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最近三个月,多家数据公司被调查,数据行业动荡不断。

行业持续收紧,七成数据接口被切断。

一些大数据公司的爬虫团队被全部裁员,大量人员主动离职。据统计,最近起码有数万员工流出,行业人员流失率在50%以上。

各家大数据公司的CEO每天都在朋友圈“打卡”,证明“我没被抓,我的公司也还在”。

而另一边,合规的、有国资背景的大数据公司,却迎来了好时候。有的公司在短短三个月内,“每个月业务翻一番”。

有人说,这是行业面临的最大“生死劫”:有人死,却也有人生……

01 行业大劫

大数据行业,突然间被踩了刹车。

最近三个月,大数据公司人员被抓捕、被调查的消息不断传出,行业人人自危。

多家金融机构称,它们合作的数据接口,大部分都被切断,“70%的接口断了,其他的很多也不稳定,一周换了三次”。

首先停掉的,是各种爬虫产品。

一家大数据公司的创始人于建瑞,发现第二家爬虫公司被抓后,在公司召开了紧急会议。

“爬虫部门业务暂停,数据库和服务器上所有的爬虫数据全部删除,即便是脱了敏的。”于建瑞决定“壮士断臂”。

删除数据的第二天,爬虫部门马上“裁员十几人,转岗十几人”。

“第三天,整个爬虫部门从公司完全消失。”于建瑞花了三天时间,将爬虫业务“抹除”。

紧接着切断的,是“三要素验证”。

在过去,各大运营商下面,都接了很多代理商,后者会提供数据接口,进行电话、姓名等要素的验证。

“最近电信停了很多代理商,现在基本不接了。”于建瑞称,最开始暂停的是电信,现在联通和移动也在“缩减代理商”。

而各种多头借贷产品,也纷纷下架。

“天创、有盾的多头借贷产品都停了,市面上基本找不到多头借贷的产品了。”于建瑞称。

金融监管则开始要求自查。

11月6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向会员机构发布《关于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依法开展业务的通知》,要求会员机构对数据合作方进行排查。

“很多被调查的或者有风险业务的公司,都被直接点名,监管要求自查是否和它们有过合作。”于建瑞称,“这其中包括公信宝、白骑士、天机数据、木立征信等多家公司”。

10月24日,一张截图在网上流传。截图显示,人行要求各地银行排查与第三方数据公司的合作情况

多家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也证实了这一点:“尽管不同区域的要求,可能略有不同,但都是要求停掉和风险公司的合作。”

业务停滞的同时,行业也弥漫着惊恐的气息。

于建瑞身边每天都有人失联,“出国的出国,被抓的被抓”。

“最近,各家大数据公司的CEO每天都在朋友圈打卡,比运动打卡都勤奋。”于建瑞称,这里头的潜台词,无非是“我没事,我们公司也还好着呢”。

一家场景分期平台的HR前两天约好了一个面试,结果求职者没有出现,“后来听说,他被抓了”。

大数据突然成为高风险行业,行业掀起了一波离职潮。

“这段时间,我们收到了大量来自数据行业的人员简历。”上述HR表示。

而各大数据公司,也开始裁员。

“榜上有名的数据公司几乎都在裁员。”一家金融机构的风控总监称,被裁的员工中,基本有一半都是技术人员。

“这些公司的裁员率和离职率起码有50%,技术部门甚至达到了70%。”

02 成本激增

实际上,金融科技发展的基础和养料,就是大数据。

整个数据行业的停滞,导致金融业务受到巨大影响。

“80%的金融公司都收缩了。”于建瑞称。

一些平台,只能针对老客户放款,不再新增;稍微激进一点的平台,就开始凭感觉放款。

“较为资深的从业者,都会对自己用户的画像有概念,大概知道哪些人是优质人群。”一家场景分期平台的风控总监李扬称。

他们比对着过往的好客户画像和逾期客户画像来放款,“逾期率也还可控”。

但如果想维持以前的业务量,就意味着各项成本的增加。

首先,是数据成本的增加。

“正规的数据公司和央行征信,其实可以覆盖行业70%到80%的数据需求。”一家第三方征信机构的创始人王海峰表示。

只是,金融行业需要付出更高的合规成本——合规的数据,价格自然要贵一些。

“它们的成本高了约60%。”数据宝CEO汤寒林称。

其次,是核验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增加。

摩托车分期服务商骑呗科技的风控专家姚奕称,受爬虫风波的影响,他们获取第三方数据的渠道减少了50%至70%。

为了维持业务运转,他们只能要求用户提交更多的纸质资料,并增加人手,用人工的方式核实用户信息。

“之前查询一条信息,只需要一两秒,成本在几毛钱到几块钱之间。现在靠人工核实,可能需要几分钟甚至十来分钟。”

之前审核只要约10分钟,现在为30分钟。“此外,人力成本也增加了30%至50%。”

面对现在的数据困境,有一些平台尝试自建风控和爬虫。

“搭建一套爬虫系统,保守估计需要6个人,至少三个月,开发成本就得200万。”于建瑞称。而后期的维护成本更高。

“比如说,为了反爬虫,运营商的官网动不动就会来个页面调整,爬虫系统就得跟着改。”于建瑞称,后期每个月的维护成本,还得50万。

而自建风控系统的难度,同样意味着人力成本的高昂。

“整个金融体系的成本,保守估计增加了50%左右,人力、数据的成本大幅度增加,效率也会下降很多。”于建瑞称。

03 未来如何

这不是数据行业的第一次大洗牌。

数据行业最早的一批从业者都记得,早在2012年前后,中国的数据行业就曾经遭遇过一次大洗牌。

2012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罗维邓白氏非法获取、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罗维邓百氏全员被上海警方带走。

2012年,央视“3·15”晚会对罗维邓白氏的曝光截图

那一次之后,数据行业的暴利链条被打断,绝大部分从业者离开。

留下来的人,也心怀敬畏,不敢越界。

“上一次实际上是为了捍卫数据主权,而这一次和上一次有本质的区别,是为了维护稳定——金融和数据结合得太深,暴力催收和套路贷引发了很多极端案件。”在数据行业有15年工作经验的资深从业者丁一称。

但现在市面上这些主流的大数据公司,大部分都是在2012年之后创立的。它们没有经历过上一次洗牌,也没有感受过历史的教训。

“数据行业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底线在哪里,他们中,大部分人并不知道。”丁一称。

而这一次和上次一样,大量人员离开,暴利链条被打断。

历史如此相似,数据行业仿佛又走完了一个轮回。

丁一认为,这次洗牌也许并非坏事——行业重新回到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底线也被划好。

而在腥风血雨中存活下来的合规公司,也渐渐熬出了头。

“在过去,合规的数据公司根本活不下去,因为我们要付出更高的合规成本。”汤寒林称。

他举例称,他们并不缓存任何一条数据。

而行业大部分的玩家,都是将调取的数据偷偷存起来,当数据越积越多之时,数据公司就可以直接用缓存库里的数据,不再需要从接口调取。

于是它们的销售价格就可以压到极低,“多卖一单就是赚”。

“它们价格便宜,而且因为已经缓存下来了,所以响应时间也会比我们快。” 汤寒林说。

在惨烈的市场竞争中,劣币将驱逐良币。

而如今,合规的数据公司成为了“香饽饽”。

一家有国企背景的数据公司创始人透露:“最近三个月,我们每个月的业务量都翻一番。”

而一些巨头旗下的大数据平台,也突然间变得门庭若市。

“排队等着接我们的服务,咨询量也暴增。”一家巨头旗下的云平台销售称,他们最近正准备扩充团队。

关于大数据行业的未来,从业者认为,“持牌”将是一个关键词。

“或许,第三方大数据公司将会持牌经营。”一家数据公司的负责人夏睿预测,到那时,行业内应该只剩下几家头部公司,小公司存活的可能性不大。

合规、持牌,可能会成为未来大数据行业的主旋律。

结语

丁一认为,一个行业从草莽到合规,确实要经历几个周期,“只有暴利链条被打断,这些守规矩的人,才可以重新奔跑”。

“你还准备留在大数据行业吗?”最近,很多人问于建瑞。

“市场和需求还在,只是划了新的跑道,我还是会在。”他说。

只是这一次,他会更加心怀敬畏。

文/欧拉;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