他们见证了阿里巴巴的成长,是阿里巴巴创业精神的集成灶、传承者。新的组织架构下,六大业务集团已经事实上开始了“二次创业”,需要他们以阿里的创业精神激励全员拼搏,也需要他们站出来稳住军心,让各集团可以放心大胆地前进。

在“变”中传承,在传承中“变”,目的只有一个:以生产关系的优化调整促进生产力的释放。阿里财报公布了上季度的营收构成:数字媒体和娱乐业务营收 82.73 亿元,同比增长3%;中国商业营收1360.73亿元,同比下滑3%;国际商业营收185.41亿元,同比增长29%;菜鸟收入136.19亿元,同比增长18%。

从发展阶段来说,各大业务现状为:

阿里云:

阿里云不仅是国内市占率最高、全球市占率第三的IaaS厂商,也是国内首个实现规模化盈利的云计算厂商。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也面临更多新的挑战,这就需要阿里云获得更多新鲜血液。对此,张勇在内部信中表示,云智能集团将从阿里巴巴集团完全分拆,分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是面向未来二次创业的全新开始。

盒马集团: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盒马将递交招股书,盒马集团将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组织架构调整后第一家上市的公司。

虽然还未公开披露数据,但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成立的盒马已经实现了盈利,进入了成熟发展的新阶段。国内生鲜电商市场格局尚未明朗,盒马也只能算是阶段性胜利,要实现一步发展,就需要导入更多的资源。

菜鸟集团:

菜鸟集团的上市同样引人关注。

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菜鸟集团的业务进展都非常顺利,各方面已经比较成熟,因此成为“1+6+N”的“6”当中第一家启动上市的业务集团,这符合人们的预期。

2023年4月18日,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旗下的Lazada又获得了阿里巴巴集团注资。这么做是为了促进Lazada的发展,但全靠阿里巴巴的支撑也不是长久之计。随着“1+6+N”的进一步完善,成为独立业务集团的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也需要尽快对外融资。

基于以上各大业务的发展,阿里巴巴明确公布相关业务的融资、上市、分拆计划,具体时间表为:

未来6到12个月内,盒马集团上市;

未来12个月内,通过私募融资为云智能集团引进外部战略投资者,逐步将云智能集团转变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

未来12到18个月内,菜鸟集团完成上市;

同时,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也将启动对外融资。

各业务与淘宝天猫解耦正当时

以阿里巴巴目前的体量,传统的组织架构已经无法为各业务提供更好的帮助,有些时候甚至可能还会制约业务的发展。改革之后,组织变小变独立,激励机制到位,各条业务线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淘天集团是阿里巴巴主要的现金流来源之一——在财报电话会上,阿里巴巴表示,该业务集团在2023财年为阿里巴巴贡献了230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为阿里巴巴的各业务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让新业务能够有试错的机会。各业务逐步走向成熟后,如果长时间无法独立,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也难有竞争力,淘天集团也会因负担过重而无法更好地发展。

改革之后,淘天集团和其他业务集团之间将完成解耦,淘天集团再有钱,也不再大包大揽地兜底。这在阿里巴巴集团已经有成功先例——有望最先完成上市的盒马早在2021年1月就开始自负盈亏,彼时整个生鲜电商赛道前景都还不够明朗,其他生鲜电商玩家也还在烧钱抢市场。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盒马不仅没有像部分友商那样黯然退场,反而实现了盈利。

让各业务独立面对市场,寻求融资、上市,实际上也是对各业务的松绑,从而更快地进入成熟期。从刚刚发布的财报看,虽然目前实现的盈利的还只有中国商业和云业务,但其他业务也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不少业务已经走到了盈利的边缘。

来源:阿里巴巴财报

比如正在筹划上市的菜鸟业务,2023财年录得收入556.81亿元,同比增21%,是当前增速最快的业务分部,在财年录得经调整EBITA -3.91亿元,已经较2022财年同期的-14.65亿元大幅改善,经调整EBITA利润率-1%,距离扭亏只差临门一脚。如今随着菜鸟业务的收入规模进一步扩大,或许在下一份财报中,菜鸟业务就会是第三个实现盈利的业务。

与此同时,财报显示,菜鸟业务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占比已经达到了72%,而根据京东物流2022财年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的12个月),布局更早的京东物流总收入中来自外部客户的比例是64.9%。

阿里巴巴的国际商业业务在2023财年也迎来了高速增长。随着旗下Trendyol、Lazada、速卖通实现业务上的突破,Trendyol亏损收窄,Lazada东南亚地区的龙头地位进一步稳固,速卖通向全球多地实现了有效扩张,并增加托管模式,2023财年国际商业收入同比增17%,利润率提高至8%。

此外,阿里巴巴的其他几个业务虽然还未盈利,但也都实现了收入增长以及亏损收窄。作为阿里巴巴最大的收入来源,淘天集团也将因不用再继续为其他业务大量输血而获得新的发展机会,以便集中精力应对国内电商市场竞争的新格局。

善“变”的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走到今天这个阶段,靠的是不断的自我变革。可以说,创新、改革早已刻在了阿里巴巴的基因里。

从阿里巴巴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阿里巴巴几次里程碑式的成就背后,都有其对组织架构的及时调整。从B2B阿里铁军,到天马行空的“淘宝”,再到 “三个淘宝”中跑出“天猫”,阿里巴巴深刻地意识到,任何行业都有生命周期,不能局限于眼下的成绩,因此提出“履带战略”,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和未来发展方向,不断将业务延伸至云计算等领域。

此次组织变革中,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点就是“拆中台”。其实无论是当初搭中台,还是如今拆中台,都是阿里巴巴为突破不同发展阶段瓶颈而采取的应对措施。

彼时,阿里巴巴提出中台战略,背景是在履带战略的推动下,阿里已经拥有了大量新业务,但各业务线之间较为分散,出现了大量重复建设,需要加大业务线之间在通用技术等方面的协同与共享。彼时搭建中台是合乎逻辑的,可以为各业务线减负,从而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到业务本身,并继续孵化新业务。

5年后,中台战略已经达到了当初的战略目的,此时选择拆除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阿里巴巴各业务线的需求已经发生变化,所面临的场景也翻倍增长,原本为了提高效率而建的中台变得臃肿,产生了很多具有共享价值但并非所有业务线都需要的东西。若一直持续下去,这个大中台反倒会成为制约各业务发展的瓶颈。

因此,阿里这次把原有的大中台打散,下沉到各业务集团中,既保留了中台战略中协同共享、提高效率的本质,让各业务集团仍能实现有效协同,也进一步提升了各业务线的运营效率,减少负担。

“树挪死,人挪活”,一定要折腾自己、死磕自己,适时作出改变,在这一点上,办企业跟做人是差不多的。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