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金融科技成银行中报高频词
从谨慎到全面开放
银行态度是否有所转变?
金融科技赋能下
如何衡量创新的实质?
本期嘉宾
杨凯生: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作为传统金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对于金融科技的态度,也正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在近期银行半年报中,金融科技的火热再一次得到体现。有媒体统计,国有大行中报合计提及金融科技超过60次,股份制银行中报金融科技同样也是高频词语和聚焦点。同时,更多银行加大了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例如,平安银行上半年IT资本性支出同比增长超三成,招商银行上半年信息科技投入36.33亿元,同比增长63.87%,是营业收入的2.81%。
近年来银行业对金融科技的态度有了一个明显的转变,原因为何?
杨凯生:其实坦率说我并不赞成你的说法,或者说并不完全同意你的说法,面对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银行业这些年确实纷纷加快了转型的步伐。但是人们在议论银行业之所以转型时,往往是从银行为了适应竞争的需要,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应对措施。这大概就是你说的原来是比较被动的,现在相对比较主动了。实际上回过头从历史上看科技发展的过程,银行业、金融业其实从来没有落伍过。比如说纸币的出现、发展,实际上就是随着印刷业的出现,随着防伪技术的完善,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后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交通的发展,银行业服务的范围、领域,开始有了相应的扩展。
形成了一种以账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在自动化、电子化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网络化的转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银行经营管理的手段、模式,特别是经营管理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以账户为中心的模式,开始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这是个重要的变化。
如果说第三次转型,可以把它概括为叫场景化的转变,因为最近几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乃至最新推出的5G技术等纷纷出现。使得人们希望通过接受银行、金融服务的过程中,能很自如地融入到各种生活、学习、工作的场景中。而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努力适应经济运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就开始加快了场景化的转变。所以从这几个转变,我们可以看出银行业实际上始终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金融科技的应用给银行业带来了哪些新的拓展和机遇?
杨凯生:现在有个说法,就是有了网络就可以生存。实际上我倒觉得更准确的说法,是你如果有了网络就可以享有必要的金融服务,就可以通过享有这个必要的金融服务进入你所需要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各种场景,我想在这样的过程中,科技是在不断赋能金融,让金融更贴近大众社会生活,更植根于社会大众之间。而金融同样也在支撑着科技的发展,让所谓的科技金融时刻在接受实践的检验,让科技金融的发展具有可靠实践的支撑。
您对于金融科技的行业管理有什么建议?
杨凯生:科技技术的发展风起云涌,金融作为和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行业,而且它的特点是运行的外部性很强,也就是说它运行的好或不好,对于整个社会生活、对经济运行会带来很强烈的影响。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要广泛、深入地引进一种技术,应该有一个较好的顶层设计。央行这个时候制定这样的规划我觉得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实际上我认为,还是要先立规矩再做事情,当然很多人不太赞成这个说法,总认为规则可能要滞后于实践的出现。但应该把可以设想到的东西都尽量设想到,把规则尽量制定好,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一旦发生问题要及时打补丁,及时修订完善我们的规章制度,不能等问题大量出现,甚至等到社会反映非常强烈的时候再出手就晚了,实际上不利于创新,不利于新的金融科技技术的采用。
金融科技特别是部分新技术的发展仍处于探索的阶段,技术的逐渐完善势必会在伴随风险,如何避免金融科技伪创新,使金融科技真正落在实处,成为了各方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也就金融科技风险防范确定了六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加强金融科技战略部署,从长远视角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金融科技合理应用,将金融科技打造成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使金融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民生;增强金融风险技防能力,做好新技术应用风险防范;强化金融科技监管,增强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夯实金融科技基础支撑,持续完善金融科技产业生态等。
在金融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快与慢的问题?
杨凯生:首先应该承认这些年来,中国在科技金融发展方面的步子是快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比一些所谓的发达市场国家,所谓的金融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走的要快,迈的步子要大。在这方面我们并不落后,我是这么看的。应该说这个“快”总体来说是好事,比如在电子支付方面,我们的水平在全世界是领先的,极大的方便了社会公众的生活,也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而有些发达国家,无论是金融从业人员,还是一般游客也好,对中国的发展是感到吃惊的。所以我觉得能快当然可以发展得更快,这个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关键是我们所谓创新的指导思想,要有一个端正的想法,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在创新的过程中,还是要遵从基本的金融规律,要承认基本的金融常识,要服从金融监管的规则,处理好勇于突破和服从监管的关系,不要把监管总简单地看成阻碍创新、阻碍发展的,就像一场球赛,没有裁判,你可以打得更自如,但是很难想象这场球赛会正常地进行到底。我想这个过程中,所谓的快和慢的把握,一个是把指导思想搞准确,再就是监管要跟上去。
如何衡量创新的真正内涵?
杨凯生:我们如果把发展的指导思想端正了,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服从监管的基础上突破,可以少走一些弯路,甚至不走弯路。某一个产品出来,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到底能不能成功,当然最终得经过市场的检验。我觉得判断一个具体的产品是不是成功,还是次要的,主要是看整个对金融科技发展的大潮,在汹涌澎湃的过程中,整体的趋势怎么把握,既永立潮头,紧随时代的潮流往前走,同时又明确地把握住自己的航向,我想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