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最近经常思考银行与互联网的关系,大家普遍认为银行低频是造成银行数字经营困扰的主要原因,我们今天从反面来思考一下问题。
银行服务低频吗?低频是错吗?
说银行服务,首先要说银行服务到底是什么。经过多年发展,银行服务已经从存贷汇产品出发,成为了从存款到投资理财,从贷款到信用卡消费金融,从汇款到线上支付转账,再到覆盖本外币金融非金融境内境外的复杂业务服务体系。
这么复杂的体系中,对高频非高频的评价自然不能一概而论,有些高频,有些低频,有些曾经高频现在低频,有些曾经低频现在高频。
但无论高频还是低频,金融服务一定是个刚性需求,就是在固定周期内一定会需要的服务,这是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
因此金融本身的经营竞争,不来自于异业,而是来自于同业,异业只是在利润的获得能力方面产生了影响,这个我们后面再说。
进一步去看金融,金融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主要问题不在于的金融的刚性属性,而是在于这种刚性需要一些市场前提条件。举例来说,刚性发生的前提是具有一个发生被动资金关系的银行账户。这个被动的关系的构建无外乎以下几种。
• 来自于社会公共服务需要。公共服务驱动,如社保公积金账户。
• 来自于企业劳务关系需要。劳务驱动,如长短期工资报销账户。
• 来自于服务缴费的需要。缴费扣划驱动,如特定业务扣款账户。
• 来自于金融产品的需要。业务产品驱动,如投资理财汇款贷款产品开立对应账户。
所以我们先抛开是否高频的问题,只要构建了上述资金关系,金融的刚性需求也就形成了,刚性的持续时间与这种资金关系的持续时间是相对应的。
回到高频的问题,以上各项需要中,除支付消费以外,其他服务均属于低频服务。大众衣食住行无一例外需要花费资金,显然这种用户与银行的交互是高频的,但问题在哪里呢?
问题在于移动支付时代,高频的消费动账过程中,客户并不与银行发生直接交互。而银行与客户直接发生交互的主要集中在大额动账环节,这个环节仍然是低频的。
这就有一个现象需要我们仔细思考,银行服务中有大量高频与低频服务,而且服务都是刚性的,但为什么银行最终只承接了“低频服务”,而“高频服务”几乎都没有与客户进行直接交互呢?
针对这个问题,大家都会有感受,如互联网冲击,如三方支付崛起,如场景缺失,但是似乎这些将问题抛给银行和市场的分析方法,都没有明确说到根源问题。
我们简单概括为以下三点。
开放的系统性失衡结果
一般来说,开放的原因有两种,第一种原因是自己运营能力和资源有限,需要通过外部资源撬动自身成长,第二种原因是懒。银行人可能都还记得三方支付是如何崛起的,没有银行将支付作为基础设施向企业开放,几乎也就没有现在的支付平台。但是转念一想,开放是否让银行从辛苦的商户收单市场,一下变成了靠快捷支付躺着挣钱的机构呢?
本来是真的能力有限,后来却真的变成了懒。有些钱变得好挣了,自然也就很难在意与市场直接交互的能力。经营中的厚此薄彼,业务系统性失衡,长短期失衡,是主要的原因。
但这种问题在三方支付以后并没有解决和改善,现在热炒的开放银行,其实与当年三方支付的竞争条件如出一辙,若不是有强金融监管、强信息保护、强消费者保护的关卡,恐怕开放银行早已培育出新一代的综合互联网银行服务平台。因此我甚至认为银行应该感谢监管在这一时代的严苛。
工具的要素特征缺失结果
银行想要构建高频的交互工具,但是我们说工具不是形式上的模仿,而是价值上的模仿。数字交互市场,并不会因为A公司有个高频功能的工具,B银行复制同样功能工具就能取得高频结果。
高频的背后,一是服务的刚性,二是真实的高频需求点,二是未被满足的市场空间,四是传播的潜力。
非刚性的需求,只会因为新鲜感而产生短期交互,随后就会被抛弃,因此需求本身应该是刚性的。真实的高频需求点要对需求有真实的理解,业务服务高频不一定代表工具交互高频,工具交互高频除了业务服务外,更多的在于数据内容的可读性,依靠的是对“信息内容的焦虑”。未被满足的市场空间是指竞争对手的发展情况,自身需要具备一定程度、一定时间内的不可替代性,以构建发展的壁垒。传播的潜力是需要具备口碑传播的能力,服务的价值量要能够撬动社会传播。
银行工具模仿居多,普遍是对成功工具的功能分析,而缺少对工具发展的要素分析。
定位路径的侧重偏倚结果
首先,低频与高频服务的特征是有本质区别的,越是低频刚性的服务越应该讲究服务的快速与干净,降低单次服务的粘性时间,让刚性服务的体验越来越好。越是高频的服务,越应该通过粘性拉长碎片化服务的总时长,让高频形成意识习惯,用历史数据形成壁垒。
其次,高频与低频是有相互带动关系的,市场中的转化,一定是高频率向低频率转化,大数量向小数量转化,大服务向小服务转化。过早的以低频核心金融转化作为主要经营目标,将低频服务拉长,则容易引发市场反感,忽视对高频率、大数量、大服务的获取能力,虽然这些服务并不直接构成最终的业绩转化,但却是转化路上的必经之路。
虽然在互联网的下半场这条路未必由银行亲自来建设,但如何走,花费多少,怎么走得更快更稳却是需要在“业绩转化”以前需要认真盘算的。
否则明知道这条路必须得走,却又不想走,应该直着走,却打算绕路走,最后目的地也会偏离的越来越远,鲁迅先生可能没想到当今时代还有句话。“地上本来有路,绕路多了也就没了路。”
结尾的整理
综合上面的内容,我们扯了一些脉络,总结而言:
• 银行服务不论高频低频,整体金融核心服务是刚性的,金融的竞争不来自于异业,而是来自于同业。
• 刚性的基础来自于特定金融关系的构建,比起支付,还有太多金融关系场景值得深挖设计。
• 互联网的竞争是阻断了银行与客户的直接交互,从中间层压缩了利润空间,而非夺取业务,但未来金融开放,牌照增发,争夺也不是不可能。
• 互联网的空间来源于银行的开放,让渡了市场的运营权,是亲自运营市场惰性,追逐短利的代价,终归是银行自身的选择。
• 高频要解决的不是业务问题,而是市场问题,高频不依赖于业务服务,而是依赖于对客直接交互的工具,工具更表象的市场竞争是前端展现了什么内容。
• 高频工具的设计不在于模仿复制高频功能,而是要具备基本的要素,回归对市场需求的正确理解。
• 低频业务不是问题,低频刚性反倒是银行长期服务粘性的核心竞争力,低频的对客工具和内容才是问题。
• 银行具备大量可以高频的数据信息、人才队伍、市场整合资源,只是缺少资源整合的能力,并释放给工具应用。
感谢阅读,欢迎讨论。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