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近期在美国上市的著名中概股:京东和网易,纷纷追随阿里巴巴的脚步,回到香港二次上市。
中概股回归香港背后有两大动力,一是香港上市制度的改革和市场的完善,有助于中概股募集更多的资金;二是瑞幸造假退市造成美国监管对中概股日趋严苛,美国资本市场对中概股持续低估值。
这两大原因在短期内看不到逆转的态势,因此中概股回归香港资本市场也将成为未来不可逆转的趋势。除了京东、网易之外,近期有多只中概股也开始规划在香港二次上市的进程。
对大陆股民而言,中概股回归香港是喜闻乐见的事。
过去二十多年,赴美上市是国内优秀科技公司的必经之路。这造成了一个独特现象:股东和用户之间隔了一整个太平洋。
以百度为例,股东大部分是美国投资人,而用户和市场则高度集中在国内。一方面美国投资人不了解中国市场和用户,难免产生估值偏差;另一方面国内用户享受不了百度股价上涨的红利。自己贡献的成果被外国人收割了,国人对此颇有怨言。
如今中概股成群结队回归,大陆股民奔走相告之余,如何从中分一羹粥呢?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去港股市场申购回归中概股的新股,这是大陆股民最熟悉的A股打新方式。
但是盲目套用A股打新思路,认为港股打新回归的中概股能获利,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打新的市场和标的不同,其中蕴含不可忽视的风险,甚至有可能亏损。
回归中概股打新不一定获利
根据证券时报记者追踪大陆股民在香港打新京东的案例,以京东首日收盘价234港元计算,首日收盘较发行招股价226港元账面上涨3.5%。但这只是理论收益,按照实际收支计算,扣除融资杠杆利息和各种手续费,最终每5万投入亏损118港元。
网易首日上市表现略好于京东,当日上涨了5.7%, 但是一手中签率却更低,只有8%,最终每投入5万也仅有182港元盈利。这还不考虑资金冻结14天的成本。
如果不是以散户身份,而以持有大笔资金入场的大户身份打新,虽然可以摊薄部分固定费用,但是港股打新优先保证每个账户能先中一手新股,所以只申购一手的中签率是最高的。资金量越大当然可能中更多,但中签率是急剧下降的。所以这么算下来,增大资金量并无法大幅提升回报率。
这跟A股打新相比截然不同。A股一般中签后动辄连续几个涨停,股民打新中签就跟中奖一样收获满满。
港股市场的独特性
为什么港股和A股打新有如此之不同?是因为市场不同,还是因为打新标的区别? 或者这只是京东和网易的特殊现象?探讨回归中概股打新表现一般的深层原因,有助于我们预测未来走势,避免无谓的踩坑。
首先, 交易市场的差异决定了A股和港股打新的回报和风险有天壤之别。
众所周知,A股主板是审批制,而港股和美股都是注册制。
在审批制下,证监会不仅要求上市企业注册信息符合规定,而且要求上市企业必须能盈利。因此A股上市公司发行价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得高于盈利的23倍,也就是市盈率最高不超23倍。
这对于符合A股严苛上市条件的优秀公司来说,其市盈率一般都远远超过这个数。所以企业只要上市,股价普遍迅速上涨,给中签者带来高额回报。这也注定了A股中签率极低,大约在0.01%-0.05%左右,相比港股平均50%-70%中签率,相差千倍。
而港股和美股都是注册制,监管机构不确保其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不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做出判断,而是让投资人自己去分析公司未来盈利的可能性,并依此做出投资决定。
交易所不限定新股上市发行价,由上市公司和承销商根据市场供求自行决定。因此上市公司特别是大型上市公司的发行价不会出现大幅偏离市场估值的情况,这导致港股和美股上市公司股价波澜不惊,股民打新积极性不高,因而中签率极高。
在美股独特发行制度下,大多数券商甚至没有对普通散户开放打新的业务。美国是投行与上市公司来决定将新股发给谁,一般是投行的高净值大客户。如果美国普通投资人需要打新,则要找有认购新股份额并提供认购服务的券商开户。
其次,A股有涨停跌停板,港股美股涨停并无限制。A股的涨跌停板,客观上给打新股民上了一道保险。在普遍中签后股票大幅上涨的期望下,万一市场极端行情发生,即使上市公司股价第一天就下跌,也有10%的跌停板能延缓跌势。然而港股美股并没有这种保险机制, 股民打新中签后,直接就暴露在市场大潮中裸泳,风险不可小视,这也客观造成美股港股打新人数不多,一般都以风险承受能力强的机构和高净值投资人为主。
最后,就是费用问题。显然对大陆股民来说,A股打新是最为节省成本。目前沪港通还没开通打新港股服务,在港认购新股需要在港股开设交易账户,也必然要求在香港有第三方银行存管账户。因此资金汇兑和转账,都会产生不可忽略的交易费用和成本,加上融资杠杆的利息,资金冻结的成本,这些让本来回报不高的港股打新业务,对大陆股民的吸引力锐减。
中概股回归前已经被充分估值
除了市场不同的主要原因外,这批中概股回归港股本身的特殊性也是导致打新回报不高的重要原因。
首先,二次上市减少了套利空间。最近回归港股的中概股,都属于二次上市,也就是说,保留中概股在美股,同时在香港市场发行新股。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股票价格是和全世界联动的, 因此二次上市的中概股,其股价不可能大幅脱离美国股市的股价基准。
换句话说,它们之间的差价,只能维持在很小范围内,否则众多投行和对冲基金等国际资本大鳄,都能轻而易举在美港两个市场来回赚差价套利,获取丰厚的无风险回报。
其次,成熟资本市场价格发现程度高。价格发现指的是资产在市场交易中,价格趋向其价值的程度。
这些回归中概股,都是举世瞩目的大型科技股,其交易量、流动性都非常可观,每只股票背后有着一群华尔街分析师团队深入研究,充分挖掘其价值。因此,这类股票在美国市场的价格发现已经比较彻底的。
比如,美股对中概股有低估值倾向,但是当京东和网易宣布回归港股后,双双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美股的价格,已经体现了京东和网易回归港股的利好,很难在香港上市当天,再出现大幅超期的表现。
最后,知名中概股的影响力反而拉低打新回报率。一方面,香港属于开放的国际资本市场,云集全世界知名投行和对冲基金,打新港股如果有超额回报,这些金融机构是不会轻易放过的。其次,京东和网易在大陆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吸引众多大陆股民争先恐后奔向港股参与打新。
根据某证券公司统计,大陆股民近两个月新增入金客户人数同比往期有20%以上增长。打新本来就是僧多粥少的业务,众多机构参与加上蜂拥而入的大陆股民,让回归中概股中签率比一般港股的中签率减少了10倍,尽管上市首日股价上涨,但是整体综合回报率不可避免的偏低。
总之,香港股票市场的特殊性,加上美国中概股自身的特点,导致打新回归中概股黯然失色。
普通大陆股民,应该抛弃A股打新的惯性思维, 避免被某些券商误导,谨慎到香港打新回归中概股。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