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新的事情和新的感受。

最近,家里人迷上了一款游戏《动物森友会》,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款游戏,但我还是需要补充描述一下,给不太了解的人普及一下。

这款游戏本质上是提供了一个完全开放的游戏环境,每个人可以从一个荒岛开始,去建设自己的小岛,好友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前往对方的小岛,从而实现一种社交。

这个游戏高度仿真“时间与空间”,游戏的时间与现实时间的早中晚完全一致,游戏也区分南北半球和对应的真实生物类别。大家每天就是钓鱼、逮虫、种树、建设、布置、买菜卖菜、找人聊天。

原本我对这个游戏嗤之以鼻,直到有一天……

我的孩子开始玩这个游戏,随着游戏的深入,最开始破旧的小帐篷,要升级为小木屋,游戏的环节设置让你仔细考虑是否贷款,在买卖中钱包空间有限,引导你存钱,也有相应的利息机制。以至于我的孩子在游戏中学会了ATM,学会了买卖,学会了生产升级和消费升级,学会了投资大头菜,在价格波动中获得收益。

这个过程突然让我有些恍惚,10后的这一代,竟然是从一款游戏开始认识金融的吗?

当然,游戏中的银行并不是真的银行,存钱取钱并不需要真的充值,但却是实实在在通过电子游戏的互动创造的虚拟价值,因为游戏中的每一个创造物对玩家来说都有不同的精神意义。

甚至在这种精神价值的基础上,这款游戏,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周边产业链,让价值从虚拟走向现实。

这种金融普及教育原本应该是金融机构重点关注的领域,但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这个普及教育的起点和方式恐怕都在伴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化,今天很多银行的金融服务,还在追求高大、严肃的服务调性,却容易忽视一些新生的更有趣味的金融服务质感。

其实金融从客户星级开始,本身就带有“成长体系”的设计意图,但成长体系的玩法源于大众对成长的渴望,这种渴望需要借助丰富的运营手段去激活与提升,本质上是一种游戏化的延伸。

但在实现形式上,却未能将游戏化的体验做到极致。更多的银行只是将营销活动与页面小游戏做了浅层次的结合,并没有发挥游戏在虚拟资产粘性方面,以及虚拟场景代入感方面的优势。

当然我们的有趣与激励不在于盲目的不适配金融消费,而是在于培育金融的知识,以及运用金融工具的能力。在多媒体娱乐互动逐渐走向普及,新的中产层也逐渐被从游戏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所代替,未来的金融服务,是不是应该更有趣呢?

欢迎探讨。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