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3月14日,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远离过度借贷营销陷阱,防范过度信贷风险。

风险提示的领域在几个方面,一是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信用卡分期等业务;二是诱导消费者超前消费;三是诱导消费者把消费贷款用于非消费领域,四是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权。

信用支付和信用卡分期,是风险提示的重点领域之一,银保监会举例——比如以“优惠”等说辞包装小额信贷、信用卡分期服务;或是价格公示不透明,不明示贷款或分期服务年化利率等;还有的在支付过程中故意诱导消费者选择信贷支付方式……

对过度负债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历史上,过度的信用卡负债曾引爆过社会性风险。

01

1970年,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出版,一时石破天惊,洞穿消费真相。他痛心疾首般感叹,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主人公的传奇已经让位给消费主人公。

这话在当时台湾却并不成立,四年后,台湾“中国信托”发出了岛内第一张信用卡,16年间乏人问津。大抵因为那时台湾经济腾飞,生产人还是主角。直到1991年,台湾开放设立新银行。这之后的16年间,情况却瞬间来了一个180度大扭转。

1990,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了。台湾股市也崩溃了,股市由一季度的11294点开始跳水,跳到第四季度的3759点。这时,郭台铭的鸿海精密在深圳设立富士康工厂已经三年,台湾的第二产业转移也已轰轰烈烈了几年,它们大多转移去了大陆和东南亚各国。

重拳一记又一记,拳拳打在银行业胸口。台湾银行业实在不怎么好过,不光股市泡沫,产业转移,这年开始,房地产业开始阴跌。到1998年金融危机后,银行业的业绩,只剩一个“惨”字能形容。一系列事件造成了一个主要问题:

钱贷不出去了。

于是,他们将眼光扫向了消费信贷。1999年,万泰银行率先推出了具有借款功能的“George & Mary现金卡”,成为爆款,一时效仿无数。

图:George & Mary现金卡的电视广告

这时,从1991年台湾当局开放新银行设立而新出现的40家银行,等在了大肆扩张的起跑线上。

之后的电视广告里,银行鼓吹信用卡或现金卡是“救命仙丹”,一部台湾纪录片《卡来啦》鞭挞说,如果说信用卡是救命仙丹,那第一个受益者,一定是创造它的“炼丹者”银行。头一年还亏损30亿台币的万泰银行,瞬间起死回生,当年创下盈利50亿台币的记录。

02

2000年开始,闻到血腥味的台湾银行业先后出动,台新金控、大众银行、中华银行等跟进现金卡、信用卡业务,噱头一个比一个响亮,“五分钟发卡”“只要会呼吸就能办卡”,企图在信用卡20%的循环利率中找寻生机。

资本吹过的牛,大多能实现。下至十几岁的学生,上至75老妪,银行都敢给办卡。那时,银行最偏爱的还是女性和青年,台新银行瞄准了女性消费群体,定制发行女性信用卡,五年里做成了台湾第二大发卡行。这点和它们的日本老师“武富士”小贷公司很像,后者认为“女人信用比男人好”。

凡事广告则立。无广告则废。银行的们的信用卡、现金卡广告纷纷惊爆眼球,比如台新银行推出的“YouBe预备金卡”,广告语是“有YouBe就有自由!”2003年,大众银行抛出广告语——“借钱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引发众怒,一时难息,官方借此开始介入信用卡广告监管,台湾新闻当局禁播了MUCH信用卡广告。

后来统计数据显示,台湾信用卡与现金卡由2000年的1830万张,增长到2005年底的1.3亿多张,信用卡流动卡数和循环信用余额年均增速超过20%。2005年台湾居民每5元的消费中就有1元是用信用卡支付的。

图:2000年-2016年台湾信用卡增长数据;

数据来源:台湾金管会;图表来源:观研天下

疯狂到这种地步,也不是没有人点醒台湾银行业。2003年,同样起步于1998年金融危机后的韩国信用卡行业危机爆发。这时,它的信用卡发卡量从 1999 年末的 0.39 亿张增加到 2002 年末的 1.05 亿张。2002年末信用余额超过1000亿韩元,300万人违约,占当时经济活动人口的18%。2003年危机爆发时,韩国信用卡行业一下子将1999-2002 年的净利润总和全亏了进去。

本该引而自鉴的台湾银行业,放贷正在兴头上,也顾不了那么多。整个台湾经济社会,正常需求被无节制地刺激,银行诱导消费、引导负债,鼓励提前消费、透支信用。这一代年轻人,如果读过鲍德里亚,就会明白,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消费“诱奸”

03

2005年下半年,堆积成山的风险找到了敞口,信用卡和现金卡“双卡”危机开始爆发。这时的青年,左手信用卡消费,右手现金卡取现。台湾约1100万经济人口(有收入或有收入能力者)中,约900多万人拥有至少一张信用卡或现金卡。

还不起钱的人,就“拆东墙补西墙”,办多张信用卡或现金卡,左手倒右手。媒体们给这些债务人起了一个“亲切”的名字:

“卡奴”。

2006年,台湾约有70万卡奴,意味着每100名经济人口中约有6个人是“卡奴”,有的债务余额是自身月收入的20倍以上。据麦肯锡2005年的一份调研报告,双卡债务人平均年龄为平均年龄为35岁,双卡资金用途高达70%用于奢侈消费,30%才是用在民生消费的。

警方的非正式数据统计,2006年台湾每月有40位卡奴自杀,上吊、跳楼、跳楼,烧炭,台湾媒体曾至少报道过5起携子自杀或烧炭累及全家死亡的惨剧,到这年底,台湾约4000名卡奴自杀。

造成这些悲剧的背后,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的银行大多采用了委外催收,这些讨债公司的催收手段大概就五招,第一,寄送信函;第二,电话轰炸;第三,上门“拜访”施压;第四,大门喷漆;第五,臭鸡蛋砸门。压力逼得卡奴走上绝路。

图:台湾媒体报道的“卡债危机”

后来人们检点监管的失职时发现,信用卡、现金卡群魔狂舞的年代里,发卡机构的授信行为并未得到监管当局的有效监管,银行和银行之间过度竞争、同质化竞争引发的不当营销也没有得到有效监管。

从2005 年至 2007 年三年间,台湾的银行倒闭或被并购了10家,商业银行数目从 49家下降至 39 家。从1991年到2006年的16年,台湾全民负债增长了1.3倍,负债达GDP的一半。

好日子过习惯了,就再也过不惯苦日子了。卡债危机后,年轻人负债消费的习惯已经改不了了,信用卡市场仍在成长。进入所谓消费社会。

2014年,那家在1999年率先发行现金卡的万泰银行,因为在卡债危机中损失惨重,先是引入外资入股,这一年终于被并入中华开发金控。

他们终究死在了自己制造的断头台上。

参考资料:

  • 台湾纪录片《卡来啦》
  • 《“稳定”的零售信贷也会崩盘?台湾卡债危机曾这样走过… 》智信网 包煜楠 2018.12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