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5月24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公告,称鉴于包商银行出现严重信用风险,银保监会依法决定即日起对包商银行实行接管,接管期限一年;并委托建行托管包商银行业务。除了1998年被宣布关闭后被接管、清算的海南发展银行以外,这是中国20年来第一家被宣布监管接管的商业银行。
这晴天霹雳,来的突然、意外,但似乎并不违和。
从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至今的41年里,我国银行业经历了“从1到众”的生长历程,除银行外,各式各样的金融机构的诞生、发展更让我国金融生态日渐完善,但新生的金融机构有的是天生含着金钥匙,有的一出世就跌在草席上,这种差距在发展时不会缩小,而是逐渐扩大,这种现象用高大上的词去描述就是——马太效应。
生态
高大的乔木、茂密的灌木和遍地丛生的花草一同构建起了森林的基本形态,决定这个生态现象的因素是阳光和土地,乔木无法垄断所有阳光、土地所以有了灌木,乔木和灌木之下零散的资源又给了花草生存空间,这种现象一如金融业的生态。
在借贷市场中,除了大型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外,各城商行、农商行、信用社、村镇银行及非银金融机构和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共同形成了这个市场的欣欣向荣,借贷之“乔木”维护了整个市场的稳定发展,而“灌木”、“花草们”会承担起差异化经营和创新试验田的任务,以此增加信贷系统的机动性并实现风险分散。
但在实践中,中小金融机构往往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能选择细分市场下沉经营,然后再下沉、再细分,这往往导致多数中小金融机构走向一个结果——资金成本越来越高、资产质量越来越差、能够经营的空间越来越小,最终从市场的参与者,变成溜缝者:
一方面它们无论是在公信力还是风控、运营、创新的能力上远没有大型金融机构那么强大,在与大型金融机构特别是全国性金融机构的竞争中,无论是资金获取还是资产选择往往没什么优势:大型金融机构无法覆盖或不愿意做的资产,中小金融机构去做;
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后,金融客户的大量时间集中于手机等电子设备之上,线下的网点门店正逐渐失去其固有价值,这意味着中小银行最得天独厚的区域性优势正在面临挑战,因为:互联网是没有距离的。《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19)》有一个直接的数据体现:目前国内多数中小银行30岁以下的年轻客户占比不足20%,客户年龄呈极端的倒三角形。而30岁以下的客户代表着活力和需求,失去他们失去的不只是现在,更是未来。
相对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更加悲惨,他们有着科技的武器,却缺少最基础的金融牌照,连与大金融机构的竞争的入场券都没有。
于是,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金融都在上演马太效应的戏码,并愈演愈烈,最终结果无外乎两个:1、淘汰,2、被吞并。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曲向军也认为,未来三年或者五年,银行业会有两大重大趋势:一是分化更大,好的银行会更好,差的银行会很差;二是,中国银行业很可能会存在重大的并购的机会。
宿命
对于包商银行被接管一事,舆论的讨论多聚集在:严重信用风险具体是什么?
除了大公国际的报告和频频见诸报端的几则信贷问题外,自媒体“没事瞎研究”通过包商银行2015~2016年财报及启信宝数据发现了更加惊人的信息:2016年包商银行的最大十家贷款占资本净额的比例在28%,接近30%;而这前十大贷款人里面竟然一半被列入了失信人名单。而上一期(2015年)的十大贷款人里面,有四个是失信人,有两家是自己人搞的子公司孙公司,有一家债券违约被ST。并且客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联系。
一家银行的风控竟会破烂至此?又或是风控部门连明晃晃的失信人信息都查询不到?读懂新金融更愿意相信,包商银行其背后的道德风险积弊难反。
事实上,何止是包商银行,凡是金融风险基本都与道德有关。
自媒体“新金融琅琊榜”在《浮华背后:这些年的银行业大案》整理了齐鲁银行票据骗贷案、柳州银行骗贷案、广发银行违规担保案、浦发银行违规放贷案的始末,通过历史报道不难发现:这些银行大案均有不同程度的内外勾结。除了银行这类传统金融行业,以网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更加让人感受深刻,从6000多家到如今的不足1000家,没有缓冲机制的网贷在道德风险面前更加不堪一击。
金融是离钱最近的行业,也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如果有人想要获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出卖道德、无视风险,而道德风险最终必然衍生为信用风险。没有不可控的信用风险,只有不可控的人性,利益面前,没有可控的人性。
天生的基因;越来越强大、全能的大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巨头;加上数千年里从未可控的人性;这三个决定了中小金融机构生死的因素,似乎都是不可改变之定局,若是如此包商银行的命运或许是中小金融机构的宿命,当然是多数,不是所有,同时也不是中小金融机构都有资格被央行接管。
此时想起《三国演义》中那句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