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在关于中国社会政治转型的理论中,有一个由美籍华人学者唐德刚提出「历史三峡」学说。

意指在历史的长河中,国家也会总会遇到「转型期」,这个转型期就如长江三峡,充满凶险,可能带来历时百年的社会阵痛,但是「历史三峡」总有通过之一日,随大江东去,进入海阔天空的太平之洋。

一国之政治历史太过复杂,但是这个的理论却也让我想到了2019年的金融科技行业,过去几年里,它或许一直在穿越「三峡」——水域开阔也暗流涌动,大河奔腾却泥沙俱下,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眼下,这个行业的转型之难、跨度之大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过去一年,我们目睹了无数起高楼、宴宾客的繁华盛景一夜坍塌;也见证了许多为了生存而战的坚持,挣扎着不让自己倒下。

在汹涌的情绪面前,终局还远未到来,总有新的机会和希望在孕育。湍急的水流之下无法掩盖的还是「水大鱼大」的市场和金融科技的无限可能,有人黯然离场,也有人激流勇进。

近期,馨金融将带大家回顾2019年那些金融科技行业里的重要节点。在上篇中,我们先来看看那些被卷入旋涡的创业者们,他们或许曾经历过辉煌,但终究没能改写命运,他们或许还在挣扎,但留给他们的选择已经不多了。

1、P2P浮生若梦

P2P大梦一场,几乎断送于2019。

过去一年,多次延期的首批试点备案再次落空。在7月初举行的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座谈会上,备案一说再无提及,抽走了这个行业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随后,各地方监管部门加速出清网贷业务。据馨金融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已经有甘肃、河北、湖南、山东、重庆、河南、四川、云南、山西等9省市宣布,取缔辖区内所有P2P平台。

来自零壹财经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末,市场上正常运营的P2P平台数量仅剩369家,相比于去年同期的1163家下降近70%;贷款余额则在过去一年高速下滑至5934亿元,同比几近腰斩。

没有意外,这些数字还会加速缩减。物是人非,留下的唯有一片唏嘘。

对于已经上市的P2P平台来说,去年的关键词无一例外都是「转型」。不断减少散户资金占比,拓展机构资金比例。公开信息显示,截止到三季度,几家主要上市平台的机构资金占比都已经在70%以上。

以拍拍贷为例,今年10月后全部新增撮合业务资金均来自机构,并在四季度将「拍拍贷」这个颇具代表性的名字变更为「信也科技」。

作为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P2P平台,它的诞生成为了这个行业的走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之一,而它在「本命年」亲手送别的,除了名字,还有那个曾经辉煌的时代。

在动荡的环境里,能够生存下去已是幸运,毕竟在这一年里我们见证了太多悲伤的故事。

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投案自首,网信集团创始人张振新流亡海外、客死异乡,还有夸克集团法人代表郭震洲等等,这些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了数十年的行业大佬最终都栽倒在了P2P上。

网信金融、红岭创投、团贷网、爱财集团……一大批融资多轮、名气颇大的明星平台或主动清退、或被迫离场。

意气风发时,P2P被塑造成金融创新的代表,是主流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时过境迁后,甜蜜的外衣下尽是「毒药」。P2P成就了草根金融的狂欢,被时代「风口」所成就,也难逃命运的裹挟。

2、大数据的分水岭

和P2P一样,数据行业的命运也在2019年一夜倾覆。

从年初开始,不断爆发的风险事件使得APP非法获取用户信息、黑产非法交易等受到高度关注,而伴随着公安部「净网2019」转型行动的落实、对于套路贷的打击,这条隐秘的产业链终于被摊开在世人面前。

只需要一个电话号,数据公司就可以获得用户的几乎所有核心信息,而后将这些信息随意被打包倒买倒卖。一条包含了用户姓名、身份证号、住址、电话、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的「流量」,价格只有几毛钱。

甚至有数据公司通过上下游自营「714高炮」业务,利用手上掌握的个人信息进行贷款推销、软暴力催收等等,终究酿成了无可挽回的恶果。

在2019年这一轮由公安部主导的对违法行为的打击中,包括聚信立、魔蝎科技、考拉征信、同盾科技等行业里的明星公司们几乎无一幸免,「爬虫」业务彻底关停。

随后,行业内风声鹤唳,合作方草木皆兵。伴随着监管部门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大,P2P、现金贷平台等数量锐减,需求呈现颓势,与此同时,持牌机构的合规压力加大,数据公司的业务发展陷入困局。

警钟敲响。

数据行业之于中国的金融科技行业有着特殊的意义,它可能并不被大众知晓,但是无处不被需要。从P2P的崛起到现金贷的疯狂,从精准营销到大数据风控,一切金融科技发展的底层逻辑其实都是数据收集和应用。

而第三方数据公司们的崛起,就是利用「爬虫」等技术,通过不断拓展合作方以极低的成本迅速聚拢海量数据,为那些不具备风控能力的P2P公司、现金贷平台们提供服务。面对需求的增长,暴利的诱惑,这些数据公司也不断越界。

如今,数据行业的陨落揭开了过去几年新金融、新经济盛景的另一面:通过在灰色地带的试探催生了繁荣,牺牲隐私交换了便捷的体验。而结果就是,发展越快、风口越盛,所引发的混乱和失控也就越触目惊心。

一切进步都应在底线之上。

正如今年腾讯公司所提出的「科技向善」,在商业回报之外,科技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必须兼具公共价值与社会视角。对于新技术产品与服务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科技公司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提供解决方案。科技、金融,皆是如此。

在结束了低隐私红利时代之后,金融科技行业该如何找到发展的新动力、适应新环境可能是一个更加重大的命题。

3、Big Tech面临大考

创业公司这一年不好过,巨头们又何尝不备受煎熬。

由于手持多张牌照、横跨不同业态,还坐拥无可比拟的流量入口、掌握海量用户和数据,Big Tech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市场关注和监管的警觉。

2019年7月26日,央行就《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准入标准、资本规模、业务行为及经营风险实施全面、持续、穿透式监管作出具体要求。

其实从去年开始,监管部门已经启动模拟监管试点工作,招商局集团、上海国际集团、北京金控集团、蚂蚁金服、苏宁云商集团等纳入首批名单。央行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中也提到,将尽快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

换言之,巨头们在接下来还将面临更大的监管压力,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得更宽一些就会发现,Big Tech远不止前述名单上的几个,而伴随着监管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它们所面对的来自资本方的压力、市场竞争的压力的都在2019年陡然上升。

一个例子是陆金所,作为P2P行业的老大,伴随着行业的命运转折,陆金所在2019年的主题就是出清存量业务,转而申请消费金融牌照。如果回归金融体系内,陆金所换得了「软着陆」的机会,但却也不见得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公开信息显示,陆金所共完成三轮融资,去年C轮融资后估值为394亿美金,三年内估值翻番。与此同时,陆金所将登陆二级市场的传闻不断,迟迟难有下文。

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即便拿到消费金融牌照,恐怕难以支持原本「超级独角兽」的估值——要知道394亿美金的估值已经远超过同期平安银行的市值,资本市场的落差又怎是一张消费金融牌照能补齐的?

中长期来看,对于Big Tech的监管将成为金融科技领域发展的一大变数,当这些巨头们被带上「紧箍咒」,创新的空间和尺度必然受限,而过去几年积累的高估值和高增速可能都会有较大幅度的回落。

4、金融科技上市潮退

2019年的资本市场对于金融科技公司确实不算友善。新进冲击上市的公司中,「夭折」者多,成功者少。

许多公司的上市计划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无限期搁置,港交所披露易上招股书失效的金融科技公司名单越来越长,成功登陆二级市场的公司屈指可数。即便顺利上市,股价破发也成常态。

就近的一个例子是刚刚登陆纽交所的平安壹账通,顶着平安系「独角兽」的光环也没能幸免。上市前一日,该公司将发行价区间从12-14美元下调至9-10美元,融资规模减至2600万股ADS,仅为原计划的一半。

最终,金融壹账通发行价为10美元,募资规模2.87亿美元,市值36亿美金,而这市值不及其A轮融资估值75亿美金的一半。

上市首日,金融壹账通上市首日盘中破发,收盘时回到发行价区间,但第二个交易日又再次跌破发行价。

新上市的公司举步维艰,前两年上市的公司压力更大。如果将2017年视作金融科技上市潮起,如今2年未满,已经有多家公司走到退市边缘。

今年5月,老牌P2P平台信而富收到纽交所的通知函,令其在六个月内采取一些措施整改公司并挽救低迷的股价,以重新符合上市标准。在此之前,由于股价连续多日低于1美元,触及了退市的「警戒线」。

无独有偶,过去一年,包括和信贷、点牛金融、爱鸿森等在内的多家互金中概股都曾因股价跌破1美元而被点名。这与P2P行业的整治与动荡有关,高压之下,上市不是免死金牌。

资本从来残酷。而更艰难的是,外患未除,内忧丛生。包括和信贷、宜人贷等平台都在这一年面临巨大的高管层变动,CEO、CFO等核心人员接连离职,这都让公司前景堪忧。

相比之下,其他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即无近忧也有远虑。

零壹财经数据显示,11月份以来,除360金融和乐信外,新金融概念股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使整个新金融概念股的估值中枢进一步下降。新金融概念股(不纳入亏损公司)的PE介于2倍-7倍,平均PE在3倍左右。

从一级市场备受热捧的独角兽,到二级市场跌跌不休的「重灾区」,这几年的金融科技公司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命运转折。

「资本寒冬」丝毫没有消散的意思,投中网数据显示,2019年三季度,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互联网行业投融资市场活跃度下降,融资案例数量和融资规模分别下降63.04%和32.54%。

一级市场收紧,更多公司在二级市场上寻找机会。以港股市场为例,数据显示,截至12月19日,共有159家企业在港股上市,加上将于12月30日和12月31日上市的4只新股,全年在港股上市的企业将达163家,且其中不乏百威亚太和阿里巴巴这样的超大规模募资。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花哨的概念比不上稳定的现金流,没有被验证的蓝图比不上实打实的利润,没有造血能力的公司越来越难在资本市场获得青睐。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