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年关将至,各大银行揽储又硝烟四起,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吸引用户存款。
大米、豆油、洗洁精、蒸锅等礼品整齐堆在银行大厅显眼位置,展示牌上写着用户存款活动对应的各类礼品,客户经理向来办业务的大爷大妈细心讲解办理流程……
除了送礼品、参与抽奖这类传统优惠方式,还有一些银行上调存款利率,以高利息吸引用户存款。然而,年底存款热潮下陷阱不断,存款变保险、存款变理财等乱象时有发生……
1、银行花式揽储博眼球
在银行存款送油、送洗衣粉、送积分等司空见惯后,一家银行出奇招揽储,因#银行存1万送1斤猪肉# 登上微博引热议,阅读数高达124.9万,相关话题不断。内容显示,是浙江临海市农商银行杜桥支行举办了一场“存款送猪肉”活动,储户办理定期储蓄业务后,抽取编号的猪肉。
随后,#江苏银行邀请客户磨刀#也实力登上微博话题,阅读数更高达335.4万。有网友曝图称收到江苏银行无锡城中支行邀请客户携带刀具参加磨刀活动的通知。而在江苏银行APP上,还宣传凡开立生肖卡/存单且账户余额达10000元及以上的客户,均有机会获得“SHU你最旺”奖品。
这两银行趣事也引发网友对银行揽储新招、奇招的讨论。有网友评论“我们小地方的银行存款返现金”,也有人称“我办时送VIP卡和榨汁机”……
独角金融(微信公号:uni-fin)发现,银行鼓励储蓄的活动越来越有创意。日前,武城农商银行与辖内一家珠宝城开展群众展演,趁势举办“存款相约送好礼”营销活动。期间,通过与客户签订存款意向书,约定存款期限及金额,客户到该行存款后即可获得相应礼品。也有些民营银行发力互联网,借助百度理财、京东等金融平台推销理财存款产品。
不过,也有网友评论“这种存款送礼品的方式可能会被罚”。根据《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商业银行不得违反规定提高或者降低利率以及采用其他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此外,我国银保监会在2018年6月也规定,银行不得违规返利吸存,通过返还现金或有价证券、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
有人士分析,银行继续以送礼品揽储,一部分是因为银行存款的压力,一部分是绩效考核体系在作怪,业绩压力之下员工不得不背上揽储压力。
2、高利息成银行揽储利器
也有一些银行上浮更高的利率,以更多的利息吸引客户存款。
12月25日,山西昔阳农商行在官方公众号上表示,活动期间凡到该行任意网点办理5万元以下存款,利率享受1.4倍;凡办理5万元(含)至20万元的5年期定期存款的客户,可享受利率收益4.5%等等。
12月26日,山东东营农商银行在公众号上推销个人周周利存款产品,表示可以拿定期收益,享活期便利,比活期存款更划算。为让用户看清收益差距,文中还专门举案例计算分析,表示61000元的活期余额通过周周利一周后能比活期存款多收不少利息。
除了农商行,还有众多城商行等银行也纷纷上调存单年利率揽储。据《中国证券报》称,某城商行客户经理坦言,临近年末,该行正在揽存款,并力荐该行大额存单。该行3年期、20万起售的大额存单年利率为4.18%,相当于较基准利率上浮52%,且按月付息。
也有些民营银行在第三方平台上力推智能存款产品,表示“收益高、存取方便”。京东金融APP上,亿联银行、众邦银行等众多银行的爆款推荐产品储蓄存款利率多都在4.0%以上。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对独角金融(微信公号:uni-fin)称,“智能存款的特点是低风险、低门槛、高流动性、高利率,在年轻人中有较大的市场。2018年以来这类产品的盛行,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金融科技在银行中的实践,民营银行试图在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方面进行探索,在银行业中探索出一条发展路径来;二是宝宝类理财产品的兴起,银行揽储压力越来越大。”
也有行业人士分析,地方性银行的业务范围一般局限于当地,吸储的难度很大,提高存款利率来用高利息吸引用户是很常用的吸储方式。
3、防范存款变保险、理财
值得注意的是,年底火热存款浪潮下,经常有一些银行员工以高利息存款作误导,趁势推销银行保险、理财产品,给用户带来一定的损失与困扰。
独角金融(微信公号:uni-fin)发现,在这类存款陷阱中,银行员工有时会混淆银行存款与保险的差别,用户误以为是定期较长的高利息存款,待到急用时才发现是保险,而且未到期不能取。也有些员工在为用户办理存款业务时表示存款送保险,结果变成买保险,利息按保险计算。还有一些员工会劝说保险收益比存款利息高,但最终用户的利息低于银行利息。
也有用户存款时误信银行员工的高利息回报,而将定期存款买成了银行的理财产品,有时甚至是高风险的理财产品等等。
有人士分析,如果被误导销售的话,用户如果持有相关的证据,能证明自己是在被误导情况下错误购买产品,或许能够维权;若没充足证据,或在稍微意识到是保险、理财的情况下匆匆购买,基本很难全额退费。
今年10月,中国银保监会已经下发通知,重点整治银行营销不当宣传和误导销售。但与此同时,用户也要在存款时注意,避免因高利息吸引掉入存款陷阱。
有银行从业人员表示,如果是银行存款,一般都会出具银行存单;若给出合同,用户要仔细看合同上的说明,不要相信工作人员的口头承诺。用户也要问清能否提前支取,如果这款投资期限很长而且不能提前支取,那很大可能就是保险或其他理财产品。此外,银行都会有存款利率的展示,当利率明显偏高,更要向工作人员问清楚产品属性。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