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百度Q3财报如期而至,第三季度总营收为281亿元,环比增长7%,归属百度的净利润达到44亿元人民币(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本期内表现超过华尔街预期,百度股价盘后大涨。

其中爱奇艺会员、智能云、智能设备等组成的其他业务,营收达到76.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4%,成为百度名符其实的增长引擎之一。

联想9月份Canalys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报告》,百度智能云已经以高达92%的增长速度成为市场份额第四的云计算厂商,彼时Canalys给出的解释是:“AI与云业务在中国电信行业、制造业和自动驾驶领域均有成熟落地项目,为百度智能云提供了显著的增长机会。”

国内知名调研机构艾瑞咨询在《中国云服务业发展洞察基础云服务篇》中,给出了相似的数据报告:百度智能云2018年在中国公有云 IaaS 市场中排名第四,并凭借产品、规模、品牌和生态优势,构建了难以撼动的市场地位。

从第三方报告里百度智能云稳居国内第一梯队的事实,到第三季度财报中对百度营收的积极贡献,在拿到“云+AI”的先发优势后,百度智能云在领先AI技术的加持下,正在向行业纵深挺进。

01  “利出一孔”的B端路线

百度智能云的高速增长,似乎并没有太多意外。

把时间追溯到去年12月份百度的组织架构调整,李彦宏在内部信中强调要有集中资源“打大仗、打硬仗”的能力,与之对应的动作就是智能云事业部正式升级为智能云事业群组,同时承载百度AI to B及云业务的发展。

等到2018年第四季度的财报时,百度智能云即给出了季度营收11亿元的成绩单,在已经披露营收的云计算厂商中,这份成绩单的分量仅次于阿里云和腾讯云,也预示着百度智能云提前完成了调速升级。

到了今年9月份,“云+AI”战略再度升级,尹世明带领的智能云事业群组转向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汇报,百度的AI技术、云计算和基础技术体系进一步整合。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的百度智能云,已然成了AI产业智能化落地的“排头兵”。

至此便不难读懂百度全面向B端推进的战略逻辑。

按照管子在《国蓄》一文中的说法:“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如此“利出一孔”的思想,在经济、军事和商业竞争中的应用屡试不爽。当互联网从C端转向B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成为新一代商业基础设施的当下,“利出一孔”的路线被百度智能云沿用,并直观地释放出了应有的战斗力:

比如在阿里、腾讯等还在思考如何让云计算变成一场规模战争时,百度就凭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三位一体的ABC战略,提前锚定了差异化优势。厚积薄发的增速证明百度的策略正确性。

再比如让大多数云厂商饮恨的春晚红包大战中,与AI能力深度融合的百度智能云,硬生生抗住了春晚的流量洪峰,也让合作伙伴们清楚地看到了百度智能云的“武功”,甚至说云计算业务这一年来的增速都与春晚红包大战的练兵不无关系。

在百度整体“云+AI”整合战略指引下,以百度大脑为核心,依托智能云,百度正加速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云计算是智能基础设施的底座,把人工智能和底层技术能力灌输到底座中,进而成为赋能各行各业的“动力工厂”。

当然,友商们的追随也证明了百度B端路线的正确性和蕴藏的巨大潜力,在百度之后也加强“云+AI”布局的名单中,有微软、谷歌,也有阿里、腾讯和华为。不过,百度是国内投入最早、技术最强、布局最完整的AI领军企业,其技术优势和壁垒还是不易超越的。

02 To B的关键:生态开放

有了“云+AI”的布局,有了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的逐级提升,需要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加速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让技术高效地转化为服务?

百度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其实采取了三个动作,第一步是前面提到的ABC三位一体战略的形成,确认了百度ToB的输出方式;第二步是内部组织架构的升级,通过内部体系的联动,减少百度“云+AI”生态矩阵对外输出的阻力;第三步就是百度正在进行的,以生态开放的模式让AI深入到产业中。

在ToC时代,开放就是百度生态的关键词,到了产业智能化时代,百度同样向各行各业的合作伙伴们抛出了橄榄枝。

其一,帮助合作伙伴进行智能化转型。互联网上半场的成功标杆可能是市值,可能是活跃用户数,但到了互联网的下半场,评判标准应该是能否帮助传统行业向智能化转型,打造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

百度早已打磨了一连串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样板。

百度智能云联合央视网推出了在线服务型智能语音交互产品“AI帮你找”,用户可“动嘴不动手”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在工业制造领域,百度智能云联合精研科技与微亿智造打造的智能质检设备,解决了过去主要靠“肉眼+放大镜”来检测的痛点,设备投资回报率则达到了传统机型的6.5倍;浦发银行与百度智能云联合打造了虚拟“数字人”,可以帮客户管理预算开支、投资理财,变身客户的私人财务管家……

李彦宏在2019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与数字人“小浦”互动

人工智能不再是实验室里少数人的“玩物”,已经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中高度渗透,以百度智能云为代表的ToB力量,正在催生“万千产业”智能化。

其二,与合作伙伴一道进行市场深耕。人工智能的落地不应该只是一个又一个的点,还应该变成一条条落地线,一张张落地面。百度智能云没有选择“照单全收”的扩张逻辑,而是与合作伙伴一道跨过AI商业化的鸿沟。

仅仅是在2019年,百度的“云+AI”生态圈就新添了很多新朋友。

譬如百度和汉得信息在3月份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围绕工业制造、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达成了一系列合作,百度提供云服务、智能设备和AI技术,汉得信息负责项目落地;再比如,与东软的合作也在步步深入,从战略合作、到投资东软控股,再到与东软集团共同布局智能城市赛道,二者的合作也是优势互补、各取所需的结果。

不能落地的人工智能没有资格谈论价值,无法产生商业价值的技术注定是空中楼阁。深谙个中道理的百度智能云,不仅要验证人工智能的商业价值,还在通过“产业智能联盟”等形式加速人工智能在产业中的规模化落地。

03 产业智能化的新起点

需要承认的是,现阶段百度智能云及相关业务在营收中的占比还不太高,却不应该低估百度之于产业智能化的野心。

李彦宏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提出了“智能经济”的概念,指出数字经济在经历了从PC的发明和普及,到PC物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正在进入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智能经济新阶段,并判断将改变人机交互方式、改变IT基础设施、催生出很多新业态。

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也曾在公开演讲中表示:“驱动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都表现出很强的通用性,而每一次工业革命到达高潮时,驱动它的核心技术就进入工业大生产阶段,呈现出标准化、自动化、模块化的特点。”

诚然,无论是出于对商业趋势的预判,还是基于技术迭代升级的必然结果,加速产业智能化都将是百度的使命。隐藏在财报背后的,无疑正是百度“云+AI”向行业纵深挺进的信心和决心。

之所以给出这样的结论,同样可以找到两个方面的原因:

从落地场景上看,百度智能云在工业质检、金融创新、智能城市等领域动作频频,并且已经找到了规模化复制的路径。

以百度和东软联合打造的“云智未来城市”为例,该方案构建了1个横向的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和10个纵向的重点领域应用,几乎覆盖了城市智能化管理和治理的所有场景。百度扮演的其实是智慧底座和智能中台的角色,通过云边端一体化的新计算服务,将全栈的AI能力输送给东软等合作伙伴。技术起家的百度回到了自己擅长的技术赛道,打造一片智能化的沃土,让合作伙伴们自由开垦。

从技术蓄能来讲,百度的CTO体系早已扎根到产业实践中,为开发者们打磨“趁手利器”,提供产业智能化的核心动力。

可以引证的是,集深度学习核心框架、基础模型库、端到端开发套件、工具组件和服务平台于一体的飞桨,累计服务了150多万开发者,同时不断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针对不同圈层的开发者进行人才培养;升级到5.0的百度大脑,在算法突破、计算架构升级的基础上,实现了AI算法、计算架构和应用场景的融合创新,被外界称之为软硬一体的AI大生产平台。除了面向开发者,这些技术能力还将融合云计算转化为生产力。

三年前人们提到人工智能的时候,多半还会和围棋联系在一起。如今不少人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敲开智能化大门,让人工智能走入产业智能化阶段。百度等玩家们向行业纵深挺进时,改变的不只是自身的业务结构,也为外界提供了重新认识产业智能化的新起点。

04 写在最后

有如李彦宏在内部信中提到的:“这是一个技术价值再度闪耀的时代,而技术创新就是一次伟大的冒险,我们付出100倍的努力,取得10倍的优势,方可领先1步。但是,大胆创新胜过平庸保守,所有创造商业奇迹的公司,都是因为他们生而不同。”

如今百度在“云+AI”赛道上的投入初见成效,技术价值的再度闪耀似乎指日可待。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