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数据的重要意义已被社会各界充分认可,聚合多维海量数据、充分挖掘和利用其内在价值,成为各个产业机构的战略重点。同时,以欧盟GDPR和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等为代表的数据治理法律法规,又对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提出了一系列严格的要求,各个机构对向外分享己方所拥有的数据也顾虑重重。为克服数据不易流通共享的障碍,打破数据价值释放的壁垒,隐私计算(privacy-preserving computation)成为关键的技术解决之道,有助于实现多方数据“可用不可见”。
隐私计算融合了人工智能、密码学、区块链以及计算芯片等一系列软硬件技术,在近年来在金融、医疗、政务等多个场景应用落地,取得了良好效果。从业机构也因此受到了资本的不断热捧,成为近期的一个热门投资赛道。不过,市场上的现有研究偏重于技术比较和从业机构介绍,缺少对行业发展的整体解析。为此,本报告将全面分析隐私计算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在介绍政策、技术流派和应用场景案例基础上,重点研究产业市场空间和格局、商业模式及战略打法,展望行业的未来走向。
本报告的主要发现和观点如下:
(一)隐私计算受到大数据融合应用和隐私保护的双重需求驱动,也是目前国内外政策法规的必然要求.。国内市场规模将快速发展,三年后技术服务营收有望触达100-200亿人民币的空间,甚至将撬动千亿级的数据平台运营收入空间。
(二)要达到这个规模,突破商业化的规模瓶颈,需克服四个难点:1)技术和解决方案还不够完全成熟;2)技术的安全性有待提高,缺乏可靠的技术标准认定;3)市场需求尚未充分展现,缺乏明确的拉动性政策和标杆性示范项目;4)较难搭建产业推广的多方协同合作模式。
(三)国内的隐私计算玩家各有差异,有来自于大型互联网公司,也有独立创业公司,还有来自于垂直行业的机构。各家的资源生态、技术路线和行业布局均有不同,由此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打法。互联网大厂体系玩家的主要优势是丰富的数据生态和应用组件;产业背景公司的主要优势是垂直行业的专注积淀和应用能力;创业公司的主要优势是中立性和贴近客户的服务能力。决定的关键是能否为客户带来足够的、特有的数据源,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能力。
(四)在商业模式上,通过搭建平台和运营来实现分润是更被看好的营收方式。由于行业之间的壁垒差异较大,隐私计算的应用平台很可能局限在一个个具体的垂直行业之内,但技术平台有望跨行业打通。不同类别的玩家在平台构建上有各自差异化的优势。此外,隐私计算在未来有望形成服务订阅的收入模式,部署在云端——尽管目前以私有化部署为主。
(五)隐私计算市场未来可能形成若干家主流技术框架“寡头竞争”的局面,其中开源框架有突出的竞争力。另外,因为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是互补的技术体系,具备区块链能力也将有助于隐私计算技术服务商脱颖而出。
报告最后提出三条政策建议:
1)健全完善数据流通和分享的政策监管体系,奠定隐私计算产业的合法性框架。
2)逐步建立隐私计算技术和应用标准和产品认证体系,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3)通过一系列高标准示范应用项目,为市场形成示范。
关注公众号金融科技微洞察(weinsights)并回复关键词:隐私计算,下载《深潜数据蓝海——2021隐私计算行业研究报告》全文PDF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