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为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促进互联网贷款业务平稳健康发展,银保监会制定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7月17日起施行。《办法》的出台的三个背景必须要认清:
1、过往几年,各类(类)金融机构都或多或少采取了助贷、联合贷款的方式去超杠杆做金融业务,摸爬滚打之下以BATJ为代表的一线巨头,乐信、360金融为代表的二线头部拥有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了势能,良性循环,很多商业银行和借款人因此获利。
良币没有被劣币驱逐,顽强的生存、发光。
2、2017年“小额现金贷”一刀切式的粗暴严监管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2019年针对714高炮等非法放贷机构及它们的系统、获客、催收、大数据供应商全方位、无死角的打击,监管的思路正在转变,这个转变过程带来的是市场环境的优化,以金融为名义的掠夺性的行为已经成为历史。
监管在进化,进化的监管驱逐了劣币。
(背景可能还有第三个:疫情之下的杠杆需要适度增加,但是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认清了这两个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办法》的意义。
互联网是金融行业近20年遭遇的最大变数,我国互联网金融依靠创新领先世界,但在过去很多年都没有摆脱创新与监管相互博弈的宿命,马云在做支付宝的时候甚至是冒着进监狱的风险。
2017年~2019年,助贷和联合贷款大有被“严监管”、一刀切的态势,马云此前承担的风险,成为了多数金融科技公司共同的风险。
毕竟对于这些喜欢创新的离经叛道者,特别是那些游离在监管体系之外的,采取一刀切是阻隔风险最好的方式,只不过切掉的有“离经叛道”也有创新。
幸运的是,《办法》给创新留了空间,选择了让市场活跃起来,监管和互联网贷款的参与者一起慢工出细活。
阳光总在风雨后。
《办法》中提及的合作机构,是指在互联网贷款业务中,与商业银行在营销获客、共同出资发放贷款、支付结算、风险分担、信息科技、逾期清收等方面开展合作的各类机构,包括但不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电子商务公司、非银行支付机构、信息科技公司等非金融机构。
简单来说,只要是对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有帮助的企业,都可以进来一起玩。这也意味着过去政策风险最大的助贷机构、业务从监管不明朗的“灰色”变为受到监管认可的“白色”。这个色调的转变,更多的体现了监管的进化。
“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趋势,抛弃一刀切的简单监管思路,原则导向为主,并预留监管政策空间。”银保监会就《办法》答记者问时的这句话让人感到了温度。创新与监管从相互博弈走到了相互包容的新阶段“坚持鼓励创新与加强监管相结合。
包容的前提是价值。正如同第三方支付业务从灰色转为白色是在证明了自身价值之后,唯有证明了自身价值,监管才会选择包容。
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的两类参与者证明了“合作机构”的价值:第一类如花呗、借呗这类以各种方式不断尝试超杠杆经营的金融机构;第二类没有资质的头部助贷机构。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它们的存在加快了贷款互联网化速度,降低了互联网贷款的风险;对于用户而言,则大大增加了贷款的可得性。
相互包容的监管策略,注定了《办法》发行后最大的两个受益方是商业银行和助贷机构。
可以预见,从一线巨头花呗、借呗、微粒贷到二线头部360金融、乐信等一大批在助贷深耕多年的企业将迎来利好。
乐信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办法》的相关规定与乐信此前的判断一致,与乐信的核心能力匹配,乐信也抓住了合规发展的要求。在利好政策下,乐信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及稳健经营策略,通过大力发展契合新规及监管要求的模式和业务,将有效推动消费金融触达更多人群,拉动消费复苏。平台自身也会赢得越来越多合作伙伴和用户信任,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不过,《办法》也留了一些悬念,比如保险公司和有担保资质的机构可以向借款人收取息费,但是这收取的息费是否要统一算入借款成本,受24、36%两条线制约,还是作为借贷之外单独的保险业务。
最后写一点本文主题之外的预测:《办法》发行后,网贷一词将越来越多被用于商业银行的互联网贷款业务,“网贷就是高利贷”这种论调和事实将逐渐成为非主流;同时商业银行在贷后催收更受约束,更难暴力,但会更有效,阳光化催收、法律催收将成为主流。
以上两点意味着“老赖”的道德阵地将被攻陷,“逾期有风险,‘老赖’请谨慎”。
高利贷是以金融的名义掠夺借款人的财富,“老赖”是以受害的名义掠夺金融机构、存款人和优质借款人的财富,一样的可恨。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