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案例名称:

新一代移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手机银行4.0

案例简介:

新一代移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整合个人手机银行、企业手机银行、E路有我和大众生活服务的各项应用场景,为零售客户和对公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和生活服务。

平台现推出智慧人社、智慧医疗、智慧校园、智慧食堂、智慧家园、智能厅堂等服务,支持转账汇款、贷款理财、网络支付、生活缴费、农产销售、网络直播、交通出行、景点门票、积分商城等应用。目前,平台现已成为江苏辖内农村商业银行推进业务转型发展的核心生产力。

创新技术/模式应用

1.引入分布式微服务技术

新一代移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将单体应用拆分成多个小型服务独立运行,降低系统耦合度。目前平台的客户端与服务端对接处于新老并存阶段,老服务端采用集群模式,新服务端采用微服务模式。新服务端于2021年9月上线,搭建了用户中心微服务,后期将继续扩展搭建转账中心、理财中心、信用卡中心、贷款中心,生活服务中心5个微服务,实现全面微服务升级。

2.实现应用前后端分离

新一代移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前端采用高速的Nginx中间件做为容器,支持上万级别的请求。使用Redis中间件来进行热点数据缓存,降低数据库访问压力,提升了应用的吞吐量。运用离线包功能,让用户的一次请求可多次复用,节省系统流量。

3.对接运维大数据平台

日志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ELK技术,可有效缩短排查问题的时间,提升问题解决效率。平台的重要组成模块都对接了行内运维大数据平台,实现了交易日志的实时采集、日志搜索,并实现了基于大数据的基线监控、关键字监控、耗时监控、数据库监控、异常交易监控等,并实现了多套基于大数据系统的运行展示大屏和展板。

4.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运用

新一代移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紧贴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向,运用多种新技术提升用户体验。一是运用数字证书技术,结合动账交易,免密登录等场景,加强设备和交易认证,提高安全系数。二是运用OCR技术,通过扫描替代人工录入,方便客户操作,提升使用体验。三是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客户身份认证场景,线上贷款、大额转账等功能,无需前往柜面,安全快捷。四是运用智能语音识别技术,使用语音助手、语音导航、智能转账、智慧缴费等功能,语音替代文字录入,方便客户操作。

5.对接区块链技术运用

新一代移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运用区块链等新技术,实现了通过农信银渠道对接人行数字人民币钱包充值的功能,目前在苏州进行试点运用。通过新技术的运用,可以支持大流量并发访问、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同时系统扩展性也得到极大提升,满足快速更迭的业务新需求。

项目效果评估

1.三版相融合,服务更贴心

新一代移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现已推出标准版、关爱版、企业版三个版本,普通客户、老年客户和企业客户等不同客群可自主进行版本切换,享受个性化的便捷金融和生活服务。

2.功能全覆盖,场景更丰富

新一代移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以为客户提供多品类、全场景、一站式综合服务为理念,全面支持账户管理、网络支付、贷款融资、投资理财、生活缴费、民生政务、健康医疗、校园生活、直播带货、交通出行、休闲娱乐等增值服务。

3.客群上规模,交易更活跃

2022年3月末,新一代移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注册用户总量累计达到3192万户,较年初增长103万户。月度活跃客户数量约811万户,客户整体活跃率超过25%。

4.业务线上办,抗疫更助力

在疫情期间,部分地区实施封控管理,个别农商银行的线下厅堂暂停服务。新一代移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业务线上办理、服务线上预约的渠道优势,很好地满足了客户足不出户、线上办理各项业务的实际需求,为城乡地区的抗疫工作做出了金融业应有的贡献。

项目牵头人

严军   电子银行部高级经理

项目团队成员

史宏亦、吴玲玲、王巽、刘远、刘亚东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