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近日,上海票据交易所建设开发的供应链票据平台成功上线试运行,引起业内关注。供应链票据为哪些行业带来冲击,供应链票据与E信模式有何异同,银行又将如何参与供应链票据业务?4月30日,百融云创副总裁郇公弟做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科技在线大讲堂”,带来《“应收账款票据化”为银行带来哪些机会?》的主题分享。以下整理来自嘉宾分享实录:

1. 票据“原罪”

过去谈到“票据”,总有一些灰色的阴云在这个名词上闪现。我们把做票据经纪的称作“票贩子”,这显然不是一个友好的称呼。在企业里面,当采购总监或者财务经理提出要用票据进行支付的时候,也总让人忍不住怀疑中间是不是有什么猫腻?此外,我们也经常从媒体上听到某银行又出现了票据大案,损失数百亿......种种不好的印象,让票据在过去很多年里蒙上了阴影,票据似乎被污名化。

票据产品到底是一个贷款?是一个有价证券?还是一个结算工具?对它的定性不同,背后隐含的意思完全不一样。过去,有监管部门把它定性为一个贷款,就要遵循贷款通则,要开户、现场尽调、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等等,这导致银行的票据业务屡屡受罚,因为每次检查的时候,票据业务总有不合格的地方。实际上,在欧美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票据就是有价证券,有价证券就不用银行专营,只要是有票款兑付,大家都有权利获得票据。如果国内也是这种定性的话,那整个票据市场就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当然,如果再把票据定性为一个结算工具,那它的金融属性会大大降低,它的工具属性会大大增强,应用范围就会更广一些。

所以我用了一个词:“原罪”。从根本定位上,目前业内外人士对票据还存在着诸多认识的不一致。正是这些不一致,导致了我们很多改革和政策推行不给力。

2. 应收账款票据化

人民银行易纲行长提出“应收账款票据化”这个概念后,业界的讨论越来越多。在人民银行看来,通过票据这样一个产品,能够把银行的钱引到核心企业,核心企业的信用转移到中小企业,核心企业的信用再转移到5级、6级供应商,进而渗透到整个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就能解决过去一些人行资金投放“堰塞湖”问题。

这是人民银行推行“应收账款票据化”的政策背景,那么中国有多少应收账款?又有多少应收账款是没有票据化的呢?我没有找到官方数据,能够找到的唯一数据,就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余额,2019年大概将近16万亿的规模。首先,“规模以上”是指年收入在2000万以上的企业,意味着大量年收入低于2000万的企业不在统计范围之内。其次,这个数据统计的仅是工业企业,算上服务业、金融业、农业的话至少要乘以三。最后,这里统计的是应收账款余额,而不是流水额,如果平均账期三个月要乘以4。如上,我估计全国所有行业的应收账款每年的流水至少应该在100万亿以上。那这么多的应收账款到底有多少实现票据化了呢?根据2019年的数据,票交所开具的票据整体规模是18万亿,其中15万亿是银票,3万亿是商票,贴现商票占三分之一,为1万亿。

人民银行“票据化”,有一个明显的政策倾向是“商票化”,就是把商票基于企业的商业信用来进行流转。如此一来,目前只有3万亿的商票,但是可能有100万亿的应收账款。这意味着应收账款票据化的路还很漫长,漫长到还有97万亿的空间没有实现。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许未来5年,商票的规模能够扩大10倍到30万亿,未来十年能否实现“票据化”还未可知,这是这个行业给我们留下的想象空间。

我们正处于一个从银行信用向大企业信用转变的过程中,大企业信用会慢慢地向小企业传导,我们要走完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将近10年的时间。正是基于此,供应链金融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应收账款票据化”这样一个政策,本质上是将核心企业的信用,向中小企业层层传递,然后银行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把对核心企业的未使用的授信额度转移为中小企业的贷款,这是人民银行推出这个政策的初衷。

未来10年将开启一个核心企业信用的大康波周期,这实际上是美国的历史。在美国市场,已经没有银票这样的品种,银行信用主要是信用证。所有企业签发的商票,本身就是有价证券,可以自主定价在市场进行流通。核心企业的信用能够证券化、能够标准化,核心企业信用可以拿来融资,这是当前我们要完成的第一步。美国市场的今天可能就是我们的明天。

为什么非要把应收账款进行票据化?这是一个非标转标的过程。证明应收账款存在的前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主体的核查,二是贸易背景的核查。主体核查需要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法人手机号、法人授权书等等才能够证明应收账款的主体是真实的,并且是企业的真实意愿表示。贸易背景核查需要的材料就更多了,包括合同、发票、履约证明的各种单据。而应收账款一旦票据化,几乎就等同于一个非常标准化的产品。别看票面上只有34个信息字段,基本上把前面我们想证明的主体真实性、贸易背景真实性的所有信息都涵盖进去了。它不只是证明这个票据的真实性,更对定价有了一个直接参照。

3. 供应链票据的特点

供应链票据的第一个特点是等分化。在产业场景中,总是存在巨无霸的核心企业,与长尾的中小供应商之间的共生关系。因此,在核心企业与一级供应商之间动辄上千万、数百万面额的票据,是无法向长尾的供应商体系进行传播的,这也就导致了核心企业信用无法向上游多级供应商进行传递。而当票据面值1元之后,核心企业与一级供应商开具的千万元“票据包”,可以像风儿一样自由的拆分、组合、再拆分、再组合,自由的贴现融资、质押贷款融资、非标融资、标准化票据融资、ABS融资。一张可以拆分转让的“E信”凭证可以在3个月内流转265手,票据产品将会发挥真正的价值。

供应链票据的第二个特点是跨银行。供应链票据实现了跨银行的账户交互,比如说在欧冶这样的钢铁平台上,可能有20万家企业,这20万家企业的银行账户一定是各家银行都有。按照我们银行的传统,为了做一笔新业务,就需要核心企业跟供应商都在这个银行开户,但是通过供应链票据业务,平台上的20多万个企业,有不同银行的账户将不再是问题,如果银行没有强制需求的话,是可以实现直接融资的。

供应链票据的第三个特点是场景化。一个可以裂变、聚变的商票,如果仍然局限在银行的网银上、在UKey的庇护下才能使用的话,那就太没想象力了。供应链票据的最大革新,实际上是直接嵌入了场景,嵌入了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场景,嵌入了产业互联网的场景,嵌入了企业ERP、财务系统的场景,嵌入了在甲方、乙方交货完成就要选择是现金支付、还是延期支付的场景。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合同、订单、收货单、发票、付款审批单,一切都已经在场景中,一切都无需上传,一切都自然发生。

4. 供应链票据VS E信

供应链票据跟过去一直听说的中车云信、铁建银信、电建融信、TCL金单等各种E信模式到底有什么不同?供应链票据会不会取代E信?什么时候取代?我个人判断应当不会,我甚至觉得E信模式的生命力、目前对市场的适应程度会比供应链票据更好,更适应某些行业的特点,也更符合某些市场参与者的利益。

E信这个产品我觉得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创新,未来几年还有它的生命力所在。在我们收账款票据化这条路上不应当放弃E信,应当让E信更加有生命力,在合适的时点,根据市场的需求,再转化为供应链票据,此事不宜操之过急。

最近我写过一篇分析文章,阐述供应链票据和E信的十大差别,包括法律基础、盈利机制、流转场所、账户体系、融资路径、会计处理、定价方式、二级市场、技术路线、监管部门等。比如说盈利机制和账户体系,E信有它不可替代的一些优势。票据的主要资金投放是银行,因此运营方主要通过技术服务费、融资服务费、渠道服务费等方式向融资人或资金方来收取,获利方式受到很大限制;而E信平台运营方的主要收入是保理、再保理的价差收入,收益可观!供应链票据基于真实账户体系,而E信基于子账簿或财务公司账户,资金流通过母实子虚账户体系无需面签完美实现放款、还款、部分冻结、扣款等功能,运营主体实现了最大的主动性。

5. 票据市场的机会

1)银行机会:业务+科技

关于供应链票据,银行从科技和业务两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机会。银行作为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的间接接入点,在拿到票交所API以后,首先它可以自用,在银行网银端面向所有的对公客户进行功能开发。比如工行有800万对公客户,原先只能签发不可拆分的商票,但现在可以立即面向800万对公客户来签发拆分的商票,它所产生的一个裂变效应,产生的账户归集效应、获客效应,是需要大家重视的一个问题。同时,银行也可以把API包进行包装,或者跟别的产品融合以后,向一些B2B平台、企业ERP、财务系统直接来输出商票开具和背书功能,把企业开票的功能直接迁到前期的场景里边,这也是给银行提供一个服务,它的想象力就更加宽广。

在业务方面,我特别佩服前几年大家做的银票秒贴。未来“商票秒贴”,在供应链票据的产品之下,会不会有一些创新?当科技和业务结合以后,会不会有些银行在对公业务方面脱颖而出?会不会借助一些裂变式的效果,在对公市场上,无论是在账户还是客户方面有大的改变?我觉得还是应该保持乐观态度。

2)金融科技机会:数据服务机构+技术服务机构+资产服务机构

相比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在数据方面、技术方面、资产服务方面能发挥的价值空间会更大。数据服务方面,中国现在还没有像样的产业图谱,5000万家企业除了股权关系以外,上下游是什么样的关系?两个企业之间如何找到最短路径来建立供应链关系?这就对数据服务产生了强烈需求。最近也有好多机构去评估一个企业的好坏,通过应收应付就能判断一家企业在5月份可能比较危险,6月份就比较轻松,到了10月份又是个危险点。通过更详细的应收应付预收账款的数据,我们能够更精准地判断一个企业的风险。提供这样数据服务的机构,我想现在市场上是急缺的。

票据的技术服务机构一样有巨大空间。刚才我们提到可拆分商票,已经看到了技术的威力。商票如何跟现金进行结合,如何在企业端进行多次拆分,以及信用证的多次拆分转让,都会需要一些新的技术支持,这时候技术机构的作用就凸显出来。票据技术服务可以包括如下三点:一个是征信科技,包括供应商实名核实、准入,履约评价体系,反欺诈体系和信用预警体系;第二是结算工具;第三是资金资产。这些都非常急需懂科技、数据、模型的高端人才参与。

资产服务方面,票据业务起码在开具环节和融资环节,是需要有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的,它是保证这个市场良性发展的一个基础。当然审查就必然意味着主体资质和票面信息也要核查,这里面如何AI化、如何去人工化、如何自动化,这些都需要科技的支持。

总而言之,应收账款票据化将是一个维持数十年的巨大机会,我国将实现从银行信用、核心企业信用向中小企业信用的逐步过渡。银行、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提供数据、技术、资产服务的金融科技机构,都将在这一个康波周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机会。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