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受新冠疫情的冲击、通货膨胀导致的经济下行、以及医护人员的短缺和医疗成本的不断上涨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2022年的健康险并没有达到行业的原本预期。同时,保费规模增速放缓、索赔成本上升,也让不少投资人对于这条走出高速增长的保险“黄金赛道”提出了新的质疑,健康险是否已经遇到了发展瓶颈?或者说,是否已经到了行业转型的拐点?

面对这些共性问题,保观整理了美世、麦肯锡、福布斯、BCG四家具有行业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知名机构发布的关于健康险未来发展趋势的报告,归纳出了2023年健康险行业最值得关注的四大发展趋势,希望能给行业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

美世预测:新冠疫情将继续对健康险的理赔产生影响

美世是全球领先的员工福利咨询与保险经纪业务平台,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保险咨询与管理、保险经纪和健康管理的一站式服务。

美世报告的主要内容是疫情对于2023年健康险行业的5个主要影响,分别是人均医疗费用回到疫情前的水平、新冠疫情将继续影响健康险理赔、医疗健康计划逐渐现代化、疫情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医疗健康计划要求更加严格。

来源:美世达信

美世通过对全球56个国家的226家保险公司展开深入调查,对2023年的健康险市场进行了分析预测。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68%的保险公司表示如何控制健康险的理赔成本将成为2023年的主要任务之一;55%的保险公司表示由于新冠导致的延期治疗,使得疾病的后期诊断有所增加;亚洲地区超过20%的保险公司表示正在根据客户个人的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情况调整健康计划保费。

从美世的报告可以看出疫情对于健康险行业的影响是重大的,主要可以从监管、服务、理赔三个方面分析,比如疫情迫使健康险公司推出了远程医疗、新冠检测和接种等新服务,来满足特殊时期人们的需求。但是新冠带来的影响更多反应在健康险的理赔上:保险科技平台Digit Insurance的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健康险索赔激增3.5倍以上,其中与新冠相关的索赔激增178%,而新冠疫情导致的延迟护理、疾病的后期诊断是索赔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世还指出,由于通货膨胀率上升、医疗保健消费增加、经济的持续不确定性、公共卫生系统质量下降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全球医疗保健成本将达到近15年来的最高水平,预计2023年将上涨10%,这给健康险公司带来了更多的成本挑战。同时,虽然人均医疗费用增长回到了疫情之前的水平,但是新冠疫情的余波将继续对健康险的理赔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健康险公司在控制医疗成本和理赔成本的同时,应该着重强化相关产品和服务,比如远程医疗、虚拟护理、健康管理。以远程医疗为例,在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消除了地理、生理、时间等长期障碍,这让患者和保险公司意识到在疫情这种特殊期间内,远程护理是更有效和更经济的选择,从而在源头上降低公司的成本。

麦肯锡预测:健康险公司的市场参与和产品供应将超过历史峰值

麦肯锡是世界级领先的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通过对美国2014年至2022年的医疗健康保险市场的相关数据进行长久跟踪和分析,并在2022年底发布了《个人健康保险市场洞察报告》。报告指出在2023年健康险公司的市场参与数和产品供应数将超过历史峰值,同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可以在自己的国家和地区获得更多的保险选择和健康保险计划。

根据麦肯锡的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有55家新的健康险公司进入市场,比2021年增长了21%,但也有12家健康险公司退出市场。同时也是自2015年以来新增健康险公司最多的一年,此前2015年新增了65家健康险公司。

来源:麦肯锡的数据报告

在健康险产品数量方面,在2018至2022期间,产品供应量增加了近两倍,其中新进入健康险市场的数量为58160、退出健康险市场的数量为8863,而大约一半的增长都发生在2021年至2022年之间,这也突显出健康险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以及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

来源:麦肯锡的数据报告

而健康险公司和相关产品数量的快速增长,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健康保险计划的选择,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的市场参与度,让健康险公司更加注重消费者的根本需求。

根据麦肯锡的数据调查分析,在2021年有44%的消费者可以接触到五家或更多的健康险公司,而这个比例到2022年上升到了61%,目前大约只有2%的消费者只能接触到一家保险公司,87%的消费者至少有三家保险公司可供选择。同时再加上2022年保费基本稳定或下降,以及政府的健康计划法案增加的补贴,健康保险计划也变的更加实惠。

来源:麦肯锡的数据报告

最后麦肯锡指出健康险市场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保险公司的参与、定价和计划类型每年都在处于动态的发展,目前来看2023年健康险公司的市场参数量与和产品供应数量将超过历史峰值,那么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健康险公司更应该做好产品和服务,增大客户粘性,并留住长期高质量客户。

BCG预测:头部健康险公司将加速并购步伐、心理健康成主要并购对象

波士顿咨询(BCG)主要专注于为金融服务、医疗保健等相关行业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策略咨询。此次BCG的报告核心内容主要指出2023年头部健康险公司将加速并购的步伐,家庭健康、心理健康、居家护理等领域的公司将成为主要的并购对象。

我们知道,在健康险行业中投资并购是扩大业务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健康险是一项需要规模的业务,所以不会有很多小公司长期停留在市场上,当小公司积累了一定的业务和技术,头部的健康险公司可以通过收购合并小公司来改善自身产品和医疗服务的不足。

在过去几年中健康险行业就发生了多笔大交易的投资并购事件,比如2021年1月Centene以22亿美元收购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商Magellan Health、2021年5月Humana以57亿美元收购家庭护理公司Kindred、2022年3月联合健康以54亿美元收购家庭健康公司LHC、2022年8月哈门那并购居家护理平台Medicaid、2022年9月CVS亿80亿美元收购家庭医疗报价公司Signify Health。同时头部健康险公司的并购动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健康险市场发展的趋势。

我们以心理健康领域为例,为什么会是头部健康险公司投资并购的主要方向?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疫情的爆发加剧了大众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抑郁症、焦躁症等心理疾病开始逐渐显现,这使得大众对于心理健康的相关服务需求大幅增加,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心理健康领域成为了健康险发展的重要方向。第二.但现阶段心理健康的保险产品和相关服务仍然处于比较空缺的状态,比如在2021年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欧洲保险公司索赔成本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如此欧洲仍然有三分之二的保险公司是不提供任何心理和精神咨询服务的。第三.商业保险接入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比如最近美国已经上市的心理健康平台LifeStance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超两亿美元的营收有91%来自于商业保险,LifeStance的成功证明了商业保险是可以接入心理健康服务的。

来源:LifeStance

最后随着联合健康、安泰、Humana等头部健康险公司加速在心理健康、家庭健康、居家护理等领域的布局动作,这些赛道可能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值得业内关注。

福布斯预测:人工智能将在健康险领域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福布斯是美国的一本商业杂志,以金融、工业、投资和营销等主题的原创文章著称,在业内极具权威性和关注度。在2022年12月,福布斯发表了一篇关于2023年健康保险趋势的文章,文章中提出一个重要观点,人工智能将在健康险领域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受疫情和医疗成本等多方面的推动,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已经深深嵌入到医疗保健生态系统中,在虚拟助手、医疗诊断、机器人手术、临床试验、可穿戴设备等各个医疗领域的实用性不断增强。这是因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精准地检查患者的健康状况,进一步帮助护理供应商快速检测病情,并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有助于填补医疗差距、扩大可及性、消除地理障碍、帮助病人和客户实现更个性化的治疗。

而根据福布斯发布的文章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医疗保健市场规模估计为151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187.95亿美元。

来源:福布斯的数据报告

因此健康险公司也在积极主动的转变业务模式,在核心业务的运用场景中采用更多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保险公司管理或分析医疗记录,识别欺诈风险并对保险索赔进行分类,在加快销售过程同时提高客户满意度,并显著降低风险,预计2023年人工智能将提高健康险公司工作流程中运营效率的10%至15%。

以可穿戴设备为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渐成熟,临床医生也将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些设备工具来远程监控患者,比如跟踪心率和血氧水平等生命体征的智能手表、可以减轻帕金森病患者颤抖的智能手套等等,这也意味着制约健康险产品创新的数据障碍开始被打破。BCG的数据调查显示,有40%左右的美国保险公司都在尝试使用穿戴医疗设备和移动互联工具来提供医疗监控和治疗服务,同时根据设备收集来的信息调整保险费。当然现阶段数据安全成为了制约穿戴医疗设备纳入健康险的主要难题之一,如何保护客户的数据安全、数据所属权是属于客户还是属于保险公司、数据如何安全共享、数据是否造假,这些都是未来急需解决的。

人工智能正在通过改进公司运营和与客户互动方式的算法来影响健康险行业,同时面对健康险行业的失速下行,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技术,加大健康险创新产品的开发,在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同同时,助力健康险的快速发展。

最后,2023年是经济复苏的一年,也是健康险行业迎来新发展机遇的一年,在疫情和数字化进程的推动下,健康险行业不断有巨头入局,同时也受到了大量资本的青睐,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希望健康险公司顺应趋势、积极应对,为行业的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