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本文由公众号“苏宁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
小店经济站上风口!
日前,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明确提出要通过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培育一批试点城市,推动社区、批发市场、商圈、特色街等小店集聚区转型升级,至2025年,形成人气旺、“烟火气”浓的小店集聚区1000个,达到“百城千区亿店”目标。未来五年的小店经济蓝图,已然浮现。
文件一出,立即引来市场各方人士的关注和热议。不过,在对小店经济满怀期待的同时,至少还有四个疑问需要得到解答。
一问趋势:风潮从何而来?
作为国内“最小颗粒度”的零售单位,小店经济其实一直都在你我身边,特别是那些扎根在社区多年的小卖部或者夫妻档,早已成为我们生活记忆中的一部分。只不过,和大型购物中心与连锁超市等现代零售终端相比,小店的存在感及其带给广大消费者的冲击感似乎并不强烈。很多人最多只是把小店当作即时消费的补充而已。
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看似不起眼的小店经济却蕴含着巨大能量,其价值也越来越被世人所看见。而这次商务部等七部门下发文件,并非是国家首次倡导发展小店经济。
早在2019年12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小店经济”的概念就已被正式提出。会议表示,要坚持地方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消费者选择,以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发展“小店经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形成一批人气旺、特色强、有文化底蕴的步行街。今年6月,总理在考察山东烟台的一处老旧小区时再次肯定了小店经济的意义。而今《通知》的出台,再度彰显出国家对于小店经济的认可和支持。
作为《通知》附件发布的《全国小店经济发展指南》中,明确了“小店”的内涵:小型店铺,通常指面向居民消费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家庭服务、洗染服务、美容美发、维修、摄影扩印、配送服务等行业的个体工商户,雇员10人以下或年营业额100万元以下的微型企业,及年营业额1500万元以下的网店。从涉及领域上看,几乎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再考虑到小店遍布城乡各个街道,用“毛细血管”来形容小店经济是再恰当不过。
由于小店经济从业门槛相对较低,对经营者的学历及知识技能没有过高的要求,因而可以成为很多人谋生的方式,这也凸显出小店经济在吸纳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注册小店8000多万户,带动就业约2亿人。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小店经济的主体是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经营规模较小、资金少实力弱,再加上小店的生意多为小本经营,并且每个月都有房租等刚性支出,一旦外部风险来袭,小店受到的冲击往往也是最大的,很可能一个月不营业,流动资金链条就会断裂,经营者将不得不面临失业的窘境,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疫情之后,民生为要”。关于民生,往小里说关乎到一个家庭的吃穿用住,往大里说则事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既是个体的生存问题,又是全局的发展问题。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这当中,必然包括小店经济。
所以说,此刻《通知》的出台可谓正当其时——点亮小店经济发展,带旺城乡“烟火气”,意义重大且深远。
二问内涵:小店经济积极影响几何?
支持小店经济的意义,绝不仅限于吸纳就业与改善民生。从经济学角度看,至少还有如下四方面积极作用。
首先,小店经济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成分,发展韧性十足。
众所周知,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也是国民经济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以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的小店经济又是民营经济中的典型,其较低的从业门槛与相对灵活的经营形式,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不少活力。而很多经济学家判断经济景气程度,常会以多少路边小店歇业作为重要参照。
不仅如此,小店经济还表现出十足的发展韧性。根据支付宝和网商银行联合发布的《中国小店经济温度图谱》,2019年我国小店年营业额平均增长35%以上,大幅度高于GDP增速;83%的小店月营业额增长超过1000元。
另外,疫情影响之后,小店经济的强大韧性同样得以体现。参考美团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小店韧性报告》,小店经济正借助数字化转型的力量快速复苏,5月首周美团平台上小店订单量比2月首周增长28倍;从类型看,KTV小店商户4月营业额比2月增长41.7倍,洗浴桑拿小店增长29.1倍,休闲运动小店增长25.5倍,付费自习室增长8.5倍。
其次,小店经济具有较强的便民服务属性,有助于刺激消费。
虽然不像购物中心、大型商超那般“高大上”,但店铺基数庞大的小店却宛如毛细血管一般,扎根于各个城市乡村的街头巷尾,从城乡商业综合体周边、交通枢纽旁到居民社区、旅游景点,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是距离广大民众最近的零售终端,其经营领域更是覆盖了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居民日常消费需求。
此外,随着我国小店服务功能的日益完善,“一店多能”态势愈发明显,很多零售类的小店已不局限于开展日用品零售业务,还开通了非处方药销售、洗衣、维修等多项便民服务,在进一步便民的同时,又能激发居民消费意愿,进而带动国内消费市场发展,并间接促进各行各业的复工复产。
再次,小店经济是一种低门槛的创业形式。
与摆地摊相似,开小店本质上也算是创业的一类,绝非那些讲着深奥的商业模式、拿着高大上的BP、到处去参加项目路演找投资人才配得上“创业”二字。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创业,开小店的门槛更低,从业要求更宽松,经营者在完成自就业的同时,还为城市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与“大众创业”的精髓不谋而合。
最后,小店经济能展现出当地文化特色。
如果说现代化的零售基础设施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国际范儿”和高端商业品质,那么小店经济则承载了一个地方的基因与历史文化底蕴,体现的是人情味儿和居民共同记忆的传承。
例如成都的茶馆,从上百年历史的老茶馆到随处可见的公园露天“坝坝茶”,再到复合艺术、养生、音乐多种业态的新兴茶馆……可以说茶馆与成都人闲适豁达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既是市民大众消费最具生活味儿的生动写照,又传承着市井、乐观及闲暇的地道成都味儿,这些同样会给外地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正因上述种种,支持小店经济更显必要,而在后疫情时代的国民经济复苏之路上,小店经济也有望在促进就业、扩大消费、提升经济活力、服务改善民生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三问亮点:此次政策有哪些新意?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国家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并不是要求单纯地“拷贝”过去的形态,而是赋予了小店经济不少新的发展理念,以此来契合消费升级大潮。
比如《通知》里的几段话:
鼓励电商平台的小店在线集聚,利用平台技术、流量、场景和资源优势,创新云逛街、云购物、云展览、云直播、云体验、云办公,拓展批发、零售、餐饮、民宿、美发等领域数字化营销活动,打造“小而美”网红品牌,提升“人气”口碑。
支持电商平台为小店提供批发、广告营销、移动支付、数据分析、软件系统等数字化服务,鼓励采取降低门槛、发展增值服务等方式减免佣金和基本服务费,减轻小店信息成本和经营负担。支持物流企业为小店开展统仓、共配、冷链、托盘和周转箱循环共用等供应链服务,降低物流成本。支持商贸企业拓展分销业务,为小店提供集采、批发、配送、技术等赋能服务,实时同步小店管理数据,鼓励减免连锁加盟费用,以价换量换市场。
在此不妨做个简单解读。
自疫情爆发以来,以生鲜电商、视频直播、在线教育、在线医疗为代表的线上消费场景全面兴起,进而迫使各行各业致力于线上业务的拓展;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和用人单位都在积极地利用信息化手段,组织和协调复工复产。
种种现象的背后,是整个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提速,而在此过程中,千千万万家小店不应该掉队。于是,《通知》明确了小店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即借助各种数字化的零售技术来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并且提升广大居民的消费体验。
可是,受制于有限的资金和匮乏的技术与人才,小店经济仅靠自己的力量势必难以搭上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针对这一问题,《通知》给出了解决方案,即“以市场化手段推动‘以大带小’、‘以小促大’、大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合作共赢、共建生态”,这对于小店和大企业来说堪称双赢:大企业可以在资金、技术、商品、管理等方面给予帮扶,优化小店经济的产业生态;而小店在居民日常生活的深度渗透,又能在流量和场景上反哺大企业。
“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的局面,已经在地摊经济上有所体现。例如,前一阵子阿里1688平台发布“地摊经济”帮扶计划,通过源头好货、数据智能、金融扶持、客户保障四大维度的赋能,为数千万“摊主”提供全方位的进货和经营支持;苏宁推出“夜逛合伙人”地摊夜市扶持计划,提供可追溯优品货源,并为夜市摊主提供近距离免费冷链仓储服务。这些举措都收获了不错的效果。
事实上,可能有不少人已经发现了身边的小店正在发生变化,比如楼下的水果店能送货上门了,小餐馆开始接外卖单子了,理发店开直播了,就连撸串都能用消费券抵一部分现金了……
可以预期的是,在消费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提速的背景下,小店经济将告别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转而进入到精细化运营的2.0时代,并将在线上线下融合、货品质量、销售服务、金融支持、数据管理等方面得到质的提升,前景可期。
四问痛点:发展困境,如何破局?
即便如此,仍有许多痛点在制约着小店经济的发展。
从经营的角度看,因为规模偏小、信用状况不佳、抗风险能力较弱等先天性缺陷的存在,所有小微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小店经济统统绕不开,包括市场准入门槛过高、融资难融资贵、营商环境欠佳等等;从城市治理的角度看,由于太过灵活分散,小店经济容易给城市管理增加困难,以至于很多人依旧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小店经济,有的地方甚至简单粗暴地采用“一刀切”方式,给小店的注册和经营施加了诸多限制。
针对这些痛点,要如何破局?在我看来,除了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外,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具体应包括三个“升级”:
其一,思想观念升级。
不能因为小店经营规模小、从业门槛低,就认为它是低端经济或是落后经济的代名词。需知,低门槛不等于低端,更不应该被“低看”。我们既要认识到小店经济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又要明白小店经济的繁荣是一个城市具有温情与活力的体现。对小店经济不能区别甚至歧视性对待,要秉持开放搞活的思路,着力给小店经济的成长创造更加友好的市场环境,包括降低准入门槛、加大各方面扶持力度等。健康发展的小店经济,同样可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其二,金融服务升级。
应秉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从多个维度给予小店经济更多的金融支持。一来,传统金融机构要着力进行金融创新,可以考虑设立小店经济专门金融服务部门,缩短小店融资链条,为小店打造“量身订制”的融资产品,降低其融资成本,并加强金融机构对小店提供融资的正向激励;二来,要不断完善小店的征信和担保体系建设,发展第三方征信、信用评级等机构,降低金融机构获取小店信用信息成本;三来,要加快小店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包括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设立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小微企业发展母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共同支持小店发展,等等——这些思路,或许也可以给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提供灵感。
其三,城市管理升级。
应创新城市管理机制,通过更加人性化的科学管理,在不影响公共交通和居民生活的情况下,有序开展小店经营,使得小店经济带来的社会、经济效应在抵消城市生活受影响的成本后尽量最大化。有关部门则要对小店经济的经营者、参与者、消费者、管理者等利益相关方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及时改进服务水平。
小店虽“小”,却内藏乾坤,不容小觑。更何况,国际范儿与烟火气本就不是势不两立的,任何一座现代化城市不是只能有钢筋水泥和高楼大厦。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所有市场主体,不管大小,都应该拥有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权利,个人的小期盼亦是可以与城市的大情怀和谐交融。
诚如总理所言,小店经济和“高大上”一样,也是中国的生机。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