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文/恒生电子企业金融事业部 李原英
(本文为“2020金融文字节——银行数字化创新主题征文大赛”投稿文章。)
数字化、物联网化的冲击,新经济、新金融、新技术的不断融合深入,以及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生态经济的崛起,使得整个商业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推动了新一轮金融服务的创新发展,为推进商业银行向数字化和智慧化迈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机遇。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商业银行不得不从过去的被动服务转型到主动嵌入企业生产经营,大力发展轻资产、低风险、高黏性的业务,实现向轻资产经营模式的成功转型。从当前各家相对领先的银行布局和发展来看,以下四点的提升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聚焦。
极致体验:以提升客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服务
在发展交易银行的过程中,转变产品经理思维、深入了解客户并服务好客户都是最基本的要素,其中,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目标又是交易银行的核心所在。因此,相比传统粗放式产品开发和多头营销,交易银行特别注重分析客户的金融需求从而制定差异化方案,而且还会采取“扩充服务渠道”、“提高客户管理精度”、“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等措施提高客户体验的满意度。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交易银行业务,实现客户需求并解决客户痛点的过程中,也可以为银行自身优化产品或创新产品提供思路。
一方面,技术支撑客户需求的分析与转化。过去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了解程度一般局限于基本资料、财务报表等按照规定需要了解的内容。现在的交易银行往往是在满足客户既有需求的基础上,发掘客户自身尚未意识到的需求,主动解决客户痛点,帮助客户降低采购成本、便利营销、低成本融资、协调内部资金调剂、盘活闲置资产等等。目前交易银行围绕客户需求,包括从响应、分析、挖掘到科技实现的各个环节,开始深度融合科技、部门与业务,以科技敏捷带动业务敏捷。
另一方面,以改善用户体验为目标推动服务创新。在“互联网+”的潮流下,提升客户体验是其在创新金融服务中永恒不变的话题。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提升客户体验方面,大部分交易银行表示将拓展线上服务,扩充客户服务渠道以及深度挖掘客户需求,提供特色解决方案等提升用户体验;此外,加强客户细分,精准筛选目标客户、实行目标客户差别化管理,提升管理精度、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流程金融服务、进行系统升级,提升客户服务响应速度等也成为商业银行提升交易银行用户体验的重点措施。
数字金融:深挖大数据应用,创建智能化的金融服务
新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基础资源之一,数据资源是无限的。“数据资产”是企业的关键性生产资料,将重构未来企业的生产方式。企业整个经营全流程中可以形成各类行为数据、交易数据、资金数据、物流数据等,通过对这些高频化、碎片化、个性化的企业经营大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分析和运用,对商业银行而言,可以产生一笔巨大的财富。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一直以来数据是其一大优势,而且事实性和精准性是一般互联网企业难以比拟的。
而交易银行的业务正具备这样的优势,它贯穿于企业交易的整个经营流程,能够捕获到企业整个生命周期的数据信息,如果商业银行可以借助新兴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对这部分数据做进一步的分析和利用,必定可以加速挖掘金融业务的商业附加值,并将此接入客户流程,推动银行数字化金融服务创新。因此,商业银行将重点关注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希望通过从企业海量的交易大数据中去挖掘客户偏好与行为路径,绘制客户画像,为精准获客、精准营销、智能投顾、智能交易、智能风控等智能化金融服务提供证据,加快商业银行交易银行向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转型。
科技赋能:技术升级助推转型智慧银行战略
近年来得益于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变革发展,金融科技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为包括银行业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注入新的活力。俯瞰银行业,来自技术、产业、同业、客户、跨界竞争等多方力量正在共同推动银行突破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向智慧银行转型,其中金融科技作为智慧银行战略发展过程中最具有能动作用的要素,逐渐成为引领需求、业务创新、市场开拓的重要手段和引擎。
首先,金融科技是银行转型创新路上的利刃。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基础平台建设,快速向移动智能互联转型,实现科技对银行业务更快的支持、更强的推动、更好的引领,已经成为大多数商业银行的科技发展战略。金融科技可以助力银行提升核心业务能力、业务效率、用户体验,降低风险与成本,是商业银行实现转型的必备要素。
商业银行正在积极深化与金融科技企业的合作,推进金融科技在客户服务、业务拓展、风险控制等领域的应用。在涉及交易银行相关业务方面,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在各领域的总投入,正在组建/计划组建/无组建计划的不同类型的银行在各领域的投入比例都不尽相同,差异较大,但是从上图可以看出,精准营销、客户关系管理、智能交易、风险监控等都是占比较高的。
针对金融科技切入点最多的5个场景,从银行性质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国有银行、全国股份制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也有差异较大的布局考虑。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则非常重视数据的积累,会将金融科技用于搭建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基础平台(占比75.00%),且积累的数据非常受其他银行的认可,一家股份制银行在接受采访时提出其已经与某国有行签订大数据合作协议,明确表示该国有行的数据可靠性较高,这与该国有行内部的数据源多来自于公安部、税务或法院有一定程度的关联。
金融科技在交易银行业务上的应用,包括客户画像、精准营销、优化运营,风险控制、特征识别,欺诈分析、征信、预测等重点领域,都离不开大数据分析的有效支撑。交易银行可以实时掌握企业供应链的经营情况和交易行为,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海量的交易及结算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形成高价值的数据财富。可以说充分利用数据价值已经成为交易银行发展过程中必备要素之一。
其次,金融科技是交易银行发展的新动能。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基础平台建设,快速向移动智能互联转型,实现科技对银行业务更快的支持、更强的推动、更好的引领,已经成为大多数商业银行的科技发展战略。金融科技可以助力银行提升核心业务能力、业务效率、用户体验,降低风险与成本,是商业银行实现转型的必备要素。
一些商业银行已经在金融科技应用上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取得初步成果。但是,仍有不少商业银行在开展金融科技探索时面临人才缺乏、技术落后、成本高昂等诸多困难,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在运用金融科技的道路上障碍重重,颇具挑战。但正因如此,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上升空间足够大,这也说明了只要努力克服了此类难关,交易银行业务定能化困难为潜力和动力,实现长足发展。
平台建设:帮助银行构筑连接企业的窗口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平台思维为商业银行的“轻资产化”转型新提供了思路。交易银行需要打破银行内在的产品边界,实现银行内部的产品融合,真正做到一站式、针对性、综合化,这与以平台思维整合资源、全流程服务的特征正好吻合。为了提供优质的交易银行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搭建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科技战略的重要一环,通过创设搭建平台打造银行自身的经营特色,形成差异化并提高交易银行服务水平。
对银行的企业客户而言,平台模式对企业经营、财务管理、金融服务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财务管理、财资管理和金融服务都是数据交互的中枢,也是企业经营的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智能+网络协同+平台赋能”的叠加效应。借助财务开放平台、开放银行平台和智能财资平台,提高财资经营效能,构建面向未来的财务体系,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决策,将复杂的分析嵌入到日常的管理和交易场景中,使日益复杂的工作变得更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高财资经营效能,从而构建面向未来的财务体系。
除此之外,平台经济时代,无论是消费、产业,还是日常生活服务,都急剧生成关键的平台节点和机会,这些促使商业银行在创新对公金融服务的同时,特别关注与交易平台型公司、核心企业、物流公司等的发展与合作机会。
在问及围绕企业交易活动创新金融服务过程中,在选择与哪些企业合作时,大部分交易银行选择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金融创新服务(占比73.33%),此外,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大型平台企业、中小型平台企业也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合作对象。
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合作机构之间的数据流动和系统的互联互通将进一步深入,金融服务将和企业供应链管理深度融合,供应链金融服务将实现全流程线上化和场景化的差异性服务。届时,银行不再仅是提供金融服务,而是把这些分散的场景有序串起,提供一个无缝连接的金融支持,在各种场景中智能化挖掘客户个性化需求并迅速匹配相应产品,最终凭借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无处不在的银行服务入口,嵌入到企业的资金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环节中。
随着金融改革的持续推进,中国银行业已正式进入全面转型期。通过大力发展交易银行业务,商业银行逐渐摆脱传统信贷粗放式增长、利差收窄的困境,将金融产品和服务渗透到企业的日常交易行为中,更是响应了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号召。商业银行发展交易银行业务,是在其传统的运营模式上加以拓展和补充,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提升客户黏度,获得稳定收益,降低业务风险。
此外,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平台经济迅速崛起并逐渐社会化,银行的对公金融服务要聚焦行业化、垂直化和场景化,从单一化、产品化供给向多元化场景化供给转型,以“贸易融资+网络融资+现金管理”为主的交易银行服务向以“账户支付+场景金融+金融科技”为主的交易金融服务转型。这是商业银行在新一轮经济转型发展中推进实施交易银行战略的重中之重,国内银行业实现对公业务的成功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任重道远,还需各家银行的积极践行和推动,由浅及深、循序渐进,最终打造基于交易全场景的金融服务新生态。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