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早在2019年下半年,微信在钱包入口就低调上线了“银行储蓄”功能,彼时该功能仅对部分用户开放,但近日发现该功能已经大规模向用户推荐。据相关人事透露,目前微信钱包中“银行储蓄”仅对接了工商银行定存一款产品,用户使用此功能后资金将存入用户在微信开通的工行电子存款账户,由工行直接存管。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操作方便、门槛较低的理财途径,大家已经普遍意识到利用闲散资金增加收益的必要性。互联网金融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的如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货币基金产品因其起投门槛低、可随用随取的优势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赖。但相比于包括货币基金在内的各种投资理财产品,银行存款最大的特点是保本保息。即便在2015年《存款保险条例》生效后,银行被允许破产,存款的最高赔付上限也有50万元(含本金和利息)。

近日来理财投资的警钟连连敲响,P2P惨、A股惨、原油报还是惨!本想通过理财赚取收益,却因一举不慎回归赤贫。互联网金融产品因其使用方便赢得大家认可,而传统的银行机构则有更专业的金融风控能力,此次微信同工行合作上线银行储蓄功能,一方面是对微信理财产品的丰富,在大家投资避险的情况下满足大家规避风险的心理诉求,也进一步增加了微信的用户使用场景;另一方面工行也可以借助微信庞大的用户人群,通过互联网途径高效增加银行存款来源。

事实上,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就存款产品的合作并不少见,线上渠道引流已是商业银行拓展其金融服务的重要方式,商业银行与流量公司合作会成为趋势,双方各有所需。作为超级APP的微信,此番则是首次引入同类的定存产品,凭借强大的线上流量优势,不排除后续有更多银行寻求接入。

此次工行与微信的合作,也被业内人士解读为未来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资产端、资金端到更多业务模式,银行的传统业务正在逐渐“开放”,互联网化加速发展。“微信理财户用年龄层偏低,而工行储蓄客户年龄层偏高,微信推出这款智能存款不仅能为工行带来一定的存款增量,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工行吸引年轻用户,优化工行客群结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指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也深刻影响着金融行业。金融机构从单打独斗走向合作共赢是趋势所向。未来,银行的基本业务应该能够像乐高积木一样模块化,金融服务可以按需“拼搭”业务模块,增加业务的多样化和定制化。而银行将成为高度开放共享的金融服务平台,金融科技公司要广泛参与到我国金融服务提效的行列中来,同银行机构一起构成共生共存的金融生态圈。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