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文/李岩岩 王言
2022年2月21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规划》为保险业更好地服务于老龄事业和养老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提供了行动纲领,为保险业参与银发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规划》中,首次提到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并对社会资本、商业机构进军养老服务市场表示欢迎。其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动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政策尽快落地;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加快研究开发多样化适老产品;支持保险资金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投资力度,支持开发和运营相关责任险。
一、发展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动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政策尽快落地
《规划》提出,要发展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 “三支柱”运行至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总体来看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主要表现为三支柱发展不平衡,第一支柱财政承压过重,可持续性不足,第二支柱覆盖面小,第三支柱存在发展空间。据光大证券养老金第三支柱专题研究显示,2020年,我国第一支柱占比高达70%,第二支柱占比将近30%,而第三支柱占比仅不到0.1%。
第一支柱方面,基本养老保险出现收支缺口,增长空间有限,可持续性面临挑战。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出现5427亿收支缺口,该收支缺口可能会继续出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2015年的8.6亿人增长到2020年的10亿人,覆盖面进一步扩展,参保人数增长率近五年来都保持在3%左右。2020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4591亿元,第一支柱累计规模82666亿元。
图一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2015-2020)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发展有所增长,据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累计结存达22497亿元,比2015年的9526亿元出现较大增长;但总体规模不足,所占份额有限,2020年职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营规模1.29万亿元,第二支柱累计规模35371亿元,合计占比仅为30%;覆盖面较窄,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10.5万户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覆盖到2718万职工。
第三支柱个人税优型养老保险2018年5月推出以来规模有限,截至2021年底累计保费4.3亿元,占比仅不到0.1%;但第三支柱发展空间巨大,银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扩大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的通知》进一步支持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自2022年3月1日起,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参与试点的主体也进一步扩展。
综合海外养老险发展经验及中国养老金现状,建议大力发展第二、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一是提高第二支柱覆盖率,降低第一支柱企业缴费率,为企业建立年金制度提供空间,降低企业年金准入门槛,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年金制度,扩大覆盖面;同时,扩大职业年金的实施范围。二是加快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建设,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和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的合力为第三支柱发展提供条件。
《规划》提出,推动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政策尽快落地。2018年养老目标基金起步,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16日,64只产品已发行并宣布成立,发行总规模205.27亿元,认购户数104.07万户。从投向来看,60%以下的资金可以投向股票基金;从投资方案来看,主要是以权益型的投资,辅以固定收益型的投资;从资金链条来看,主要投向符合国家长期政策鼓励的方向,符合具有增长性、成长性一些产业方面的投资。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可以更好地匹配老百姓的养老需求,来实现资产长期稳定的增长。
二、 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规划》提出“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保险行业与康养行业具有天然的相关性。当前,保险行业以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为支点,向上衔接医疗机构与药房,向下连接健康管理机构,打通医疗健康产业链上下游,建立健康诊疗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管理和服务流程。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从单一的医疗支付功能向更为主动的健康风险管理功能转变,有助于保险公司打造以保险产品为核心的康养闭环服务,带动保险主业发展,并且在资产端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探寻新路径。
险企布局养老产业成效显著,泰康健投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保险机构在全国34个城市布局养老产业,累计将超过13万张床位,国内布局养老的人身险公司比例达47%。目前国内的险企均采用保险结合养老社区模式, 未来将继续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包括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社区居家+机构的养老模式、以科技为驱动力的智慧养老新体系。同时,持续探索养老产业链和生态圈,包括如适老化改造、医疗照护、健康管理、养老用品、康复等细分领域。
《规划》的出台,对保险行业深入参与康养行业提供了行动指南,保险公司应继续布局健康产业。一是以养老、健康需求为主,做好服务内容与质量管理者,保险业可从健康医疗和养老服务入手,加强与医院医院及养老机构的股权投资与战略合作;同时,利用精算技术及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完善的个人养老与健康保障方案。二是立足保险主业,完善养老金融布局,加强与养老服务业的产业协同。三是服务国家共同富裕战略,探索以社区嵌入型居家养老模式为代表的更具普惠性质的养老服务模式。
三、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加快研究开发多样化适老产品
《规划》明确,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加快研究开发多样化护理需求的产品,研究建立寿险赔付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机制。首先,保险机构开发多样化护理需求的产品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其次,保险公司与相关医疗、护理机构进行合作,可以进一步降低护理的成本;再次,商业护理险可以和社保中的长护险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织牢老年护理需求保障网。研究建立寿险赔付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机制,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人身险行业改革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该方案可操作性强,可有效满足市场需求,为参保人提供了更充分更灵活的保障,失能风险发生时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失能护理费用开支大的缺口,从而调动消费者购买意愿。
《规划》提出,支持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业务发展。这可以提供以房养老的养老路径,更好保障老年人的权益。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始于2014年7月,试点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武汉,2018年8月向全国推开。据周延礼透露,截至2020年底,共有127户家庭187位老人参保,保险公司已累计发放养老金1489万元。该险种试点已达七年,但规模仍有限,市场参与度低,这和传统住房观念、顶层设计不完善等有关。建议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加强宣传,以减少参与主体的担忧,从供需两方面盘活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市场;完善房产抵押过程中的产权归属、保险金支付保证等政策支持,加强保险公司风险预测与分散机制建设,进一步降低管理费率。
《规划》提出,积极推进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发展该险种可以有效发挥商业保险在减轻政府压力、补偿出险老年人家庭经济损失、服务社会民生保障等方面的作用。目前,各地老年意外伤害保险保障项目形成了“政府出资、社会捐赠、个人购买”三位一体的参保格局,以财政小投入撬动社会大市场,放大各级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既带动社会消费,也有利于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为各级党委、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供了重要抓手。
四、 支持保险资金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投资力度,支持开发和运营相关责任险
《规划》指出,支持保险资金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投资力度,支持保险机构开发相关责任险及机构运营相关保险。据《中国保险企业布局养老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9月保险资金投向养老及养老产业上下游行业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高达2347.82亿元。截至2021年6月,已有13家保险机构投资近60个养老社区项目,提供床位数超800万张。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1亿人,距离每千名老人50-70张养老床位的目标还存在155万-537万张的缺口,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业将大有作为。
目前我国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业主要是参与养老社区建设,包括险企投资自建和与第三方合作两种方式。险企投资养老服务业共有三种模式:重资产模式、轻重并举模式和轻资产模式。其中,重资产模式是指依托集团的资产优势投入资金自建养老社区项目;轻资产模式是指全部与第三方合作的模式,通过第三方现成的养老床位数来实现资源互换。“轻重并举”模式兼具成本低、布局速度快、盈利周期短、产权关系明确等优势,是促进保险与养老有机结合的理想商业模式,“轻重并举,先重后轻”的发展路径或将成为未来险企布局养老产业的首选。
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消费能力提升,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养老产业支持力度大等情况都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保险公司要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做好整体投资规划,建立完善的养老产业体系,同时适时推出相关的责任险,做好布局养老业的风险管理,促进保险投资的健康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太平人寿.太平人寿多维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白皮书(2021). 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太平人寿, 2021.
2. 王言.我国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逻辑及主要模式[J].保险理论与实践,2021(12)
3. 许永现.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与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问题研究[J].中国保险,2021,(12):23-26.
4. 51社保:长期护理险来了,为什么要设立长期护理险,对老人有何意义
5. 新京报:试点六年、参保不足200人,保险版“以房养老”为何进展缓慢?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