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刚发布完Q3财报,趣店单季度净利润10.6亿元,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启动“开放平台”战略,趣店的营收和利润数据再也没有难看过。

只是这次,资本市场却不怎么买账了。自发财报当天开始,趣店股价一路暴跌,短短几天,趣店就经历六连跌,市值蒸发最高达9.5亿美元。

最直接的影响,可能来自于趣店Q3的财报中提到,趣店将全年净利润预期下调了5个亿。

客观来说,趣店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表现都不算差,整体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率都保持在行业高位,开放平台表现优异,为趣店贡献了90%的利润,增长速度惊人。

业绩一片向好的背景下,仅砍掉5亿的额外预期利润,就足以在资本市场引起轩然大波了吗?

恰恰就是这高达90%的利润贡献,泄露了趣店的隐忧。对一个资产端金融机构而言,除非和BATJ一样就是流量本身,否则远比其他都重要的自营业务能力,才是生存的命脉。

趣店财报中一些不被察觉的细节,透露出这场风波背后没有那么简单。这些细节,不但预示着市场环境已经向趣店提出了挑战,也释放出了几点至关重要的市场信号。

趣店的隐忧:新增获客是逃不开的大坎

今年前三季度,趣店的营收数据分别为:20.97亿元、22.21亿元、25.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7亿元、11.6亿元、10.6亿元,碾压了一众互金机构,包括拥有自建场景优势的乐信。虽然乐信在今年二三季度的营收超过趣店数亿元,但净利润和同比增长率都明显不如趣店。

单从这点来看,趣店当属互金机构中的佼佼者。具体收入项目上来看,开放平台已经是趣店的利润引擎,承担了趣店90%利润的开放平台,三季度收入9.93亿,产生净利润超过9亿,可见这确实是一项成本极低的业务,但它的成长性和可持续性,在三季度的财报中体现出了不确定性。

来源:趣店财报,新流财经整理

从环比数据来看,趣店很多业务数据就没那么美好了。

比如,三季度趣店放贷金额环比减少25%,贷款余额、贷款便利服务等收入也都齐齐减少。相比今年二季度,趣店表内业务收缩,融资收入环比减少19%,M1+和M6+的逾期率双双环比攀升。

更重要的是,2019年三季度,趣店的新增活跃用户为66.91万人,一别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大增108.2%的趋势,三季度环比二季度大幅下滑39%。

这意味着,趣店在收入上一边对开放平台的依赖越来越重,一边又面临着新增优质用户的乏力表现。

当然,趣店的用户基数还是不错的。截至今年9月底,趣店用户数超过7800万,同比去年增长11.86%。而趣店的CFO杨家康对Q3财报进行解读时提到,趣店未主动在获客上进行大额的投入,包括没有做任何广告或流量投放,主要增长来自“口口相传的用户传播 ”。

从当前趣店乏力的新增活跃用户和保守的外部获客营销两方面对比节节拔高的净利润可以看出,作为核心利润来源的开放平台,主要输出的还是趣店的存量用户——多半来自前几年在支付宝APP入口的积累。

跟蚂蚁金服“分手”后,趣店的开放平台通过存量用户变现,迎来了前几季度短暂的“蜜月期”,但既没有保持住存量转化的效果,也还没有效地开放到外部获客渠道上去——是趣店眼下最大的困扰。

在BATJ的流量巨头各自为战的今天,攻坚新增获客,是所有金融机构都逃不开的一道大坎。

今年发一季报的时候,趣店CEO罗敏对外提到开放平台“振奋人心的发展态势”时还让人记忆犹新,把全年净利润的预期从35亿元加到了45亿,那种自信,在三季度削减5个亿的时候,似乎就消散了许多。

资本清醒得最快。趣店股价的六连跌似乎说明,开放平台的好故事已经备受质疑。

然而趣店遭遇只是一个缩影,事实上2020年,互金行业的每一家金融机构都应该朝更远的未来去看了。

趣店的“警告”:流量市场已经突变

这个行业的风吹草动都在影响着趣店,但趣店的数据波动也无不反应着互金行业变化。今年以来,趣店无论是注册用户、授信用户还是在贷用户,都较两年前的增速明显放缓。

来源:趣店财报

趣店的困境,也正是行业的困境。三季度趣店用户增长乏力发出了警告:互金流量市场已经发生了突变。

趣店对此次下调5亿净利润预期的理由是:“计划降低风险贷款额度,将关注点放在更高质量的借款人上”。也就是说,7800万的贷款客群中,可以筛选的范围更小了。

受前段时间两高两部最新印发的《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文件影响,大量的互金平台急求合规转型,将贷款产品的年化利率压降到IRR36%以内,而持牌消金机构的年化利率更是有趋势向IRR24%以内调整。

金融机构对客群的资质要求更高、用户获取难度更大、竞争更激烈了,以流量分发为核心利润的平台,自然失去了一部分流量变现的空间。由此推测,除了新增乏力,趣店降低预期净利润或也有市场需求变动因素的考量。

实际上,今年下半年以来,大量依靠高利率贷款产品活着的贷超平台都失去了核心利润来源。虽然监管层未明确36%的严格口径,流量平台为了生存也只能以最安全的标准接产品,大量导流平台选择转型为代运营、风控等服务商,甚至异业转型成电商、医美渠道。

这场流量市场的突变意味着,大家是时候瞄准新的目标了。贷款产品方必须在利率合规范围内有保持盈利的能力,流量平台则必须放弃给高利贷导流赚取利润的商业模式。

获客能力或牌照能力,必须有一个

最近两年趣店净利润出现突然下跌有两次,一次是2017年四季度,遇到141号文的下发,一次是2018年三季度,趣店正式告别“流量大腿”蚂蚁金服。

来源:趣店财报

在市场波动下,趣店显得有点被动。

同样是做校园分期贷款出身,这是趣店跟乐信在转型后最大的不同:趣店选择了依附蚂蚁金服快速积累巨大的流量,而乐信建立了核心的自营线上商城和线下地推渠道。

这使趣店很久以来都在公开的净利润数据上压过乐信一头,也使趣店在巨头带来的流量红利消失后获客能力明显逊色于乐信。三季度,乐信的新增活跃用户250万,同比大幅增长265%,是趣店的3.7倍。

事实证明,没有谁能躺在巨头的流量池里坐收渔利,抱阿里大腿的趣店不行,抱腾讯大腿的微粒贷也不行。

“支付宝来的流量只认支付宝,用户黏性差,还不如某些P2P平台的借款APP。”一位消金机构人士表示,实际上,从互联网巨头那里引流,存在存量用户经营效果的巨大落差。支付宝过去的品牌效应,很难被直接转化到合作产品上来。

开放平台实质上也是流量分发,如果趣店一心要把开放平台战略进行下去,就必须有可持续的强劲获客能力。

哪怕是有绑上金融科技概念、带有技术含量的流量分发,没有流量,也是无稽之谈。

如果获客能力不达标,资产端的金融机构想在互金市场活下来,至少要有一张含金量足够的放贷牌照。如此一来,无流量,也能依靠资金优势放贷,有流量,就是锦上添花。

和乐信一样,这也是趣店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不过,网络小贷牌照当然不够。今年5月趣店在江西抚州的网络小贷牌照改为传统小贷牌照之后,趣店旗下剩下另外一张注册资本9亿元的网络小贷牌照可以全国展业。

对一家想要做大做强的互金机构来说,杠杆,永远是前进路上的路障。破解杠杆可以靠联合放贷,但没有流量,就没人愿意跟你联合。

这就像一个无解题,获客能力和牌照能力,趣店未来必须有一个,趣店的其他对手也是。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