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近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召集银联、网联两大清算组织及部分支付机构召开了一场跨境业务研讨会,再次重申了跨境业务持牌经营的重要性:“凡是没有取得监管许可而为中国境内居民提供跨境支付结算服务的,都属于跨境无证经营”,与此同时,强调“境内机构6个月内必须停止与无证跨境机构进行合作”。
跨境支付驶入快车道,参与机构众多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公布,2018年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互联网交易金额超过4900亿元,比2017年增长55%。随着出境游、留学需求的激增,跨境支付作为其基础设施稳藏了巨大的潜力。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总额达到1347亿元,同比增长50%。
原则上,国内公司想要开展跨境支付业务,首先必须是支付机构,持有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同时还需要外汇管理局准许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的批复文件。如果不涉及换汇,支付机构持有各地央行分支机构颁发的人民币跨境支付许可即可,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不需要外管局的批复。以上海地区为例,在上海市内和上海自贸区内注册成立的支付机构,以及在上海市以外注册成立的支付机构在自贸区内设立的分公司,只要拥有互联网支付业务许可,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提交备案即可开展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除持牌第三方跨境支付公司之外,跨境支付行业的参与者还有国际支付公司和国内非持牌企业。
表:跨境支付业务参与企业类型
跨境支付业务层出不穷的问题引发监管关注
从既往发生的风险事件来看,在跨境支付业务开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境内机构配合非法商户,通过合同及单据造假合谋逃汇、刷单及从事地下钱庄业务等非法行为亦不鲜见。且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跨境支付业务过程中,层出不穷的违规问题也引起监管层的注意。2018年,跨境支付业务成为处罚重灾区,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收到外汇管理局的罚单,智付支付甚至被外管局开出了1590万的“天价罚单”。
表: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支付业务罚单统计(部分)
跨境支付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支付机构在整个跨境支付产业链扮演了较为核心的角色 。从市场份额来看,Paypal、Payonner等国际支付机构及PingPong、空中云汇等国内非持牌企业,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但这两类企业均未获得国内支付牌照。目前,国内企业申请支付牌照的通道基本处于关闭状态。外资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虽然在2018年已经放开,但也并非易事。如首个申请支付牌照的英国支付机构WorldFirst在2019年初就撤回了国内支付牌照申请,转而成为蚂蚁金服的全资子公司。
随着跨境支付业务监管趋严,牌照监管“靴子”落地,国内非持牌企业和国际支付公司要在国内开展跨境支付业务,可能更多的要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获得相关资质或者被持牌机构收购。同时还有一批中小非持牌企业因为监管压力而退出跨境支付行业,未来整个行业可能会面临新一轮洗牌。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