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昨日,「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正式官宣,这个已经发展了十多年、高达数万亿规模的业态终得正名。
与此前最后一版征求意见稿相比,最终发布的「办法」没有太大的变化。对于互联网贷款的含义、边界,以及「助贷」的规则都做了清晰的界定和说明。
既给与了互联网贷款,包括助贷模式以足够的发展空间,又保留了随时干预和调整规则的可能。努力在创新包容和审慎监管之间找平衡,监管也是用心良苦。
互联网贷款的出现大大降低了申请贷款的门槛,简化了流程,在推动普惠金融的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互联网贷款的发展史,是商业生态从线下到线上迁移的过程,也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是一部金融科技的上位史。
不仅如此,在「助贷」模式的助力下,互联网贷款的产业链得以大大延展,资金、数据、流量、技术等分工协作成为主流,进入到了一个「大工业时代」。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它加大了共债的风险、和监管的难度,在催生个人信贷繁荣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
这种复杂的局面也让「办法」的出台更为不易。
但无论如何,监管最终还是尊重了市场的选择,顺应了潮水的方向。
1、万亿市场
这部互联网贷款的「基本法」所面对是一个已经相当成熟的市场。
根据「办法」的界定,互联网贷款包括互联网消费贷款和互联网个人经营性贷款两大类。并强调,从申请、审批,到放款、贷后的全流程都要在线上完成,一旦涉及线下环节便被排除在外,包括一些供应链融资、抵质押贷款等。
按照这个定义,互联网贷款的格局和轮廓已经比较清晰。
一边是包括商业银行、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在内的金融业机构,另一边是蚂蚁金服、360金融、京东数科等在内的科技业巨头。而这个产业链的周围,还围绕着包括外呼、催收、数据、AI公司等服务商。
其中,很多金融业机构都推出了自己的纯线上贷款产品,比如,工行的「融e借」建行的「快e贷」等;另外一部分则是通过「助贷」的模式与拥有流量、数据、技术的科技巨头分工协作。
还有近几年,以网商银行、微众银行、招联消费金融等为代表的金融业机构,它们从设立之初便完全基于线上布局,没有线下网点,所有的业务都属于互联网贷款的范畴。
以此来看,互联网贷款的市场规模也因为外延的不断扩展而变得难以精确统计。
根据光大证券去年的一份报告,剔除房贷、车贷、信用卡的中国个人消费金融市场已有5万亿规模。而消费金融的线上化程度已经非常高,这里面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是所谓的互联网贷款。
另一个维度的数据也可以做个参考。
财新在去年10月的一篇报道中,援引权威人士提供的数据,目前国内联合贷款市场规模约2万亿,涉及数百家金融机构。但这部分业务头部效应明显,蚂蚁金服、微众银行、平安普惠三家便占到了近90%的市场份额。
不得不说,「办法」出台的时机也选的巧妙。
一方面,「疫情」之后,无接触贷款的发展正当其时。另一方面,过去几年互联网金融的行业整治和规范也让互联网贷款市场经历了一轮「大洗牌」。网贷平台彻底淡出舞台,金融科技巨头占据绝对优势,而新锐的流量巨头也是来势汹汹。
前几日,今日头条被爆拿下了一张网络小贷牌照。至此,新互联网三巨头:美团、滴滴、今日头条,都已斩获了网络小贷,甚至银行牌照。作为当下中国最大的几个超级平台,这一次在互联网贷款这个交点聚合,颇具标志性的意义。
随着规则的明确,接下来,互联网贷款市场应该会迎来一轮新的调整。而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和规模的增长,必然也会带来一些新的变化和问题。
监管也很有先见之明地为这种变化预留了空间,留下了2年的过渡期,随时准备调整策略。
所以,且行且珍惜吧。
2、源起2007
按照「办法」的界定,互联网贷款的源起可以追溯到2007年。
2007年6月,阿里巴巴与建行在杭州西湖国宾馆举行了网络联保贷款产品——「e贷通」的首次放贷发布,阿里平台上的4家网商获得了120万的贷款,这是最早的助贷模式之一,也是互联网贷款的雏形。
其中,阿里巴巴平台上积累的商家数据(包括货铺记录、成交记录、产品被浏览记录等)弥补了传统小微信贷业务中企业数据缺失的硬伤,大大提升了风控的效果和效率。而银行一方则得以扩展自己的业务边界,打破了线下展业的局限。
事后来看,互联网贷款在2007年萌芽、发展并非偶然。
在宏观层面,2007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数据达到一个新的高点,当年的GDP增速14.2%,这是自1992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民营经济活跃、消费需求旺盛,这都是包括消费金融、小微金融等小额信贷市场兴起的重要基础。
另一个佐证是,2007年招商银行的信用卡发卡量增长了1034万张,这个数字近乎是前面4年的总和(该记录保持到2016年才被打破)。那一年,以零售业务的见长的招行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经营业绩,全年净利润增长超过120%。
这给当时的银行业带来了不小的震动,因为中国的商业银行长期倚重对公业务和大型企业,对零售业务的投入十分有限。当然,除了市场需求井喷、银行态度转变之外,技术层面的进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
因为小额信贷具有量大、小额、高频的特点,必须数字化、批量化发展才有可能实现规模效应、覆盖成本。更重要的是,无抵押和担保信用贷款之于当时的风控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到2007年时,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线上数据越来越丰富。
这一年的11月,阿里巴巴在港交所挂牌,将当年的互联网上市热推至一个高潮(完美时空、金山软件、巨人网络等当时的一批热门互联网公司都在2007年完成了IPO),同时也为后来几年中国电商行业的大爆发拉开了序幕。
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事件是,中国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也成立于2007年。这家坚持纯线上经营的拍P2P平台,被视为中国P2P行业发展的开端,也是互联网金融大潮涌现的前奏。
总之,这一年来自线下的、线上的,金融机构的、民间金融的若干股势力,不约而同地在互联网贷款这个路口形成合流。
3、网络小贷
作为一个创新的金融业务,互联网贷款上了轨道之后,寻求一个合理的「身份」成为当务之急。
在当时的背景下,小额贷款公司成为了一个最合适的选择。它不仅与互联网贷款在业务性质上颇为契合,其相对低门槛的准入标准和机制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在以机构监管为主的中国金融市场中,小贷公司是为数不多审批权被下放到地方的金融机构。根据2008年的《管理办法》,「设立小贷公司需向省级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正式申请」,即省级金融办拥有最终的批复权。
在此规定下,从小贷公司的审批设立到业务创新,地方金融办有了相当大的话语权。这一方面给互联网贷款创造了「破冰」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为日后网络小贷的乱象埋下的伏笔。
2010年6月,阿里巴巴在浙江成立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拿到了首张电子商务领域小额贷款公司营业执照,服务对象为其平台上的网店商户,这也就是后来所说的网络小贷公司。
在此之前不久,阿里金融刚上线了成立后的第一款产品——淘宝订单贷。这款『纯线上』的信用贷款产品,将线上场景和金融服务无缝对接,实现了全自动的资产评估、贷款发放、还款流程等。
此后的两三年年间,阿里(重庆)小贷、苏宁(重庆)小贷、京东小贷、腾讯的财付通小贷等接连落地,一大批头部互联网公司利用自身的数据和技术优势杀入金融服务领域。
另一个背景是,P2P行业开始高歌猛进,由于P2P等一批互联网金融公司与网络小贷所涉及的业务和客户多有重叠,在缺少专有牌照和监管要求不明的情况下,不少未雨绸缪的互金公司纷纷去申请了网络小贷牌照。
一时间,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需求出现井喷。
从时间上来看,在2013年及以前,全国范围内被准许在互联网上开展业务的小贷公司不超过10家。从2014年开始,网络小贷公司数量开始逐年增加。到2017年陷入监管风暴之前,全国的网络小贷数量超过了150家。
尽管从数量上来看,网络小贷公司不算多。但在那个在线借贷野蛮生长的时期,网络小贷这个牌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规范的作用,当然,也给监管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因为它打破了属地监管的原则。
但说到底,相比互联网贷款的市场规模,网络小贷牌照的「助力」只是冰山一角。毕竟,它还受到杠杆的限制。真正让这个业态站上万亿规模的是「助贷」,它彻底打破了杠杆的束缚。
4、推波「助」澜
事实上,从前面互联网贷款的源起便可以看到,它从诞生之初就与「助贷」这种模式息息相关。
尽管2007年助贷模式已经出现,但在此后的五六年时间里,它却并没有顺势成长起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仅有少数的小贷公司得以与银行开展助贷业务,商业银行+助贷机构的模式停滞了很长时间。
究其根源,还是在于银行对于这类业务始终保持着审慎的态度。再加上接踵而至的全球金融危机和4万亿大投放,银行的重心又回到「铁公基」项目上了。而与此同时,P2P平台大行其道,用另一种方式为互联网贷款市场注入了资金。
到了2015、2016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资金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旺盛,仅仅依靠P2P平台已经无法满足很多互联网贷款产品对资金规模和成本的要求。而另一方面,这类产品利润丰厚,这也让更多金融机构有了动力参与其中。
2015年4月蚂蚁金服上线的花呗和借呗,就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贷款产品。花呗是一款消费分期产品,初期主要应用于淘宝和天猫,借呗则是一款内置于支付宝的个人信用贷款产品。
产品有多火爆呢?
到这一年双十一时,蚂蚁花呗全天共计支付6048万笔,占支付宝整体交易8.5%。到2016年,花呗用户数已经过亿,全年使用花呗支付的笔数超32亿笔,同比增幅344%。要知道,这一年央行公布的移动支付笔数总数才257.1亿笔。
狂热的市场需求之下,助贷模式再度崛起。
除了商业银行,一大批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纷纷入局,为这个市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而当时,线上生态和数据愈发成熟,金融科技和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大势愈发明朗。
不过,相比花呗、白条等互联网贷款产品,真正点燃银行业机构对「助贷」热情的是一款名叫「微粒贷」的产品。
2015年5月,微粒贷在手机QQ正式亮相,低调运行一段时间后,它又登陆了微信。尽管只开放给了极少数用户,微粒贷的增长曲线还是在接入微信后突然变得「陡峭」起来。
到2016年5月上线一周年时,贷款余额突破170亿;到2017年5月产品上线两周年时,贷款余额已经突破760亿。截止2019年末,微粒贷的预授信用户已经过亿,累计发放金额3.7万亿。
而对于这家0网点的互联网银行,支撑这一切的重要一环正是「助贷」这种模式(两家持牌金融机构的合作,又称「联合贷款」)。在此模式下,微众银行与合作银行按一定比例出资,共同分享收益。
这条「鲶鱼」让银行们真正意识到了资金+技术的广阔前景。当然,也让监管从另一个维度开始关注「助贷」,包括互联网贷款的影响、价值,以及风险。
5、新的阶段
早在2016年,原银监会便开始着手调研以微粒贷为代表的联合贷款模式,试图出台一些规范性的条款以防范该模式之下存在的潜在风险。
当时,随着调研的深入,监管部门发现,联合贷款,以及更广义的助贷模式所涉及的机构范围之广、业务规模之大、模式之繁复让制定规范文件的难度越来越大,耗时也越来越久。
与此同时,经过前几年的发展,金融科技在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降低成本、以及拓展边界上的价值得到广泛的验证,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加速了拥抱金融科技的步伐。
2016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尤其是一些城商行、农商行开始通过「助贷」、联合贷款等形式介入到互联网贷款市场。事实上,相比金融科技企业连接资金的需求,一大批正处于发展困境中的中小银行更迫切地需要这样一个突围的契机。
尤其「疫情」之后,「无接触银行」的理念快速发展,一切零售服务服务甚至对公业务都在线上化、数据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触达用户。Banking everywhere不再是一种假设,而是现实的要求和倒逼。
这也是今天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选择了一种包容姿态的根源,它认可了金融科技之于金融业的巨大价值,也为创新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和资本。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