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本文聚焦数字人民币,法定数字人民币按照国际使用惯例的字母缩写为e-CNY。

一、数字人民币基本内涵

(一)概念与主要特征

数字人民币是央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实物人民币等价。根据央行披露的信息,数字人民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数字人民币是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体现为央行对公众的负债,以国家信用为支撑,具有法偿性。

2、数字人民币采取中心化管理、双层运营架构,央行在运营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负责向作为指定运营机构的商业银行发行数字人民币并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后者则负责向社会公众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和流通服务。

3、数字人民币定位于现金类支付凭证(M0),与实物人民币长期并存。在未来的数字化零售支付体系中,数字人民币和指定运营机构的电子账户资金具有通用性,共同构成现金类支付工具。

4、数字人民币是一种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主要用于国内零售支付需求。

(二)主要优势:数字人民币的使用不依赖于银行账户、支持离线交易

除无需兑换、交易、转账手续费外,数字人民币的最大优势是不依赖银行账户便可以独立存在、进行价值转移,即其具有支付即结算、支持离线交易和可控匿名(小额匿名与大额可溯)等优势,使得其摆脱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体银行账户、避免了网络信号收费和中间清算收费以及个人隐私保护等问题。具体看,

1、用户通过下载“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并输入手机号、验证码、设置登录密码,选择运营机构后就可以完成等级为“四类钱包”的注册,绑定银行卡后则相应升级为“二类钱包”(即数字钱包内的数字人民币与绑定银行卡账户内存款可以互转),通过App上的付钱码和收钱码就能完成交易。其中,

(1)数字人民币钱包支持NFC功能的手机通过在线、离线两种模式,靠近POS终端NFC区域、或与另一台NFC手机轻轻“碰一碰”(苹果手机暂不支持POS终端和手机终端),实现安全便捷的支付。

(2)在转钱功能上,仅需在App内输入收款人手机号或钱包编码后,再输入金额和支付密码即可成功转钱

(3)在数字人民币钱包内还可添加“子钱包”,绑定京东、饿了么、美团等商户,就可实现在相应的商户App内使用数字人民币付款。

2、此外,除上述提及的“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外,用户还可以通过指定银行手机银行App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而不是指定运营机构的商业银行亦可以通过与指定运营机构合作,来向客户提供数字人民币服务。

这意味着,没有银行账户的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数字人民币享受基础金融服务,短期来华的境外居民可以在不开立中国内地银行账户的情况下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满足在华日常支付需求。

二、数字人民币总体现状

(一)数字人民币钱包分类四类

数字人民币钱包根据多种分类方式形成了所谓的数字人民币钱包矩阵,这为后续商业银行开展不同金融产品创造了条件。

1、根据客户身份识别强度的不同可以将数字人民币钱包分为四类。其中,

(1)用户在默认情况下开立的是最低权限的匿名钱包,可根据需要自主升级为高权限的实名钱包,且四类钱包之间可以进行升级,但不能降级。

(2)一类钱包只能在运营机构的试点地区网点办理。

2、自然人和个体工商户可以开立个人钱包,按照相应客户身份识别强度采用分类交易和余额限额管理;法人和非法人机构可开立对公钱包,并按照临柜开立还是远程开立确定交易、余额限额,钱包功能可依据用户需求定制。

3、数字人民币钱包按照载体还可分为软钱包和硬钱包。其中,软钱包基于移动支付 APP 、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应用程序接口(API)等为用户提供服务,硬钱包基于安全芯片等技术并依托 IC卡、手机终端、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等为用户提供相关服务。

4、数字人民币钱包按照权限归属分为母钱包和子钱包。其中,钱包持有主体可将主要的钱包设为母钱包,并可在母钱包下开设若干子钱包,而个人可通过子钱包实现限额支付、条件支付和个人隐私保护等功能,企业和机构则可通过子钱包来实现资金归集及分发、财务管理等特定功能。

(二)试点地区:共涉及15个省市23个地区

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已历经三批。具体看,

1、2020年4月,数字人民币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冬奥场景等“4+1”地区进行封闭测试。

2、2020年10月,央行新增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等6个地区,使得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扩展至“10+1”地区。

3、2022年3月,央行启动数字人民币第三批试点地区,将天津、重庆、广州、福州、厦门、浙江省承办亚运会的六个城市作为试点地区,同时明确北京市和张家口市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场景试点结束后转为试点地区。

也即,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已扩展至15个省市的23个地区,为央行评估数字人民币在不同区域的应用情况提供了支撑。上述23个地区具体为广东省的深圳和广州、福建省的福州和厦门、四大直辖市、成都、苏州、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河北的雄安和张家口、浙江省承办亚运会的6个城市(分别为杭州、宁波、温州、湖州、绍兴与金华),基本覆盖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西部、东北、西北等不同地区。

(三)指定运营机构10家:包括国有六大行、招行、兴业、网商与微众

目前数字人民币的指定运营机构主要有8家,分别为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以及网商银行(支付宝)、徽众银行(微信支付),即包括全部国有六大行、股份行中的招行与兴业银行以及网商银行、微众银行。

(四)目前集中于零售端,目前应用场景已较为丰富

根据央行的说法,数字人民币的应用主要集中于零售端,旨在提升支付效率和便利性,场景已覆盖生活缴费、工资发放、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住房公积金缴纳及提取、税费缴纳与保险理赔等领域。不过,由于法人和非法人机构可开立对公钱包,意味着后续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会进一步扩展至对公端,比如深圳等地在供应链金融上便已有尝试。

由于数字人民币主要面向社会公众的日常支付需求,且具有“支付即结算”以及与M0等价的特征,使得其有助于提高货币及支付体系的运营效率,降低公众与普惠客群获得金融服务的门槛,因此其对于支撑数字经济与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数字人民币与第三方支付有一定差异

数字人民币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工具有些差异,前者等同于现金,后者则为装钱的工具或载体。主要体现在第三方支付工具资金存放于第三方支付机构,并由机构向央行缴存准备金;第三方支付工具没有网络难以完成支付(即支付后需等待第三方支付机构统一结算);以及第三方支付工具需要实名认证且第三方平台会获得消费者身份信息和支付数据等等。

三、数字人民币主要背景及发展历程

2014年以来,虽然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对零售支付便捷性、安全性、普惠性、隐私性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当局多在积极探索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形态(如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瑞典、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国央行及欧洲央行近年来以各种形式公布了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考虑及计划),使得法定数字货币正从理论走向现实。不过,中国央行的进展相对较为迅速。

(一)根据BIS2020年初发布的《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后续调查》,全球参与调查的中央银行约80%已开展了CBDC相关工作,其中40%已从概念研究转向试验阶段,另有10%已经开展试点。例如,瑞典央行为顺应非现金支付趋势、降低发钞成本研发的电子克朗(e-Krona)已于2020年2月开始试点;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为提高跨境大额支付和证券结算系统效率,联合研发批发型CBDC(Stella项目),目前正在开展分阶段测试。

除政府部门外,私人部门也启动了稳定币的研发工作。自2015年美国私人部门首次推出采用稳定币理念设计的“泰达币”以来,全球稳定币发行日趋活跃,如美国脸书公司推出的“天秤币”,为全球数十亿潜在用户提供跨境数字支付服务。不过政府部门普遍担心私人部门研发的稳定币可能对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消费者数据保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带来重大挑战,甚至威胁本国法定货币的地位。

(二)中国央行为提高零售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防伪水平,开展了数字人民币体系(DC/EP)项目,目前DC/EP的试点进展已经启动且步伐有望持续加快。

1、2014年与2016年,中国央行相继成立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小组和数字货币研究所,并于2016年完成法定数字货币第一代原型系统搭建,在国务院的批准后于2017年开始组织商业机构共同开展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实验。

2、2018-2019年期间,央行相继在深圳、南京、苏州成立金融科技公司和研究创新中心,并提出要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的研发步伐。

3、2020年,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基本完成,正式启动试点,先后于2020年4月与10月将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冬奥场景以及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等“10+1”地区作为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

4、2022年7月,央行披露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已从2020年的“10+1”试点地区拓展到15个省市的23个地区,深圳市、苏州市、雄安新区、成都市4个地区取消了白名单制,吸收兴业银行作为新的指定运营机构。

四、数字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步伐比预期要快

数字人民币一经推出,市场便对其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寄予较高期望。虽然数字人民币目前已具备跨境使用的技术条件,但考虑到跨境支付涉及到货币主权、外汇管理政策、汇兑制度安排、监管合规要求等众多复杂问题,使得央行对数字人民币在跨境使用方面一直较偏谨慎。不过,从近期几个事件来看,数字人民币在跨境使用步伐似乎在加快。

(一)数字人民币有望在深港跨境消费方面先行先试

1、面向深港两地居民和罗湖全域消费场景

2022年11月3日,深圳罗湖区举办深港消费金融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启动仪式,宣布开展“数字人民币深港消费先行示范技术测试”。同日,罗湖区与人行深圳中心支行签署《共建“深港消费金融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合作备忘录》,以加快推进深港两地跨境金融“机构互设、产品互通、信息互联、监管互助”,而“数字人民币深港消费先行示范技术测试”将被作为“深港消费金融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重点打造和首个落地的项目。

这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有望在深港跨境消费方面先行先试,通过依托深圳各口岸商圈及沿线交通,面向深港两地居民和罗湖全域消费场景,进行数字人民币大湾区硬钱包产品研发。

2、深圳在数字人民币实践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且不仅仅局限于零售端

跨境区域融合是数字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有效支撑,而目前大湾区无疑是跨境区域融合的最好尝试,深圳在这方面显然又走在前面,具备先行先试的条件。

(1)2020年10月9日,深圳市政府联合央行开展了国内首次数字人民币外部可控试点活动——“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5万个红包,每个200元,通过“摇号抽签”方式惠及民众,这是是国内首次面向不特定人群开展的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也是第一次向社会公众揭开了数字人民币的神秘面纱。

(2)2022年8月10日,罗湖区开展“数字人民币夜间时尚消费节”活动,为广大市民再次带来6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再次引发热议。

(3)深圳在数人民币场景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其聚集数字人民几点在小额高频场景的应用,2020年便已实现了全市公共交通数字人民币支付全覆盖并完成了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直接支付交通费的尝试。2022年5月,深圳数字人民币预付式消费平台在教培行业成功落地,通过对预付资金加载智能合约,实现预付资金“一笔一清、一课一释”,可以有效防范资金挪用,据悉目前这一平台已上线10个连锁头部教培机构,涉及门店近200家。

此外,深圳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不仅仅包括零售端,2022年5月深圳将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开立、兑换、转账、支付、代发薪等功能整体输出至供应链平台,平台上的核心企业可“一站式”使用数字人民币办理供应链全流程金融业务,通过切入核心企业,将数字人民币产品和服务延伸到数以千计的链上企业,带动链上企业使用数字人民币开展订单支付、资金管理、代发薪等日常业务,形成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的产业化示范场景,有效降低了链上企业资金成本,提高了资金结算效率。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2年8月末,人行深圳中心支行推动地方政府累计开展了“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福田有礼数字人民币红包”“龙华数字人民币春节留深红包”“罗湖区数字人民币春之礼”“美好福田数字人民币红包”“乐购深圳数字人民币红包”等6轮大规模数字人民币促消费活动(投入金额达1.05亿元),同时深圳已正式落地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105万个、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2671万个、累计交易金额达184亿元。

(二)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取得一定成效

2021年2月24日,香港金管局、泰国央行、阿联酉央行及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宣布联合发起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m-CBDC Bridge),旨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该项目同时还得到了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的支持。

2022年9月28日,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香港金管局、泰国央行、阿联酋央行和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联合宣布,8月15日至9月23日期间,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平台上首次成功完成基于四个地区央行数字货币的真实交易试点测试,来自四地的20家商业银行基于货币桥为其客户完成以跨境贸易为主的多场景支付结算业务,中国的工行、建行、中行、农行与交行参与并完成了货币桥首次跨境试点。

据悉,此次试点测试中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总额折合人民币8000余万元,实现跨境支付和外汇兑换同步交收业务逾160笔,结算金额折合人民币超过1.5亿元。

(三)数字人民币作为跨境支付工具在港使用已成为香港金管局的重要任务之一

2022年10月19日,香港2022年施政报告在“国际金融中心:不断提升金融科技竞争”板块中提出“金管局已开展数码港元的准备工作,并正与内地机构合作扩大在港以数字人民币作为跨境支付工具的测试”。这意味着,后续推动数字人民币作为跨境支付工具在港使用,已经成为香港金管局的重要任务之一。

(四)澳门在数字货币方面还比较滞后

虽然近年澳门对数字货币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和大陆、中国香港相比,目前各方面还比较滞后,且未呈体系。2022年6月,澳门经济财政司司长李伟农表示将与相关部委及研发机构持续沟通,探讨将央行数字货币引入澳门。2022年10月14日,澳门行政会完成《货币设立及发行的法律制度》法律草案的讨论,该法案建议澳门法定货币不仅包括传统类型的纸币和硬币,还包括数字形式货币,并赋予同等地位。2022年10月27晶,澳门立法会全体会议一般性表决通过《货币设立及发行的法律制度》

不过,澳门特区政府目前似乎只是刚开始着手研究数字货币,出发点还是为将来做准备,目前尚没有任何具体计划,也未有相应的时间表。这意味着,作为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的澳门,虽然在数字货币方面已经落后,但后续对数字货币的态度可能也很难有大的变化,更多采取的应该是亦步亦趋的策略。

五、关于数字人民币的未来展望

(一)自2020年启动数字人民币试点以来,试点地区和场景在不断扩大和丰富,这表明央行在推动数字人民币方面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虽然,央行对数字人民币的全方位推广没有预设时间表,但试点地区、场景覆盖面以及指定运营机构的持续扩容应是比较明确的。

(二)预计试点地区将会在目前15个省市23个地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向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以及成渝、福建等主流国家经济区域倾斜,并在这些区域内逐步实现应用场景的全覆盖,以构建数字人民币生态圈、生活圈,打造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同时,指定运营机构预计也将会从目前的10家逐步进行扩展。例如,2020年8月,商务部印发的《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便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

(三)近期各方对数字人民币频繁表态已经表明官方正为推广数字人民币造势,预计后续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将会进一步拓展,如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便利化的资金管理、薪资发放、进销存等服务,在财政、税收、政务等对公领域提供先进的支付服务,在数字身份、数字消费、数字贸易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四)在跨境使用方面,数字人民币应会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象上初期主要针对在境内的港澳等海外居民,应用场景上仍主要局限于海外居民比较集中的内地。这意味着,大湾区以及其它海外居民比较集中的区域需要重点关注,预计初始阶段应会以服务贸易为突破口(如境外人士在境内旅游、消费、住宿、劳务等等),货物贸易可能没那么快。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央行还将通过研究制定数字人民币相关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数字人民币运营系统全流程安全管理体系等来完善数字人民币相关制度,对数字人民币在货币政策、金融体系、金融稳定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持续跟踪研究,并加强与FSB、BIS、IMF、WB等国际多边组织的交流。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