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闭口不谈次贷,顾左右而言他,不意味着次级群体不存在,他们的需求不存在。就像,闭口不谈风险,不代表风险不存在,而且不利于管理风险。唯有通过适度监管稳步推进次贷业务的合规发展,才能帮助更多人从次级群体上升为次优、优质群体。

在2013年以来的新金融浪潮中,信贷领域尤为精彩纷呈,又跌宕起伏。

可以列出许多关键词:P2P网贷、互联网小贷、消费金融、现金贷、助贷……

这些新兴的信贷业态,其产业链条从获客、数据、风控、增信、资金、催收到征信、支付、存管,几乎涉及到市场上所有玩家。

当我们试图梳理这一切,很容易陷入困惑:我们所研究的对象,究竟是什么?

普惠金融?长尾人群?其实都有点绕。它们所指向的是一个我们既无比熟悉、又无比忌讳的一个词:次贷。

作为一个还算资深的行业观察者,当我收到刚刚出版的《中国消费金融次贷报告——次贷危机的中国镜鉴》(下称《报告》),看见“次贷”二字,依然心头一颤。

事实上,目前超过一半的中国成年人,都属于次级群体,现阶段他们所能获得的信贷服务,也基本是次贷产品。甚至可以说,次贷市场是个人金融市场的主流。

关于这一点,最近引起热议的“6亿人月入1000元”,可以作为佐证。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社会上整体缺乏对我国次贷市场的正面审视,相关研究少之又少。

这本由麻袋研究院出品的报告,应该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性研究消费金融次贷市场的专业著作。

单凭这一点,就难能可贵。

1

肇始于次贷危机的2008年金融海啸,是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从那之后,次贷成了敏感词,令人闻之色变。在国内,一谈到次贷,就会联想到高风险,是一个几乎与高利贷并列的贬义词。

次贷真有这么可怕吗?其实,这不过是似是而非的刻板印象。

所谓次贷,顾名思义,是贷款机构向信用资质较差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在美国,次贷借款人的FICO信用评分一般在620分以下。

如今世人所忌讳的次贷,特指美国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正是次级房贷市场的崩盘,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相形之下,在我国,较高的首付比例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令住房抵押贷款成为风险表现最佳的贷款产品,也是主要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压舱石”,因此很难在房贷前面加上“次级”二字。

但凡稍稍做过深入了解的人都知道,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更多是过度证券化的产物,而国内信贷领域的整体证券化程度还相当之低,也鲜有复杂的金融创新。

因此,次贷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金融市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除非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否则就一定会存在信用资质较差的次级群体,也必然会存在形形色色的次贷产品。

闭口不谈次贷,顾左右而言他,不意味着次级群体不存在,他们的需求不存在。

就像,闭口不谈风险,不代表风险不存在,而且不利于管理风险。

好在,这本书开了一个头。

2

该书主要探讨狭义次贷,专指向次级群体发放的消费信用贷款。

这里的次级群体,是指有信贷需求且具备一定的还款能力,但在现有的市场贷款利率条件下,较难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直接获得贷款服务的成年人,不包括未成年、在校生等暂无还款来源的群体。

中国的次贷群体规模有多大?麻袋研究院估算的数据是,6亿人。

具体而言,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中国人口抽样调查报告》,18岁以上的成年人共有11.17亿,减去在央行征信系统有过信贷记录的4.8亿人(截至2017年末),并刨除同期教育部公布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3779万人,大概6亿成年人没有信贷记录。

从贷款余额来看的话,次贷市场的规模又有多大呢?

不考虑各类民间高利贷,目前次贷群体主要通过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P2P网贷等渠道获取信贷服务,同时通过助贷模式,商业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正在成为重要的放贷主体;实际年化利率在10%-36%。

因此,通过对信托公司消费信贷规模、消费金融公司信贷规模、小贷公司信贷规模、P2P网贷借贷余额和商业银行消费信贷规模(助贷部分)进行加总之后,本书得出的数字是3.28万亿元。

目前我国居民整体贷款规模在50万亿元左右,因此消费金融次贷(狭义次贷)的占比不到7%。

在广义次贷的口径之下,将居民经营性次贷(3.24万亿元)纳入进来,则中国次贷市场整体规模为6.52万亿元,占居民信贷总量的比例在13%上下。

不过一家股份制银行的资产规模罢了。

3

如此体量的次贷市场,其风险几何?

世人对次贷一词的阴影来自美国,那不如看看美国市场当时的情况。

2006年底,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总余额达到10万亿美元,其中次级贷款占比为21%,也就是超过2万亿美元,是我国广义次贷的2倍。

如前所述,美国次贷市场之所以会引爆金融海啸,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过度证券化。在次贷危机期间,以次级房贷为底层资产的CDS产品,其市值一度被炒到62万亿美元,是同期美国GDP的4-5倍。

不管是规模占比,还是证券化程度,中国次贷市场明显偏低,因而对金融市场及金融机构的影响还比较有限。

尽管如此,《报告》强调,金融风险容易积聚,尤其在经济下行期,除次贷以外的消费信贷、房贷、银行对公信贷业务的不良率也会上升,当诸多不良因子叠加累积到一定规模时,就容易引发经济危机。

毕竟,当前我国居民杠杆率已经接近日本、欧元区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而且目前增长趋势依然较快,没有看到放缓的趋势。

《报告》还提到,近年来次贷市场快速增长,必然诱导大量客户多头借贷,从而导致部分人群被过度授信,有可能引起局部的风险问题。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多头借贷数据表明,借款客户申请平台数量越多,违约率越高。其中,次贷人群只在一个平台获得借款平均逾期率为5.24%,在5个以上平台获得借款逾期率为12.80%,复合增长率达到19.56%。

4

既然次贷人群如此庞大,需求如此迫切,且市场规模也到了数万亿的级别,还要什么理由遮遮掩掩呢?

一个客观存在且仍将继续存在的市场,我们却要假装不存在,或者不愿意去研究、讨论,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更何况,次贷业务本身风险偏高,在这一市场规模规模不断膨胀之后,其对金融系统的稳定与安全,也将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更需要密切观察、深入研究。

当前的这种暧昧不清、扭扭捏捏的态度,不仅不利于次贷市场的发展,还有可能放大这一市场的风险。

《报告》呼吁正视中国次贷市场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的是,中国次贷市场有其特殊性,比如广泛存在的恶意逃废债人员(俗称“老赖”),这在征信环境较为成熟的国外市场并不多见。

麻袋研究院指出,打击恶意逃废债是减少暴力催收、促使平台降低收费的有效手段。未来需要从国家层面建立一套有效的打击机制,诸如开放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系统对接、加大对恶意逃废债者的处罚力度、大力推广互联网仲裁以及互联网法院等。

尤其是征信问题,加紧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仍是当务之急。《报告》建议监管部门鼓励百行征信降低接入门槛,使众多次贷服务机构能够上传和查询个人信贷数据;同时建议加快小贷公司、P2P网贷等机构对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只有这些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征信系统打通,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次贷人群的过度授信问题,使潜在的大规模次贷违约风险防患于未然。”麻袋研究院并称。

5

是时候正视次贷市场的存在了。

唯有通过适度监管稳步推进次贷业务的合规发展,才能帮助更多人从次级群体上升为次优、优质群体。

同时,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合规的次贷市场越是发达,竞争越充分,其整体放贷利率也会呈现下行趋势,同时不合规、不合法的信贷活动也就越难以生存。

不管从次贷群体本身的福祉,还是社会稳定与社会文明的角度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报告》认为,短期内(未来1-2年),得益于助贷模式的合规发展,次贷市场将有序恢复;中期内(未来2-10年),次贷市场将继续膨胀,市场空间最高可以达到8.51万亿;从长期来看(10年之后),次贷市场将呈现萎缩趋势,最终成为一个小众市场。

这即是说,随着中国经济继续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金融体系越来越成熟,次贷市场将在壮大之后最终归于小众。

其背后所隐藏的逻辑是,一个社会发展得越好,次贷市场就会越小。

这是次贷市场的必然宿命,也是其历史使命。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