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文/JM老师
消金界观察到,疫情叠加监管影响,助贷业务格局悄然变化:头部平台规模缩减,中小平台规模上涨,潜在风险增长,存量博弈时代加速到来。
头部平台:一是在强监管下做个“好孩子”,压降对客利率——将24%作为红线,目标利率18%以内;二是疫情和经济下行导致优质客群消费信贷需求下降,头部平台主动收缩规模,合规经营控风险。
监管持续高压下,头部平台未能在特殊时期维持较高的借贷利率,又不得不防控风险,只能更加审慎经营,控制规模。这从侧面说明前期的监管整改成果显著。
中小平台:一是监管压力小,对客利率维持高位;二是经济形势不好,下沉市场的客户信贷需求反而有所上升,中小平台的放贷动力更高。
特殊时期需要中小平台提供差异化服务,这是他们的生存之道,也是价值所在。不过从长远来看,中小平台还是要往24%以内靠拢,预计后期面临的监管压力会增大。
01 头部平台规模放缓
宏观层面看,1-4月消费和信贷需求疲弱。
4月份,社融新增0.9万亿,创2017 年以来新低,环比降幅3.7万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万亿,同比下降11.1%;消费贷款同比下降1044亿。
2022年4月住户部门信贷的同期对比(亿元)
行业层面,整体规模缩减有加快迹象。
我们统计了最新消金市场的主要平台机构的数据,市场规模和趋势总结如下:
(1)头部平台放款和余额,连续环比下降,某千亿平台尤为明显(见下图)。
(2)2022年开始头部放款额普遍有所收缩,中小平台增长迅速。
(3)普遍调低今年的放款目标,部分平台已在艰难维持余额,不缩量已成难点。
消费金融市场主要金融科技平台机构:
第一梯队:蚂蚁集团约2.5万亿,陆金所 0.66万亿(2022年初),微众0.44万亿,京东科技约几千亿,度小满约几千亿。
第二梯队:美团金服约千亿+、360数科1400亿,乐信850亿,信也科技500亿。
第三梯队:字节、滴滴、小米、苏宁、国美、携程、新浪、还呗、省呗、小赢、维信、嘉银等。
360数科、乐信、信也科技的三家头部平台的余额规模2021年的增幅分别是54.2%、11.9%、90.1%。不过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增速放缓,并开始收缩。
分析来看,头部平台规模放缓的原因包括:
一是定价24%限制,导致低定价资产的业务开展较难且盈利。2021年7月底,“监管部门指导持牌金融机构,对客定价不超过 IRR24%”;2022年开始各金融机构普遍收紧了24%以上定价的放款。
二是风险上升,催收回款率自2021年下半年下降以来未见恢复。头部平台M1的回款率普遍在85%-87%,没有明显好转。《个人信息保护法》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很多催收动作被限制。
三是2022年各地疫情多点散发,催收回款压力增大,vintage和不良率等风险指标震荡上升。
02 蚂蚁“跌倒”的增量红利渐无
蚂蚁集团原计划在2020年11月科创板上市,但被监管机构紧急叫停。蚂蚁集团被监管后,释放了大量信贷需求;各家助贷机构在2021年普遍抢占并填补了蚂蚁等头部玩家退出的市场,从各家机构的放款和余额规模增速明显可以看出。
但2021年Q4开始显示,整个市场的新增信贷需求(注册用户数、季度新增首贷户)已经开始趋于稳定,高速增长的时代暂告一段落。360数科、乐信、信也科技的三家头部助贷平台的21Q4首贷户(单位:万)季度新增趋近100万,平台注册用户数增速也进一步趋缓。
2022年风险上升、规模收缩、定价下降,ROA和盈利空间继续下降已成大趋势。头部受压,中小平台机会和挑战并存。预计监管的不确定性将会减弱。5万亿+消金助贷市场的增量红利减少,存量竞争加剧。
近期某些大型金融科技平台在寻求绿色金融方面的合作,一方面是敏锐感知到了金融机构引领经济转型的最新动作,另一方面,也是在原有业务之外探索新方向,以新业务化解当下正在增加的风险。
近年来,金融科技与银行等机构保持合作,在乡村振兴、助力消费、扶助小微方面已体现出社会价值,成为智慧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数字化能力与协同联动,金融科技平台同样可以扮演关键角色。
总体而言,金融科技平台中,金融的性质会减弱,而科技服务角色将得到加强。市场上大中型机构会做更多探索,而小微机构会逐步衰退。“增量红利减少,存量博弈”的时代加速到来。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