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融慧金科董事长兼CEO王劲表示,“2022年将是金融科技发展的新元年”。
王劲曾是百度金融CRO,曾在有着“风控黄埔军校”之称的美国运通工作17年,负责为全球各国各类产品相关的1000余个模型提供政策制度和独立监控。从丰富的国内外金融风控经验出发,王劲认为,行业的新趋势是在行业监管的法律法规下必然的演进,也是监管意图在一个行业持续发展的必然体现。

文/融慧金科董事长兼CEO王劲

金融科技行业在过去的5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融慧金科的创始人,我见证了这段快速发展的历史。幸运的是,在融慧人的努力和众多合作方的支持下,我们从零,发展到服务上百家持牌金融机构。

为了帮助行业的参与者,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顺应监管的要求,发展业务、开发产品、服务客户、管理风险,我把一些我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思考和看法,分享给大家。

(注:本文所讨论的金融科技特指消费金融、零售信贷和小微信贷领域的金融科技)

2022年将是金融科技发展的新元年。

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2022年将是“新监管”实质落地的开启之年,将是“新趋势”更充分体现的奠基之年,将是“新模式”在金融科技生态相关方落地的起步之年。

这些新监管、新趋势、新模式是国内金融科技行业发展近十年未有过的,是我们大多数金融科技从业者未经历过的,谁能“号”准新元年的“脉搏”,踊跃拥抱监管、主动把控趋势、积极创新模式,谁将在这充满机遇的新元年建立起有方向、有底气、有信心的竞争优势。

2022发展的大背景

2020年、2021年监管密集出台了针对征信业务、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的法律法规,其中大部分关键法律法规在2022年或2023年初过渡期结束,即实质生效,这就需要金融科技各参与方必须在2022年实质落地监管法律法规要求。

资料来源:融慧金科整理

征信业务:合规化、集中化、市场化

征信新规促使金融行业数据的输出改道,更合规。伴随着百行征信、朴道征信、钱塘征信及可能更多征信公司的获批,市场化的征信服务会变得更集中、更高效。当然,征信公司之间的市场竞争也必然会形成。

金融机构:自营业务、自主风控

针对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的系列法律法规,对金融机构明确提出要合理划分互联网贷款界限,要求金融机构要全面建立自主风控和自营业务能力,要求商业银行属地化经营,并明确出资比例、集中度指标、限额指标三道红线等。

还有针对的对以往由地方金融监管审批的网络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等金融机构的全国展业、杠杆率等给出了更审慎的要求。关于产品定价,据了解,2021下半年很多金融机构收到了属地金融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要求贷款利率不得超过24%,过渡期1年。

平台机构:合作模式突破创新

针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从“约谈”逐步过渡到了实质的推出管理办法。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对13家互联网平台进行约谈,直接对其引流、助贷、联合贷等业务进行一定程度限制,要求平台机构不得将个人主动提交的信息、平台内产生的信息或从外部获取的信息以申请信息、身份信息、基础信息、个人画像评分信息等名义直接向金融机构提供。同时,关于“断直连”的具体方式也是行业持续讨论的热点,据了解,大概率也将在2022年落地。

临近年底颁布的《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非持牌机构的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不能以“分润”模式导流,并在金融业务营销推广及销售环节对互联网平台进行限制和规范。

在新的监管要求下,平台机构对于与金融机构、征信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合作模式的突破创新,以及满足现有或未来即将落地的法律法规的诉求更为强烈。同时,平台机构如何更有效地保障自身收益也是与各方合作模式突破创新的关键点。

2022行业新趋势

行业的新趋势是在行业监管的法律法规下必然的演进,也是监管意图在一个行业持续发展的必然体现。

各尽其职的合规经营,互通互补的多元生态

监管的加强不是为了限制行业发展,而是为了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新的监管形势下,会形成“金融回归金融、技术回归技术、征信回归征信、流量回归流量”的各尽其职的合规经营局面,这种合规经营是全产业链、是全业务维度的。

但这种各尽其职的合规经营又不是完全独立割裂的,而是各主体互通互补形成多元生态,生态中的持牌金融机构、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征信公司、流量平台等都会深刻的参与其中,为健康的金融科技新局面各自贡献力量。

良性竞争促动创新突破,资源整合加速能力分化

在前文提到的金融科技新局面下,各角色方是互通互补的。但在各自领域,由于参与方众多且角色一致,这就会形成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在当前的监管形势下会是健康的、良性的。金融业务的竞争会在持牌金融机构中展开,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等一众持牌金融机构,在信贷业务上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为持牌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服务、征信服务、流量合作的各类型机构也在新的监管形势下、市场机制下,形成激烈的竞争关系。

想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就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为合作伙伴带来更高效、更物超所值的服务。

金融业务最终的服务是要通过持牌金融机构服务到具体的客户,哪些持牌金融机构能够坚定业务发展,坚定科技投入,充分借力市场上成熟的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征信公司、流量平台的优势,有效整合资源,哪些持牌金融机构就能在金融科技的新局面下赢得更大的市场,争抢到”马太效应“的优势,加速拉大与其他持牌金融机构的差距。

普惠金融“增量提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

监管统筹推进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强金融科技应用与管理,都是为了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推动普惠金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普惠金融的核心在于“增量提质”:

在“增量”方面,监管意在引导持牌金融机构打造普惠金融的能力,以更低的成本服务更多的客户,尤其是优质客户,这与前文提到的金融科技互通互补的新局面是一脉相承的。

在“提质”方面,监管意在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实现金融资源更加精准供给,更加重视金融服务科技创新,高质量的服务优质用户,这里的高质量更多的要体现在服务效率高和服务定价低层面。

2022,给主要参与方的发展建议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

从助贷模式转向自营业务、自主风控的转变,解决获客、数据、系统、风控、运营等必要问题,除了必须“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人才培育、体系建设,更需要以开放的心态与平台公司、征信公司、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在合规基础上推动自身决策体系由“数据要素的空白填补”“价值驱动的能力增强”转变。

在决策体系方面,金融机构应该从“基于风险或业务量”“客户价值导向”转型升级,并随着信贷资产组合的扩大,加强对实时的资产质量监控与风险预警。

对于征信机构而言

继人行征信后,百行征信、朴道征信、钱塘征信等新兴市场化征信机构陆续出现,征信市场也将迎来百花齐放的局面。

这些市场化征信机构通过加强与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的深度合作,能不断完善并提升数据挖掘、产品打造能力,充分发挥征信牌照价值、整合调配市场资源,在稳扎稳打传统信贷数据、信用卡数据等个人征信业务的同时,推动设备类数据、电商数据、运营商数据等创新个人征信业务的发展,快速形成产品和服务特色,最终建立品牌优势,这对于提升征信专业化服务能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互联网平台而言

以往的“强风控”模式需持续迭代调整,进行突破创新,匹配到合适的资金方变得更难。平台需更进一步明确信贷业务开展中的角色划分,专注做“导流”、支持让“风控”回归金融机构,且在“导流”过程中提升平台流量资产的客户价值分层,资产资金高效匹配,助力行业“风险定价、风险定额”的风险防范原则得以广泛实现

在此背景下,平台在不断完善自身产品及技术能力的同时,也面临着提升与合适资金方的匹配效率、完善自身资产质量及产品能力的多重挑战。第三方金融科技机构充分利用在数据、技术和金融实践上的优势,可以为平台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服务,大家强强联合更好地帮助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对于第三方金融科技机构而言

坚持技术创新是王道。只有保持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技术的热忱,保持对业务的敬畏,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人才引进,才能不断巩固和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除了保持技术创新外,金融科技机构也需要不断拓宽生态边界,加强与征信机构、持牌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等各类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不断推动数据业务合规化发展,提升信贷业务运营效率、降低机构运营成本

金融科技公司应该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助力监管建立一个发达金融体系所要求的风控和技术标准,为金融科技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