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从昨天起,支付宝与微信的对决,才算正式开始。
2020年3月10日,蚂蚁金服CEO胡晓明宣布,支付宝App将进行改版升级,强化生活服务心智,并确立了“打造全球最大的数字生活开放平台”的最新目标。
支付宝的slogan则从“支付就用支付宝”变成了“生活好 支付宝”。
意料之中的动向。本想写一篇,然后翻出了我在2017年6月写过的一篇文章:《蚂蚁金服蜕变:要开放,还要去金控化》。
在该文中,我阐述了蚂蚁金服从支付金融到消费生活、从金控集团到开放平台的蜕变逻辑。回过头看,基本蒙对了。
昨天的官宣,标志着蚂蚁金服2017年以来的战略转向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这场转向有其必然性,也有偶然性。2016年是支付宝发展史上的低点,当年末还相继发生了圈子事件和招财宝事件,它们又恰恰让蚂蚁金服痛定思痛,推动了其彻底蜕变。
于支付宝而言,从2017年起,一是不再折腾社交,二是加快场景建设,三是开放金融业务与科技能力,四是加速推进国际化。支付宝小程序则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8年6月,蚂蚁金服完成140亿美金C轮融资,表明新的故事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坚定了其信心,也储备了足够的弹药。
经过2017-2019连续三年的努力,一个开放的、生活化的生态系统初步形成,支付宝是时候扶正为“生活宝”了。
三年前,我曾写道:
我们今天打开支付宝,会发现它几乎无所不包,它可以叫做金融宝或者生活宝。
哪怕不做社交,它还是想成为像微信一样的“系统”。
蚂蚁金服的未来之路,是成为基于技术与数据的开放平台,它既要跳出阿里体系,还要跳出金融领域,成为一个可以赋能新金融、新商业的“系统”。
这样的话,支付宝最终将变成一个淡化社交功能的微信?事实上,蚂蚁金服已经在这么做了,如今支付宝的每一次迭代几乎都伴随着更多场景的接入。
对蚂蚁金服的未来及估值形成最大压制的,也恰恰是微信及微信支付。毕竟,在这个“微信即手机”的年代,微信才是那个最不容忽视的“系统”。
三年后,我们看到:
这家曾经迷失在社交泥潭、支付主业遭遇危机的公司,最终重整河山、力挽狂澜,炼成了一个多维、有用的超级App,一个全球最大的非社交类App。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支付宝放弃了社交,却收获了生活。
这称得上是一场史诗级的大逆转。
某种程度上,从昨天起,支付宝与微信的对决,才算正式开始。
延伸阅读:《蚂蚁金服蜕变:要开放,还要去金控化》
文/董云峰
2017年6月16日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金融独角兽,蚂蚁金服正在一场蜕变之中。
6月14日,蚂蚁金服在北京举行蚂蚁财富开放平台大会,宣布将旗下的一站式理财平台“蚂蚁聚宝”升级为“蚂蚁财富”,并正式对外推出财富号,还首度宣布向金融机构开放最新的AI(人工智能)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大会上,蚂蚁金服CEO井贤栋将蚂蚁金服定位为一个科技公司,而进入金融领域则是“一不小心”,传统金融机构则是这一领域的老师;他表示,蚂蚁金服所积累的技术能力,将全面向金融机构开放。
井贤栋说,蚂蚁金服在过去几年逐渐积累了金融云计算、风险管理、人工智能、信用体系等一系列的技术能力;蚂蚁金服在开放上不会走回头路,希望看看把这些能力开放出来后,能不能为更多金融行业的合作伙伴提供帮助。
蚂蚁金服财富事业群总裁樊治铭则称:“未来产品都是他们做的,我们再不做产品了。”
通过蚂蚁金服的最新动作和上述表态,笔者认为,蚂蚁金服的两个战略转变逐步明晰:一是成为开放平台,与传统金融机构共同打造新金融、新生态;二是淡化自身的金融机构属性,去金控化。
尽管蚂蚁金服事实上成为了一家拥有数亿用户的大型金融机构(金控集团),它似乎迫切地想要淡化这一点。或者说,它的野心超越了金融。
蚂蚁金服要做的,也从颠覆或取代传统金融机构,变成了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将它们融入新生态。不止如此,它还试图跳出金融领域,成为一家输出支付、风控和营销等能力的技术服务公司。
哪怕不做社交,它还是想成为像微信一样的“系统”。
1、跳出余额宝,超越自身
从2004年成立,一直到2013年之前,支付宝基本仅仅作为支付工具而存在,在此过程中逐渐走出阿里体系,成为引领市场的互联网支付巨头。
2013年是一个分流点。这一年,支付宝做了两件影响深远的事情:一个是推出余额宝,开启互联网理财业务;另一个是开始大力拓展线下支付场景,押注快的打车。其中,余额宝无疑更引人瞩目。
遥想4年前,余额宝一炮而红,引爆了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热潮。余额宝的巨大成功,也让蚂蚁金服在筹备阶段就估值猛涨,巩固了作为新金融领头羊的地位。
余额宝对于蚂蚁金服的最大贡献,在于它革新了支付宝的内涵,使得它从一个支付工具,变成了一个支付+理财的工具,刷新了国人对支付宝或者支付本身的认知。
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改变具有非凡的意义:支付宝对银行的替代不只是转账汇款,而是直接争夺银行存款与银行理财,触及了银行业的生存基石。
我们今天打开支付宝,会发现它几乎无所不包,它可以叫做金融宝或者生活宝。但在4年前,人们对于支付宝的认知,就是一个比银行更方便、更低成本的转账汇款的工具。这种改变的发生,余额宝居功至伟。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余额宝托管资金规模高达1.14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货币基金。
与此同时,余额宝的用户规模距离天花板越来越近,增长速度越来越慢。截至2013年末、2014年末、2015年末和2016年末,余额宝的用户分别为4300万人、1.85亿人、2.62亿人和3.25亿人。
随着天花板的逼近与产品吸引力的下降,余额宝曾经承担的获客引流与增加黏性的作用逐渐弱化。支付宝的理财业务要想再上新台阶,必须彻底跳出余额宝,更准确地说,跳出蚂蚁金服自身。
另外,余额宝实在太大了,很难不引起监管部门的“特别关注”。它已经宣布限额,将单一账户持有份额的上限从100万元下调到25万元。
于是在6月1日,蚂蚁聚宝首次向其他货币基金开放了代销渠道,博时基金旗下的货币基金—博时合惠正式登上蚂蚁聚宝。
2、不开放,就留不住用户
站在用户的角度,蚂蚁金服的开放,也是必然之举。在互联网的语境下,满足不了用户需求,或者产品更新落后于用户需求升级,就将付出代价。
三四年前,看看余额宝赚了多少钱,或许是一个能够激起用户打开支付宝的理由,但放在今天,余额宝作为支付宝的一项基础服务,其对用户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衰减。其实不仅是余额宝,所有货币基金产品都很难重拾曾经的荣耀。
很简单,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中国居民理财意识快速觉醒,理财需求被全面激活。如果说4年前,从银行存款迁移到货币基金,代表了历史进步的潮流;那么4年后,对于余额宝用户而言,他们需要更多元的理财选择,更好的服务体验,同样是大势所趋。
要知道,蚂蚁金服面向的是数以亿计的理财用户,服务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同时维持高效率与高体验,仅凭单一机构通吃并不现实。
这是因为,金融与社交、电商、游戏等业务不一样,金融业务自带风险,并且这种风险变化多端,从目前来说并不是技术手段能够完全解决的。社交、电商与游戏领域的规模效应/生态效应,在金融世界里还不存在。
举个例子,在中国金融市场,最早也最激进推进交叉销售与综合经营战略的,是平安。然而,很多年过去了,哪怕平安实力再强大、牌照再齐全、执行力再好,其在金融领域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也远远赶不上腾讯、阿里之于互联网领域的份量。
接下来,蚂蚁金服需要提供更多的理财产品,乃至根据不同用户的特征定制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对应的是数以万亿元计的资产管理规模,以及纷繁复杂的金融风险,还要面对前所未有的运营压力,这恐怕是蚂蚁金服不能承受之重。更何况,金融本来就不是蚂蚁金服最擅长的。
除非,依托阿里巴巴,蚂蚁金服无限扩张,让自己变成超级金融机构,配备庞大的资产管理、市场研究和客户服务等团队,成为中国最大的基金公司、最大的证券公司、最大的保险公司、最大的信托公司乃至最大的银行。但是,这可能吗?
蚂蚁金服已经作出了选择。它对外宣称,将定位于Techfin,而非Fintech,未来只做Tech(技术),帮金融机构做好Fin(金融)。据说蚂蚁金服内部为此开过多次战略会,最后在马云那里定了这个调子。
3、不是金融天猫,而是“系统”
多年来,为了将支付宝由低频应用打造为相对高频的应用,蚂蚁金服用心良苦,千方百计增加用户打开支付宝的理由,于是在支付宝中引入了理财、快递、出行乃至吃喝玩乐等,不断拓展使用场景。
如前所述,从打开率的角度而言,余额宝的刺激效应逐渐衰减。实际上,作为固收产品的货币基金,本身就不是一个可以高频化的东西,在前期的话题效应与诸多光环消退后,余额宝对提升打开率的作用就越来越有限。
既然余额宝的使命基本完成,要想进一步激活用户的理财需求、提高支付宝的用户黏性,蚂蚁金服需要超越余额宝,让通过支付宝理财这件事情,变得更丰富、更鲜活。
要理解这个逻辑并不难。在电商领域,早期京东将3C自营做到了极致,但京东能有今天的规模和价值,在于扩大品类和开放自营能力,包括京东的供应链管理以及仓储和物流体系。对蚂蚁金服来说,也到了扩大品类和开放能力的时候了。
半年前,蚂蚁金服曾经历了支付宝“圈子事件”和招财宝侨兴债危机,这两件事情都比较意外,前者的冲击让它决定放弃社交,后者则让蚂蚁金服对金融风险有了更刻骨的感受。
经过这几年的摸索,蚂蚁金服或许越来越坚信:蚂蚁金服的核心在于技术,而非金融。正如余额宝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在于天弘基金,或者说不在于基金管理能力,而是蚂蚁金服的一整套基于技术的用户服务能力。
这就是说,通过技术手段,蚂蚁金服不仅能够像工商银行一样服务上亿的用户,还能提供远超传统机构的效率与体验,这才是蚂蚁金服的命脉之所在。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蚂蚁金服的未来之路,是成为基于技术与数据的开放平台,它既要跳出阿里体系,还要跳出金融领域,成为一个可以赋能新金融、新商业的“系统”。如果能够完成这个超越,它的市值还有望再上一个新台阶。
这样的话,支付宝最终将变成一个淡化社交功能的微信?事实上,蚂蚁金服已经在这么做了,如今支付宝的每一次迭代几乎都伴随着更多场景的接入。
这一切的原点在于支付宝。由此,对于这两年支付牌照被爆炒,又有什么稀奇的呢。
不仅如此,对蚂蚁金服的未来及估值形成最大压制的,也恰恰是微信及微信支付。毕竟,在这个“微信即手机”的年代,微信才是那个最不容忽视的“系统”。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