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看看最新诺奖经济学得主的分析报告吧!

日前,2019年诺贝尔奖的最后一个重磅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

它被授予三个发展经济学家: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V.Banerjee)、埃丝特·杜弗洛(Esther Duflo)、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以表彰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

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在1974年颁给凭借《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而获奖的冈纳·缪尔达尔1979年颁给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并提出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劳动力短缺“刘易斯拐点”的阿瑟·刘易斯,差不多时隔40后,诺贝尔经济学奖再次聚焦发展发展经济学,将人们的关注点导向穷人、贫穷与人类的共同发展。

我相信很多读者不知道这三位是谁。好吧,其实这很正常。经济学从来不是什么显学,尤其这三位不是聚焦人类的荣耀,而是人类的伤疤——那些多数时候脱离主流视线,多数情况下没有话语权,几乎不会引起关注的穷人。

三位获奖者中,印度裔58岁的阿比吉特·班纳吉和47岁的埃丝特·杜弗洛是一对夫妻档,他们都在麻省理工学院任职,55岁的迈克尔·克雷默则在哈佛任职。这三位在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算是很“年轻”的群体,尤其是埃丝特·杜弗洛,她不但是第二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经济学家,而且是最年轻的得主,她还是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经济顾问。

尽管三位得主都不是大家熟悉的学者,但他们研究的课题却非常令人震撼: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当我们的主流经济学家都在扎堆研究财富,每天在各种富豪圈和官员圈子里穿梭时,这三位经济学家都在潜心研究贫穷。他们深入五大洲各个贫困国家和地区实地调研,最终凭借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拿下了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几位顶级经济学大咖看待贫穷问题的几个核心视角。

1. 贫穷的根源不是懒惰、愚蠢和享乐主义,而是外部环境

按照时下不少人的观点,贫穷的根源是懒惰、愚蠢和享乐主义——但这三位大咖的学术研究成果都否定了这一点。

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丝特·杜弗洛曾深入亚非拉许多贫困地区实地观察和调研,他们发现,那种认为“贫穷的根源是懒惰、愚蠢和享乐主义”的刻板印象,其实并无足够的事实依据。

比如非洲某些贫困地区环境恶劣,疾病肆虐,一不小心就会死于饥饿或疾病,普通人想安安稳稳地落个寿终正寝都难。在这种环境里,即便是出现勤奋、聪慧、积极向上的个体,也几乎无法摆脱贫穷。而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里,普通人即便是懒惰、愚蠢、耽于享乐,他们的生活品质也远比贫困人口里最勤奋、聪明、上进的人要好得多,因为这里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换个更粗鄙的说法,投胎是个技术活。很多事从出生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有些人终身奋斗所追求的东西,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就是与生俱来的,根本无需多想。

但是这种外部环境的制约,很难打破。

在这三位大咖的全球视角来看,尽管每年全球都有高达数万亿美金的援助专门用来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环境,但是仍然有10亿贫困人口生活在每天0.99美元的贫困线以下。从全球范围内看,国家之间的贫富分化、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

最关键的是,这三位大咖都认同“贫穷会限制想象力”的说法——贫穷的外围环境会最大程度制约的财富创造力。他们的研究发现,贫穷会扼杀一个人的想象力,即便这个人本身是个天才,贫穷也会用巨大的力量扭曲他的天赋,最终让他泯然众人,甚至变成一个沉沦堕落的人。

这里笔者想起巴西球星阿德里亚诺。这位出生于里约热内卢北部著名贫民窟维拉克鲁塞罗的孩子曾经凭借超人般的天赋成为著名球星,效力于国际米兰。2006年曼联曾提议用2000万英镑加C罗换阿德里亚诺,但都被国际米兰老板莫拉蒂拒绝了。

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穷人逆袭的例子,看起来阿德里亚诺因为天赋,似乎彻底摆脱了贫穷的命运。然而,2006年开始,他其实已经暗中与当年的贫民窟发小们一起流连夜店,这些发小们很多都是贩毒组织成员,吸毒、抢劫、坐牢对他们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随后的几年里,阿德里亚诺失业了,他将从前的积蓄挥霍一空,重新回到贫民窟与毒贩们打成一片。

在阿德里亚诺最风光的岁月里,维拉克鲁塞罗贫民窟的许多家庭都把他的照片放在耶稣像边上,勉励自家孩子将来要向阿德里亚诺那样努力,走出贫民窟。但在阿德里亚诺最终回到维拉克鲁塞罗之后,人们又只好把他的照片从耶稣像边上撤掉了。

阿比吉特·班纳吉、埃丝特·杜弗洛和迈克尔·克雷默都在提醒人类,要想真正帮助那些贫困人群,必须从改变他们的生存环境入手。

而对于普通个体而言,去到一个更好的环境里去,你创造财富的机会,会远大于你在一个泥潭里醉饮心灵鸡汤,挥汗如雨:

2. 为什么穷人花钱看起来比富人还厉害?

一个令人疑惑的现象是:相当多穷人虽然贫穷,相对而言,但在消费方面的支出占比并不比富人低,甚至还会更高。

为什么这些贫穷的人宁可睡大街,也要花钱泡网吧?为什么穷人更喜欢把钱用在娱乐上,而不是学习上呢?这些反过来又会怎样影响一个人的财富创造?

阿比吉特·班纳吉认为,他的工作首先就是要改变人们理解贫穷的方式。他反对将上述现象简单归因于个人道德,他认为过去人们经常把这一经济现象与道德挂钩,所以导致了许多政府的政策变成了道德说教,而道德说教对于改变贫困人口的生存状况并无实际意义。

他认为,这一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是:因为穷人的生活压力更大,烦恼更多,而任何人对于烦恼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都需要排解。穷人烦恼更多,所以他们更需要频繁地释放压力,而消费能力注定他们无法像富人那样去解压,他们只能在垃圾食品、垃圾电子游戏、很low的手机应用、很低劣的洗脑影视作品上去寻求高频低效的压力释放、存在感与安慰。

这一现象在全球都普遍存在。

比如中国深圳——它无疑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但深圳也有“三和大神”这样奇葩的社会群体存在。

在深圳龙华新区景乐新村北区的三和人力市场,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靠日结的薪资和低廉的生活成本生活着,他们被称为“三和大神”。

他们没有住处,晚上在网吧里包夜,困了就睡地板。早上5点半之前被闹钟叫醒,然后去三和人力市场门口等着那些招募零工的雇主上门。这些工作一般当日结束,薪资日结,每天100-300元不等。拿到工资之后,这些“三和大神”就回到网吧,靠游戏和方便面维持生存,直到工资用完,再出来找下一份日结的零工。

“三和大神”的人生,每一天都在如此循环往复。

阿比吉特·班纳吉认为,穷人因为经济上的原因,无法承受较长的收获期,因此他们更追求立竿见影的回报效果,而个人学习在他们看来,投资回报过程很长,他们缺乏耐心去等待这个周期。

因此,很多穷人把生活过成了死循环。

学习投入对于富人来说,成本并不算高,但对于穷人来说,他投入的不仅仅是钱,还有生存的机会。特别是一些需要完全脱产或者基本脱产的学习,对于穷人来说更是一种奢望,因为一旦他们失去收入,生活将难以为继。因此综合来看,穷人的学习成本极高——这一点堪称穷人的命运诅咒与遗传基因,也是一穷起码穷三代的核心原因。

另外,这几位经济学家指出,穷人在医疗方面的支出占比也是非常高昂的,甚至还会高于富人的支出占比——穷人的风险暴露远超富人,抗风险能力也远低于富人。

穷人通常“小病靠扛”,就医频次很低,而且几乎没有疾病预防的安排,看起来似乎医疗消费很少,而实际上穷人一旦就医,基本上都是重大疾病,甚至是绝症,治疗费用极高,而且康复的概率较低。

穷人更难以承受疾病带来的时间损失,因此他们更偏爱那些“下猛药”的医疗方式,对于“慢慢调理”的医疗方式则难以接受。但是,这种重治疗轻预防就医习惯,不仅让穷人更穷,而且让他们的身体也饱受摧残。

身体健康几乎是穷人最核心的资产——但,他们依然无力保养这份核心资产。

另外,金融服务对于穷人也非常不利。穷人比富人更难获得贷款,因此他们需要支付远远高于富人的融资成本。

这一现象在中国同样存在。

尽管当下许多中国金融服务公司宣称自己做的是“普惠金融”,但在这个看似光芒万丈的概念之下,不少公司实际上都在玩高利贷的游戏——他们不仅不帮穷人,而且是定向坑穷人。

社会上有个很形象的词慨括这个现象:割韭菜。

3. 结语:我们该如何摆脱贫穷?

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丝特·杜弗洛有一本经济学著作,叫《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这本书的中文版网上有售,在此向大家隆重推荐一下。

这本书分十大章节,从营养、健康、教育、生育、风险管理、贷款、存款、创业、政治参与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穷人的生存、选择和突围,以及援助、制度对穷人的意义。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这本书并不是两位作者在象牙塔里翻翻故纸堆拼凑而成的作品。事实上,这两位学者为了弄清楚贫穷的本质,用了15年时间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真正去观察和体验穷人的日常,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多个方面,来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

据该书统计,全球有10亿人口,生活在每天0.99美元的贫困线之下。这是全球最底层的10亿人口,每年有数万亿美元的援助专门用于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但他们依然深陷贫穷的泥沼。

主流社会从前常将这些贫困人口说成“社会的负担”、“弱国劣政的牺牲品”,并认为“援助越多穷人的依赖性越强”、“外部援助不能改变穷人的生活”、“穷人的穷是因为思想根源”、“穷人懒惰,行动力很差”。但这几位诺奖得主在这部著作中用大量的一手材料,严密论证,批评和驳斥了这些居高临下的“何不食肉糜”式的观点。

在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丝特·杜弗洛看来,所谓穷人的“粗鄙”、“没教养”、“懒惰”、“愚蠢”,都只是主流社会推卸责任的托辞而已,在医疗、教育、融资、准入等各方面远高于其他群体的社会环境摩擦成本,才是贫穷的根源。

贫穷是一种病——病因不是肌体自身,而是环境污染。多年来,各国的扶贫政策大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而这本著作就是致力于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政治家及所有希望天下脱贫的人提供指导意见,帮助他们寻找经得起检验的扶贫方案。

在扶贫工作上,中国取得了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成绩。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全中国绝大多数人口都属于贫困人口,而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贫困人口比例大大降低了。今年2月20日,中国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向媒体公布了一组数据。6年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连续6年超额完成千万减贫任务。

这当然是极好的经济现象。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路径从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的观点:那就是贫穷源于环境,只有环境的改变才能从根本上消灭贫穷。

今天,尽管一线城市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但无数中国人还在想方设法地想挤进去,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想改变生存环境的努力。

但,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并未雨绸缪的是,我的财富分配机制在出现某种值得警惕的扭曲——反映我们社会财富分配公平与否的基尼系数,处在一个颇为突兀和尴尬的水平。在经济学上,这意味着,我们创造的财富越多,人群的贫富分化可能会越大:

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让特定人群成为巨富,中国的理想是“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依然有相当数量的中国人,他们的生活依然未能摆脱贫穷。

他们有权利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因为,贫穷,不是他们自己的错!

按照十三五规划,中国将在2020年消灭绝对贫困人口,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离2020年新年,还有两个半月

在此,我祝福你,陌生人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愿你远离贫穷

(文/江户川柯南;数据支持/勾股大数据)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