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最近,金融科技风控所依仗的“大数据”,大有只剩下“大”的趋势。

相关部门对大数据机构的雷霆出击,让很多人始料不及,但若将时间拉长去看,2019年严厉打击的714高炮、套路贷、暴力催收以及正在进行数据整治潮,都是2017年现金贷监管的延续和深入,而“现金贷”最大的问题就是利率畸高。

2017年12月至今的现金贷整治,由浅入深:从单一的禁止到对放贷端、贷后催收端、数据供应端中违法违规行为的多维度打击;同时,也打开了“泄洪”的口子,比如鼓励消费金融和网络小额贷款差异化监管以及网贷入征信,这些动作都透露出一个信号:开正门,堵偏门。

如果将这个信号具化,读懂新金融认为是:“36%”的普惠金融将渐行渐远;将,且正在。

01. 三大信号

2019年9月的金融科技圈热闹非凡。

一方面作为金融科技排头兵的网贷平台,终于可以入央行征信了。《关于加强P2P网贷领域征信体系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支持在营 P2P 网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持续开展对已退出经营的 P2P 网贷机构相关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打击;加大对网贷领域失信人的惩戒力度。

另一方面,针对互联网小贷公司的规范与发展,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表示,已计划对网络小额贷款实施差异化监管,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网络小额贷款监管制度和经营规则,将提高准入门槛,引入分级管理模式,以推动网络小额贷款从业机构扶优限劣、规范发展。

最后,是持续至今的数据整治潮,摩羯科技、新颜科技、公信宝等平台相继被查,金融科技领域人心惶惶。

而在数据整治潮前,现金贷中不合规、不合法的资金方、714高炮、套路贷、催收机构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故而,也有人戏称:监狱里的人已经可以搭建一条完整的放贷链条了。

这个链条,是一个见不得光的链条,在行业初兴的时候,这个链条或许可以成长一段时间,就像肿瘤初期也可以在人的身上成长一样,但如果不尽快剪除,最终会拖死整个行业。在打击“肿瘤”中游、下游的时候,对于源头——数据端自然也不能放过。

02. 当大数据只剩下“大”......

近期的数据整治潮,导致了一个结果,金融科技的基础“大数据”只剩下了“大”,数据还在,但无论是数据供应商还是数据使用者或者说购买者,都已对数据一词噤若寒蝉。

“影响?还好...”当谈及数据供应商被查之后的影响时,多个持牌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给了读懂新金融极为相似的回复。

在一家尚能访问的数据机构官网上,其曾经放在首页的“合作伙伴”一栏已经消失,而之前这个栏目里包括诸多知名企业,非持牌的、持牌的,甚至银行(在此就不一一点名了)。

为什么它们都需要来自于“灰色地带”的大数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客群。

当下只要具备“数据、流量、用户、场景、资金、牌照”中一个或多个因素的企业,都不同程度涉及放贷业务;如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虽然可以在放贷前查询用户征信,但是优质客户就那么多,在业务扩张时,他们都要面临和非持牌的金融科技公司同样的选择:客群下沉。

下沉之后的一个结果就是:很多客户的征信可能就是一片空白,没有足够数据,什么贷前反欺诈、什么贷中动态监测都是无根之水;就算有征信数据又能怎样呢?这部分下沉之后的用户,是仅靠征信就可以制约、评估的吗?此时“灰色数据”的价值凸显,能查征信的持牌机构尚且如此,更何况非持牌的金融科技公司。

但是,客户无限下沉之后的结果是什么?崩盘,就如美国次贷危机一般。

当下,以消费金融为主的次贷之所以没有爆发危机,核心的原因就是单个贷款金额小,行业总容量小,不足以引发整个系统的危机,但是随着市场的开拓,单个用户负债越来越高,用户量越来越大,整个小额信贷市场在不断膨胀,这导致次贷引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大,诸如714高炮、套路贷随处可见,这些是“现金贷”问题的延续和升级。

如果次贷问题无限积累、膨胀,一定会爆发危机,这就是为什么现金贷的监管如此旷日持久且愈演愈烈。

对于有查询征信和数据自获取能力的平台,这一轮数据整治潮后,直接的一个结果就是用户客群上移,缩减市场规模。

而科技能力差、没有征信查询资格的杂牌军将面临一轮洗牌,是洗牌不是疯狂。

03. 36%的时代会渐行渐远吗?

这场旷日持久的现金贷整治中,监管层没有从单纯地一刀切转变为疏堵结合,在整治数据端、放贷端、催收端的乱象时,也增加了供给:如网贷入征信,如鼓励小额信贷发展。

网贷入征信,完善了网贷行业整体的风控缺失,让这个行业越来越像金融机构;而鼓励小额信贷的发展,让很多非持牌金融科技公司看到了申请网络小贷牌照的希望。

不过,“疏”是有前提的,就是业务运营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要在监管之下。比如网贷入征信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利率要在24%之下。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法院的裁判文书中,无论是对于银行还是其他持牌非银机构,都不支持24%以上的利息诉求。

在《新金融利率悲歌》系列文章中读懂新金融详细讨论过利率问题:民间借贷中,24%是黄线、36%是红线,而持牌金融机构的红线就是24%,当下的金融科技公司则多以客户下沉的策略开拓市场,利率多越过黄线,止步红线。

2017年,现金贷一刀切之后,读懂新金融曾与一位出身Capital one的风控机构高管讨论过利率问题,该高管得出的结论是:利率36%多数平台都没法做,更何况24%?

但是,不得不承认:36%是当下,24%才是未来;虽然现在或是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的未来,多数企业依然会以36%为红线执业。

“如果36%都不让做了,这不是让那些714高炮在民间横行吗?”这个观点,一定有很多人心中默默念。企业能不能做和监管需不需要企业做,是两个问题。更何况,监管已经透露出对网络小贷的鼓励信号,现在的企业不能做,未来自然有其他企业会替你做,这就是开正门,堵偏门的效果。

行业好的时候,比谁冲的快,行业不好的时候,比如谁跑得快,现在是应该冲的时候;冲的方向不是业务量,而是正规化。

04. 数据供给应加大

无论是过去的四倍央行基准利率,还是现在24%、36%,都说明一点:利率市场化绝不是利率无序化更不是利率无限化。

现在的监管对现金贷的多维度打击,要实现的目的就是:不以无限提高利率的方式做普惠金融,甚至不以超过24%的方式,让持牌机构做普惠金融。读懂新金融相信,此时国家也已经意识到一点:普惠金融,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有资格享受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起码那些老赖没资格,但是那些介于老赖和优质人群中间的客群呢?

金融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所谓的人力成本、资金成本等等归根结底都是风险成本,多数企业不能以银行的成本拿资金,核心原因不只没有牌照,更是其风险成本远远高于银行。

对于没有抵押物的下沉客群,没有足够的数据,风险很难把控;这会导致各类放贷机构的风险成本上升,过去诸如“这个市场36%没法做、24%没法做”之类的言论,归根结底就是风险成本太高。

读懂新金融认为,数据灰产的崛起,核心还是旺盛的需求端所催生的,普惠金融不应该服务“老赖”,但必须有能力识别“老赖”、识别风险,只有实现识别,才能在利率管控之下,让普惠金融最大化实现;这个过程中数据的多元化供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征信数据的供给是一个好的方向,但仅仅是征信数据,还远远不够。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