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疫情得到控制后,有些人却开心不起来。市场恢复正常运行,他们收入还没有正常,微薄的收入并不能按照合同支付在银行的贷款。逾期,成为无奈的选择。有业内人士提供了一组数字:疫情出现前,业内预计2020年的不良规模为3.45万亿;目前,这个数字可能会达到10万亿。这给催收行业的发展带来契机。

加大催收力度

6月9日,根据央行发布数据,截至2020年3月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918.75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增加23.7%;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27%,较上年末增加0.29个百分点。在各地正常复工后,催收也随之提上日程。

说起催收,很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群魁梧的汉子,他们手里拿着棍子,显得凶神恶煞。现实生活中的催收人员,常常坐在电脑前判断哪个客户容易还钱,然后给他们打电话发短信。当然,也不乏使用一些司法催收的方式。

以消费金融公司为例,中银消费金融2020年裁判文书量达3767份,中邮消费金融2273份,兴业消费金融857份(2019年为919份),华融消费金融715份,捷信消费金融601份。开庭公告方面,中银消费金融已超5000个,兴业消费金融1900多个,而中邮消费金融仅今年就超过5000个。

因疫情的原因,导致一部分人收入巨减,生活拮据,在短期内实在无法正常还贷,司法催收会加重他们的负担。例如,借款人小李经过法院判决后,需要向某持牌机构支付逾期本金及利息、罚息、律师费等。如果未能在判决指定的期间还清欠款,则可能需要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乃至法院强制执行。

金融行业或需变革

疫情后的大面积逾期,也让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弊端暴露出来,如风险控制做的不到位,信用审查模型不够完善,为了追求业绩而忽略不良风险。不过“危中有机”,想要抓住发展的机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向入手:

1、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模型,实现全面风险管理,从而筛选出优质的用户。放款放贷要严格甄选借款人,将钱以合适的利率借给有还款能力且意愿强的人。从源头抓紧风控是非常重要的。

2、金融机构完善“债务重组”措施。债务重组需要找到一个欠款人和金融机构的都可以接受的方案,一方面缓解债务人的债务压力,另一方面让金融机构能够逐步收回逾期欠款。金融机构可以尝试在催收部门建立更为完善的债务重组业务流程与方案,通过风险等级、逾期天数、在贷余额等变量量化判断出双方都接受的还款方式,既能使自己释放风险,同时能让债务危机的个人度过难关。

3、合理定价。2017年《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提到,各类机构以利率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禁止发放或撮合违反法律有关利率规定的贷款。金融机构所发放的贷款定价不仅不能够超过法律规定的利率水平,同时也不能超越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对借款人过度加杠杆,或是为了对冲业务风险而进行过高定价,可能会将借款客户推进债务陷阱,也使金融机构面临更沉重的不良资产管理负担。

结语

催收只是风险管理的一环。催收行业的“春天”映射出了金融机构在全流程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一味地依赖催收来压降风险的做法很难站得住脚,风险管理需要前置到产品设计与客群定位环节,扎好贷前、贷中管理的篱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拓新市场,提高核心竞争力。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