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随着时间的持续,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正在持续显露。以刷脸支付而言,疫情不仅降低了社会对其的关注热度,也使得原本蓄势待发的支付“大战”偃旗息鼓,一些支付机构和商户甚至开始蒙受损失。然而,刷脸支付作为支付领域科技含量最高、扩展应用最广、发展空间最大的支付形式,其蓬勃发展早已箭在弦上,来势汹汹的疫情对其也无非是暂停而非终止。事实上,这种暂停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机会去更深入地理解业务、理解风险、进而找到更持续健康的发展之道。
一、刷脸支付潜藏风险
从目前情况看,疫情对刷脸支付的冲击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疫情及随之而来的恐慌心理和管控措施使客流较往年同期大大减少,支付机构难以拓展或维护业务,商户无法正常展业,进而影响了收入,也抑制了设备升级和营销开展的热情,二是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控手段使依赖脸部生物特征识别的刷脸支付难以进行,扫码支付、近场支付(NFC)、指纹支付的比较优势反而得以显现。
不难看出,相较于其他移动支付方式,刷脸支付受到的冲击更为全面,但是这种冲击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原生的风险根源。从安全介质角度看,所谓刷脸支付,其主要特色是将人脸识别技术作为验证客户是否本人、是否具有交易意愿的验证工具。因此刷脸支付并不是没有安全介质,而是把人脸这一最具有个性化和身份认同的部位(器官)作为了介质。
作为带来便捷性所需要支付的“对价”,刷脸支付在安全介质上的变革也带来了风险的集中,从表面上看是人脸遮挡(比如佩戴口罩)、整容、3D打印等挑战,更深层的则是消弭了交易主体和安全工具的界限,人脸作为“人”最有辨识度、最个性化的特征和作为安全工具这一“物”的特征存在深度的内在紧张关系,在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的“物化”,于是引发了种种隐私安全问题:
一则,作为支付介质的人脸持续暴露在公开环境下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二则,作为安全信息储备的生物特征信息库可能被攻破或泄露,引发人对自身隐私、精神安宁的担忧;三则,不同于条码、密码,人脸几乎不可再生(修改);四则,人脸信息一方面与人身份高度相关,另一方面又是安全工具延伸,在“人法”和“物法”的适用上存在两难而莫衷一是——前者着眼于“公平”,强调坚守法律原则,捍卫人的精神权利的不可侵犯性;后者着眼于“效率”,强调制度因时而变,促进社会物质生产的快速发展。
刷脸支付的风险还不限于此,从交易方式看,刷脸支付在支付流程上的变革弱化了交易意愿的验证及其法律效力,由此带来了资金安全隐患。由于人脸的被动性(不能够主动发起交易)和非接触性(不需要和设备直接接触),对客户是否本人、是否具有交易意愿的验证客观上也就合二为一了。从后果看,单纯刷脸对客户交易意愿的验证很是薄弱,且在很大程度上缺少证明效力,一方面使得客户有可能在不具有交易意愿的情况下“无感”支付蒙受损失,另一方面机构也可能因为验证缺失、举证薄弱而被不良客户欺诈。
除以上方面外,刷脸支付更深层次的挑战还在于社会心理的变化,而疫情的出现更使得这种挑战雪上加霜。种种迹象表明,曾经占尽天时(金融科技演进的历史趋势)、地利(电商、社交等高频场景及生态优势)、人和(数字普惠金融逐渐覆盖的长尾客户),颠覆式改造支付结算乃至整个资金融通机制风貌的移动支付行业正在快速滑向大分化的边缘——
鸿沟的一边是继续狂飙突进的支付产业,在这里,刷脸支付作为迄今技术含量最高、便捷体验最好的解决方案,逐渐展现了其相对于条码支付乃至指纹支付的比较优势,在其微微侧漏的“霸气”之下,移动支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极致快捷、沉淀数据的价值追求;而鸿沟的另一边则是日渐恐慌疑惧的公众舆论,在这里,刷脸支付的资金安全、信息安全乃至存在必要都被逐一质疑,而在某些“阴谋论”者的眼中更是成为身份固化和社会控制的工具。正所谓“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短短数年光景,人心变幻至此、生态撕裂如斯,长此以往必将撼动刷脸支付持续发展的根基。
二、未来前景难料
虽然如此,但从历史经验看,相对于客户需求和技术本身,移动支付不同工具的兴衰更依赖于其商业表现。基于以下理由我们不妨大胆判断,即使遭遇疫情短线冲击,从中长期看刷脸支付依然魅力不减,危中有机,来自市场竞争的力量仍将推动其发育成长:
其一,从市场竞争战术看,支付机构需要发力“后互联互通时代”(条码支付),需要在条码之外构筑新的壁垒,而刷脸支付设备则是其中重要一环,特别是相较于条码,刷脸设备集成技术多、占地面积大(与码牌相比)、购置成本高,商户很可能只部署一台,排他性远高于条码支付,竞争预期将空前激烈,不容有失。
其二,从商业博弈战略看,刷脸支付通过支付介质的变革,使得手机作用或有或无,App重要性随之减弱,这无疑给追赶者弯道超车的机会。特别是在目前“两超多强”的市场格局下,移动支付的追赶者本来曾是PC网络支付的王者,拥有不亚于(甚至在一些方面如对设备终端厂商影响等还高于)市场份额领先者的实力,仅仅由于领先者在社交平台上的优势才略显失色,这种形势下两者的竞争将更趋激烈和深刻,前期积累甚至可能因刷脸支付的成败而逆转。另外,伴随着支付设备的重新部署,商业逻辑的重大改变,B端客户(商户)争抢将烽烟再起,除硬件外,服务方案等软件资源甚至更加重要。而服务方案的优化有赖于数据的积累,这就又会在一个维度上强化竞争烈度。
其三,从产业上下游看,刷脸支付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支付机构可由此建构更强的竞争壁垒。刷脸支付是多项软硬件技术的集成,屈指算来,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乃至分布存储、多方安全计算等时下热门领域都概莫能外。刷脸支付的企业竞争不但会溢出到这些产业,具有助长泡沫的可能,另外从事竞争的企业还会有动力主动去建立各自标准,提升对上下游的把握乃至控制,进而增强对刷脸支付市场的话语权。
不过对于刷脸支付而言,来自市场的力量也并非都是利好。需要正视的是,在支付方式的演进更迭中,商业而非技术才是最为关键的主导因素,这从条码支付先前在与近场支付的较量中就不难看出。正是凭借更低廉的成本、更便捷的投放、更丰富的场景,条码支付克服了自身在速度、安全性上相对于近场支付的不足,一举奠定了其在支付市场的主导地位。因此,刷脸支付能否将上述爆发潜力转化为现实,关键还看其能否提供相对于成本而言更高的收益。
然而世易时移,刷脸支付并没有像其前辈(条码支付)一样生逢其时,迅速完成对旧有方式(当时是刷卡和现金)的替代,反而因为成本问题而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首先是设备成本,相较于条码支付的打印纸或塑料牌,几经努力终于将价格压降到千元机(但也普遍接近2000元)的刷脸支付设备成本仍然够高,同时还会叠加原有设备、系统改造升级的成本;其次是替代成本,基于历史经验,替代发生就意味着商业补贴,可条码支付实在太低廉、太成功,客户、商户的使用习惯也逐渐根深蒂固,扭转这一趋势的补贴投入也会不难预见的高昂。此外还有共识成本,不仅是支付巨头,也包括设备上下游厂商和商户等在内,各方想法各异,并未如条码支付般形成共识和合力,特别是随着数据安全合规政策的收紧,刷脸支付能够提供的额外收益的想象空间正在收窄,这就进一步削弱了各方推进的动力。
三、规范发展方可持续
由此可见,当前刷脸支付市场波澜不惊的表象之下其实隐藏着“图穷匕见”的势能,疫情的发生、成本的挑战更多像是“暂停键”而非“休止符”,竞争各方对此都不能轻言放弃。“往者不可谏,来者尤可追”,与其为疫情忧心忡忡,不如对未来好好筹谋。而筹谋的关键在于把握节奏,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方可“其道光明”。
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合规,在商业策略上,虽然目前受疫情影响,线下业务受到冲击,原本的竞争策略也无法有效展开,但也不应“有病乱求医”,盲目在受到冻结的线上场景进行扩张,反而应潜心研究在2B(特别是大B)、2G等场景的解决方案,积极布局疫后发展;在产品设计上,要坚持“用户授权、最小够用”原则,避免与需求目的无关的操作,其次保障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不强制其使用刷脸手段(一是提供其他选择方案,二是选择应由客户主动做出且其行为可以辨识、留痕,而非让客户“默认选择”),在此基础上围绕商户提升信息化、数字化经营能力的需求优化相关功能,提供额外便利。
另一方面要坚守核心竞争力,包括刷脸支付在内的移动支付,其底层商业逻辑依然来自于其脱胎而来的刷卡支付,在这套语境中,商户是最关键而不可替代的资源。而从“断直连”到“互联互通”,不同支付机构的升降起伏更是完美诠释了这一点,因此刷脸支付的竞争虽然在技术、在机具、在补贴上展开,但着眼点仍应是商户特别是自有(非合作)商户的竞争。基于商户竞争而后再根据自身资源,发挥产品、场景、客流、解决方案等等方方面面的优势。
超越疫情而从长远来看,刷脸支付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还有赖于社会其他方面的助力,监管层面要继续规范刷脸支付的使用场景,如继续冻结开放网络下的线上支付、坚持一定的额度控制,多策并举遏制“黑色产业”搞技术军备竞赛的积极性等;行业层面要探索安全技术在高频交易环境下的高效使用,并在探索中逐渐形成对具有行业公共色彩的前沿技术进行联合攻关的公共研发机制,在自律组织引导下形成技术开发与规范治理的齐头并进;除此之外,国家要加强立法,特别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个人信息安全的专门立法,消费者也要加强自我保护,充分利用诉讼、投诉等机制主张权利,这些也同样是推动刷脸支付真正走向成熟的关键。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