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速推进养老保障体系改革,推动养老金市场化、多元化运作,以应对老龄化高峰来临的挑战。但由于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起步晚,现尚不完善,养老资金来源单一,且养老保险基金主要依靠财政补贴,因而使得各省市区发展不平衡,国家财政压力较大,养老问题十分严峻。
同时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结构性失衡,存在“两大一难”问题。“两大”是一支柱独大。2019年末,我国养老保险三支柱的比例是73:21:6,而美国三支柱比例是10:58:32。同时公共财政压力大,1998年至2019年中央财政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超过4万亿元。“一难”是难以遏制养老金替代率下滑之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从2000年的71%下降到2020年的50%左右,远低于世界银行提出的退休后生活质量不发生显著下降需要养老金替代率不低于70%的水平,也低于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55%的水平。美国养老金替代率为103%,除了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最主要的是养老金良好的投资回报。
那么如何解决好养老保障这个民生重大问题。一是需要尽快完善我国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支柱”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补齐第三支柱个人商业补充养老短板尤为迫切。通过增加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供给,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符合不同收入阶层、不同年龄人群个性化要求的养老保险产品。同时商业养老保险公司针对不同收入阶层和不同年龄人群设置投入额、年限、回报率不同的养老保险产品,适应不同人群购买力要求,甚至与居民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的需求联系起来,使养老保险产品与养老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把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与提供更周到、更人性化的养老服务联系起来。
二是做好顶层设计。首先是完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体现国家用税延“让利”,通过多种选择,鼓励更多人自愿参与。同时扩大金融养老产品在全国多个地区的试点范围,稳妥推进改革。其次对经营此业务,且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提出严格的资质要求,包括机构实力、合规守法、公司治理、业务能力、信息技术、资金运用管理水平等。同时产品需要满足参保人对养老资金安全性、收益性和长期性的管理要求,对不同年龄段、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收益要求的人群提供多种产品,其中包括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和基金、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最后是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多样性需求,这就需要养老金融产品更多、品种易懂、程序简单、计算容易、方便购买。
三是控制养老金投资风险。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资金运用要遵循安全、审慎、长期、稳健的原则,对投资人和投资管理人有严格的准入条件。其中安全和效益是这项制度顺利执行的关键,在投资范围和比例、投资能力、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严格按照监管规定执行,确保资金保值增值,做大做强第三支柱。其次财政、税务、人社、银保监各监管部门也应各司其职,加强对税优、税收、个人信息核准、经营机构资质要求、产品和销售、资金运用和财务管理等每个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新制度的顺利实施,保护投保人的切身利益,惠及广大参保者。
伴随人口老龄化趋势,高效率养老保障体系成为降低社会养老负担、提高居民退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如何助力提高养老保障的覆盖程度、提升社会养老服务的供给水平,是我国养老金投资管理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其中养老保障资金制度建设,对于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社会的稳定性意义重大,同时有助于推动老龄康养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李恒澳门大学公共行政博士研究生、慈铭保险经纪总裁、博士;胡伟星系澳门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特聘教授;陈建新系澳门社会保障学会理事长)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