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沉寂已久智能投顾行业终于传来了新的消息。
在2019年蚂蚁金服合作伙伴大会上,蚂蚁金服推出了首个智能理财助理产品。虽然名字叫「智能理财助理」,但仔细看下来,似乎又与我们过去所接触的一些智能投顾产品有所不同。
过去几年里,对于智能投顾的布局大多聚焦于「优化资产配置」,即通过新技术去优化投资产品本身,包括投资标的配置、交易时机选择等等,进而提升收益率、减少投资损失。而蚂蚁则选择了从更本质的层面出发,即围绕财富进行人、货、场关系的重组。
「前互联网时代的核心是为少数人提供很多货的服务,代表是财富中心,是私人银行;而余额宝崛起之后,早期互联网理财的核心则是为很多人提供单一的货」,蚂蚁金服数字金融事业群总裁黄浩在2019年蚂蚁金服财富合作伙伴大会上表示。
在他看来,「无论两种形态的哪一种,都不太有基于场景深度全链路的服务,销售的终结大体上是服务的终结」。
但是如今,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应用带来技术进步,资管新规带来市场环境变化,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以及金融机构开放合作时代的到来,能够将更多产品提供给更多投资者,并且服务好他们正在成为可能。
1
智能投顾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几经浮沉,一直未能摆脱概念火、产品弱的命运。
上一次,智能投顾受到广泛关注还要要追溯到2016年底,招商银行宣布上线其自己的智能投顾产品——摩羯智投。此后不久,几乎所有的全国性商业银行都上线了智能投顾产品。例如,浦发银行的「财智机器人」、兴业银行的「兴业智投」、工行的「AI投」等等。
在过去几年银行「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之下,科技感满满的智能投顾产品在早期都获得了银行全方位的资源倾斜。相比创业型公司,持牌机构在合规、用户、资产等方面的优势尤为显著,这也让外界对于银行系的智能投顾产品一度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和期待。
以招行的摩羯智投为例,其定位是以公募基金为基础的、全球资产配置的「智能基金组合配置服务」。与此同时,基于招商银行在C端的强大优势,摩羯智投的管理资产规模和用户数量增长迅猛。上线仅半年规模便突破50亿;到2018年初,产品申购规模已经突破百亿。
不过高开之后,银行系智能投顾产品猛涨的势头却并没有持续下去。
招行2018年年报显示,截止去年末,「摩羯智投」累计销售规模为122.33亿元,相较于其在2018年半年报中披露的116.25亿元的销售规模,只有大约6亿的增长。
无独有偶,中行旗下「中银慧投」2018年全年交易量为57亿,其中2018年上半年销售额就达到40亿,同样显示出了增长颓势。还有更多银行选择了在年报中直接隐去智能投顾的数据。
当然,我们无法凭借这些线索就断定智能投顾产品的发展前景,但是至少牌照和用户基础并没有扭转智能投顾的命运。
2
或许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关键不在于产品的改善,而是思路的变轨。
结合过去几轮从创业公司到持牌机构的「智能投顾」浪潮来看,大多数公司的思路是通过新技术去筛选优质的产品、优化投资产品组合,包括投资标的配置、交易时机选择等等,进而提升收益率、减少投资损失。
但仅仅是这样就够了么?
证监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行业累计分红1.71万亿元,其中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为16.5%,超过同期上证综指平均涨幅8.8个百分点,远远跑赢大盘。此外,债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为7.2%,超出三年定期存款利率4.5个百分点。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智能投顾产品到底缺的是什么呢?
在刚刚结束的蚂蚁金服的财富伙伴大会上,国泰君安证券网络金融总经理毕志刚提到,「我们有1.53亿的投资者,但是整个行业只有4.7万的投资顾问,换句话说每个投资顾问要服务3300个客户,所以90%的人是没有服务的」。
事实上,这是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存在已久的发展瓶颈。在毕志刚看来,「这制约了我们非常多年,我们不停地转型从交易转向财富管理,从客户经理转向投顾,转来转去客户都不太认可,因为我们的服务没有做好。」
过去几年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证明了,技术进步之于互联网投资最大的提升空间其实在于解决长尾客户缺乏「服务」和「陪伴」的问题。这也是过去几年里,蚂蚁财富号开放平台创造的最大价值——联合投资机构切入场景为用户提供解读,平化投资门槛,通过各种方式增加与投资人的互动帮助他们优化交易策略。
事实上,过去几年的实践中,财富号开放平台也确实为机构与投资者都提供了价值,整个2018年蚂蚁财富号平台上投资的客户数比上年增加70%,开始做配置的客户比上年增长20%,定投客户数比上一年增长170%,同时用户的持有时长平均持仓时间增加的40%。
此外,黄浩表示,财富号上每天为持仓用户提供的「陪伴」服务的平均停留时长达到60秒、35%的用户会在当天下单之前去逛一逛内容社区、56%的深度理财用户在主动配置多类产品,这意味着用户在销售、交易、产品之外,对于服务、内容以及资产配置等服务有着更高的要求。
回过头来看蚂蚁金服布局的「智能投顾」,其实是随着平台服务能力和用户需求的升级,对于「服务」与「陪伴」的一种延伸而已。
在黄浩对于重构人、货、场的设想中,「人」即使指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货」即是指全资管品类;「场」则是指全服务链路、全场景的服务。或许,也只是有实现全生命周期、深入场景的全产品服务才能真正打破「销售即终结」的服务模式。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