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疫情未过,日子难熬。

作家方方的一句话触动了无数人,「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在天灾面前,每一个微小的个体都是脆弱的。

小微企业也是如此,它们是市场中最活跃但也最脆弱的个体。尤其在疫情之下,它们大都身处于受创最严重的服务业、制造业,现金流快速枯竭。而这些企业和商户背后,还有难以计数的家庭,也因为收入停摆而风雨飘摇。

相比知名企业、连锁企业,比如,公开求援的西贝董事长贾国龙、直播手撕员工联名信的老乡鸡董事长束从轩等等,还有上百万个「微弱的呼声」难以被公众和媒体听见。

在全员隔离、线下休克的当下,有些小微企业可能还来不及走完贷款申请流程就要被迫关门。

形势汹汹,政府出手了、金融机构出手了、很多企业也出手了,数以千亿甚至万亿的资金将被投向那些等待救助的企业中。平心而论,相比17年前的非典,新冠疫情爆发后不久,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便陆续出台,这次救助的速度和力度都要给力很多。

但效果呢?

过去半个多月,大家看到求助的新闻越来越多,相比已获得救助的小微企业则寥寥。这也并不难理解,就像很多网友都在质疑,为什么举全国之力调动资源援驰武汉,但从医护人员到普通百姓一直在因物资短缺而求助。

抛开某会不作为的因素,那么短的时间里,武汉要有效地调配来自全国的海量物资,并确保有序且合理地分配到户,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公益项目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募集资金只是一个开始,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合理地将这笔钱花出去。

金融机构们面临的考验就更严峻了,不仅要尽快把贷款放出去,「输血」小微企业,作为商业机构,它们还必须权衡收益和风险,毕竟各种考核指标还摆着呢。当然,更重要的是,只有在商业上可持续才更有生命力。

1. 生死时速

小微企业们状况到底有多危急?

上周,清华、北大联合对995家中小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4%的企业账上现金能维持企业生存的时间不足一个月,85%的企业维持生存时间不足3个月,而现金余额能维持6个月及以上的企业不足10%。

另一份来自中国邮储银行小企业金融部的报告给出了类似的结果,调查显示,认为企业依靠自有资金能坚持运营在三个月及以下的占比超过50%。而现实是,这些数据还在随着疫情的推延而加剧恶化。

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家,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7000万户。它们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

而过去半个月,全国超过九成小微企业都延迟了开工开业,近一半的企业延迟时间超过两周,另外还有很多企业没有确定的时间表。而停工就意味着没有收入,小微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与患者一样,在与疫情赛跑,而且拖得越久情况越危险。

即便开工,特殊时期的市场环境使得小微企业主们付出了更高昂的成本。

以天猫上的医药类卖家为例,因为线下消费受到影响,线上采购口罩、酒精等防疫用品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这些店铺春节期间不仅不能打烊,由于商品价格不能涨价,还要承担采购成本上涨、账期变长等压力,资金缺口倍增。

小微企业「失血」很快,「输血」却很难。事实上,即便是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下,小微企业贷款都是一个困扰全球银行业近百年的难题,当下更是难上加难。

相对的,这也给商业银行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尤其是那些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们,它们的优势并不在于「下沉」市场和小微群体,一下子要将那么大笔的专项贷款用出去、用到位,并非易事。

2. 精准「滴灌」

庆幸过去十年中国新经济和新金融的发展,电商、物流、外卖……构建起了起了线上线下、四通八达的商业世界。相比过去以抵押贷款为主,倚赖线下审核的方式,现在有了更高效、更精准的「滴灌」渠道。

2003年「非典」之后,与电商崛起一样,电子银行也迎来了一段爆发期。极端的情况和考验往往也是一颗「试金石」,金融科技能否成为纾困小微企业的重要助力?各种联动和合作已经开始,应该很快就能看到成效。

以前述天猫平台上的医药健康类小店为例,最近网商银行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下称,农发行)合作,针对此类小店交易频率高、账期长、资金流紧张的需求提供贷款,并将贷款利息下调近50%。

作为三大政策性银行之一,农发行的职责主要是围绕国家战略提供支持性贷款、批发贷款等,而在传统模式下,因渠道有限往往难以直接触达小微企业,更不用说天猫上的那些电商小店了。

双方合作后,基于网商银行成熟的「310模式」(3分钟申贷、1秒钟放款、全程0人工介入),有需求的小微商户可以通过线上方式随时随地获得来自农发行的低息贷款。这不仅极大拓展了农发行的服务效率和范围,也真正使得低息小微贷款实现了精准「滴灌」。

当然,网商银行与农发行「结对子」,只是当下借力「科技」驰援小微企业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在疫情发生的特殊环境下,很多科技能力都被应用到抗疫场景中。典型如,用外呼机器人替代真人来排查疫情,用出行大数据来预判疫情的走向,用各种智能设备减少人力不足的压力。

感谢科技的力量,当社会几乎「休克」的状态下,我们可以维持生活和工作的正常运转。

说回贷款的话题,在线上小店、线下商户近一个月停摆的状态下,其准确的资金需求已经很难被掌握和预测,恐怕连店主们自己都很难给出准确的数字。但基于其过往的历史数据,并结合行业、宏观经济和阿里生态的数据等等,网商银行得以给出最恰当的贷款额度和利率。

情况正在好转。

支付宝和网商银行的数据显示,本周全国迎来新一轮复工潮,营业小店环比增长25%,与老百姓生活关联度紧密的快销零售类小店,增幅达到35%。而其中有贷款额度支撑的小店,营业率比平均水平高出一倍。

网商银行方面也表示,70%的用户都表示有贷款额度他们就有信心坚持经营,因此会坚持对信用小店不抽贷不断贷,保障5000万以上的小店有贷款额度支撑。

抗疫路漫漫,我们还未看到终局。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小微企业、个体商户来说,即便疫情结束,它们还需要相当长的修复期。伴随着经济和市场的慢慢回暖,它们需要更持久、更有效的资金支持,而不仅是一时的救助。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